第74章 最后一刻!
- 諸天,從八零趕山遇到熊招手開始
- 中辣泥不弄
- 2104字
- 2025-08-25 16:25:00
要按照楊駿的意思,他們應該是一部分人從南邊大造聲勢,吸引吐蕃主力的注意,然后小部分人從北面突圍。
直接穿越十幾公里的戈壁灘進山,然后在紅石峽之類的大峽谷利用地形地貌和吐蕃人周旋,趁機脫身。沿著“獨庫公路”翻過冰達坂,進入巴音布魯克大草原后短暫休息,然后再沿著河谷向東,從后世的魚兒溝處走出天山進入吐魯番盆地的西側。
到了這里,就可以沿著天山向東,到了星星峽駱駝圈子后,沿著G7京新高速的方向走到賀蘭山,再沿著黃河向南從蕭關進入關中。
這是一條最安全的道路!
最要緊的是,這條路他沒少走。就算沒有GPS,光是靠著山川地理的走向他就能把隊伍帶回長安去!
不過很快,楊駿就明白了原因。
這要是在早上或者昨天,趁著吐蕃人沒有圍城之前讓他們這么做沒問題的。可現在都是傍晚了。
不說大家和吐蕃人血戰一天現在人困馬乏的情況,光是
天馬上黑了這一條,就讓他們不得不放棄。
在夜里鉆山?這妥妥的嫌命長啊!
而最讓楊駿后怕的是,讓這幫現代城市里長大的市民去爬山,躲避一直在青藏高原上放牧打獵砍人的吐蕃兵的追殺?
平地上你可能還有機會,他們可能會醉氧嘛。
可翻山?到了三千米以上就是人家的主場。而且你能不能堅持到三千米的高度還兩說呢!
“臥槽啊!”楊駿痛苦的捂著額頭,痛苦的想道“說來說去,還是得正面突圍啊!”
趁著現在還有時間,那些駱駝和戰馬需要進行一些改造。
兩肋綁上長矛,左右橫著放上橫刀,刀刃朝前。
只要一沖出去,撞上誰誰就死。
“護士,給我綁緊一點!”胡彪讓鋒銳幫他穿著鎧甲。
趁著敵人還沒開始新一輪進攻,第二騎兵隊和網友們都集中到了南城墻下開始準備。
打了一個白天,原本50多人的第二騎兵隊只剩下26個人。23人的網友們只剩下十八個。
楊駿不知道,因為他的加入,老卒們比原劇情里多活下來了12個,網友們也多活下來了5個。
現在,他們這四十四個人,就是整個龜茲城安西軍的希望。
“這匹馬給你!”張鐵柱牽著一匹高頭大馬來到了楊駿面前。楊駿一看,發展那匹馬好大啊,幾乎跟他家里的馬匹安達盧西亞馬一樣了。
不同的是,這匹馬似乎很瘦,胸口的肋骨都清晰可見。
可是一看那馬的眼神,在一聽那順暢的呼吸,楊駿就知道沒那么簡單。
“知道是什么嘛?!”張鐵柱打算考考楊駿。
“板肋,又全身是黃毛~”楊駿脫口而出“黃驃馬,透骨龍!”
“沒錯,就是透骨龍!”張鐵柱告訴他“這馬的祖上,曾經是陌刀將李嗣業的坐騎,后來又和其他名馬雜交,一代代的傳到了現在。現在五歲,已經身經百戰。”
“它最擅長負重沖鋒,一往無前!”
“不過你得主意,他最多能拖著一個重甲士沖鋒30里,三十里后速度會下降的厲害,必須休息。這時候,你就要換另外一匹馬了。”
張鐵柱又讓人牽過來了一批青色的馬,這馬要比那匹透骨龍要小一點,但是很肥···
肥馬走遠道兒,這個道理騎馬的人都懂。借著即將下山的夕陽,楊駿一眼就認出那匹馬是他現代在金沙灘那邊見過的焉耆馬。
“海馬龍駒?”
焉耆馬的外號就是海馬龍駒,因為傳說中博斯騰湖就是神話里的西海,人們認為這種馬有龍的血統。
這馬看著不如烏孫天馬和汗血馬神駿,甚至有些毛色雜亂,看著就跟馬中殺馬特似的。實際上,他可能跑了。清朝的八百里加急,就是用的焉耆馬。
一天跑三百公里都不帶死的。
很明顯,張鐵柱已經給他安排好了。等會兒突圍的時候用黃驃馬,突圍成功了,就得騎那“海馬龍駒”了。
其他的網友們看到楊駿被這么特殊對待,也沒有任何人發出異議,他們知道自己在馬上是弱雞,為了不讓自己掉下來,特意用繩子把自己綁在馬上不說,給他們的馬還都是些溫順的母馬。在馬上除了一副沒啥作用的弓箭和兩把橫刀作為防身外,更多的都是干糧和水袋。
在這幫老兵看來,這些人餓死渴死的幾率可比被吐蕃人砍死的幾率要大。
反倒是老兵這邊,幾乎是武裝到了牙齒。
張鐵柱身上光是橫刀就綁了三把,左臂也裝上了皮盾,這是用來擋箭的。
楊駿也一樣,身上穿了兩層重甲不說,腰間也同樣插了三把橫刀的同時,背上還用擠壓式箭囊裝著五把短柄投槍。看上去就跟左千戶似的。
那匹黃驃馬左側掛著從床子弩上取下來的180磅重弓和30支重箭,右側掛著一把斧頭和他已經換了桿子的野豬矛。
焉耆馬和另外一匹馱馬上則是各自放著一把60磅的短弓、50只箭矢、一把斧頭、一張羊皮,還有夠五天的水和干糧。
按照他的預想,等會兒沖出去的時候肯定是要面對敵人的圍追堵截,是一場硬仗。那個時候騎著黃驃馬,用硬弓給敵人震撼,主打一個火力輸出。
可一但突出重圍了,這一階段的任務完成后還有任務,那就得來一個萬里走單騎了。那時候看的就是你馬肥不肥,箭矢多不多。他熟門熟路,加上又是個獵人,當然餓不死也能走回去。
可按照系統的尿性,肯定要他帶著胡彪這個死撲街。
好在這貨這幾天已經成長起來了,在城頭戰斗的時候說不上多猛吧,至少態度是不慫的,而且也愿意學習。
一幫老卒商量了一番后,確定了策略:由他們牽頭組成一個鋒矢陣,把一群后生護在后面。以他們的身體,就算沖出去了也未必能在萬里歸途中堅持下來。
不如豁出去了給這些后生創造機會。
而一群網友們,則是自發的將胡彪和楊駿圍在中間。
這兩人是他們做后的希望。
給馬喂了一瓢鹽水,又喂了一個甜瓜和一包葡萄干后,所有人上了馬。
他們已經聽到吐蕃人的戰鼓又響了。
看了一眼太陽,楊駿迷茫的想到“這個時候,項目部剛準備開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