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河邊的錯誤》我要了
- 重生1987:我的文藝時代
- 膽子大一點
- 2004字
- 2025-07-12 08:00:00
張啟民聞言,趕忙從書包里掏出自己的稿子,雙手遞上。
半夜里,張啟民正睡得香,一陣急促的敲門聲驟然響起。
張啟民被吵醒了,迷迷糊糊睜開眼,看了看時間:
兩點十五分!
他心說碰到查房的了,這里是臺市,人生地不熟的,心里突然有些擔心隔壁的舟倡義。
他睡眼惺忪地打開門,意外地發現敲門人竟是舟倡義!
舟倡義才穿了條大褲衩、赤裸著上身,眼睛里布滿血絲,看來他根本沒有睡覺,一直在讀張啟民的小說。
舟倡義手里拿著張啟民的小說稿,興奮地說道:
“小張,《河邊的錯誤》你不要給胡永軍了!我要了,明天我帶回燕京!”
張啟民此時睡意全無,趕忙應道:
“好的。”
舟倡義也不客氣,問張啟民道:
“對了,你的牡丹還有嗎,給我拿一盒!”
張啟民在書包里一陣翻找后,手里拿了兩包煙遞給了門口等著的舟倡義。
再次回到床上,張啟民再也沒有了睡意。
舟倡義這是……被自己的《河邊的錯誤》迷上了?
還有,晚飯時候新拆的一包煙,他竟然已經抽完了?
這么說來,舟倡義讀我的小說抽掉了大半包煙?這不是我寫這部小說時的煙量么?
胡思亂想了一陣后,張啟民在腦子里又回憶了一遍《河邊的錯誤》,應該沒有問題,所有出場的人物都出場了,該設的懸念也都設了。
可惜的是,只有兩萬八千字左右。
算是短篇小說好呢,還是中篇小說好?
這個時候,雜志上的中篇小說動輒五、六萬字,甚至長達七、八萬字的也叫作中篇小說。
但無論如何,小說已被舟倡義看上了,在《當代》雜志上刊登出來是時間早晚的事……
如果是這樣的話,自己算不算一炮走紅?
想到此,張啟民從床上一躍而起,他的睡意一點都沒了。
現在,他要開始構思新作!
如果沒有記錯的話,截止1987年7月底,陌言已經寫出了成名作《透明的紅蘿卜》和《紅高粱家族》,但后面幾部長篇《豐浮肥囤》、《蛙》還要等上十多年才寫出來。
于華起步比陌言晚了幾年,但也已經寫出了成名作《十八歲出門遠足》,但他的《活著》似乎還沒有影兒。
蘇瞳也已經成名,但離他有名的《妻妾成群》出版還有段時間。
至于馬源么,他的小說前一世讀得少,幾乎沒有讀到過,雖然名氣倒是不小。
還有一些先鋒作家,像紅峰、順柑露的小說似乎沒有前面幾個頭部作家有名。
至于新寫實小說流派么,遲莉是女作家。放棄!
柳恒作品很多,不少還是編劇的電視劇。放棄!
柳震云么,雖說是新寫實小說流派,但他后來的《故鄉天下黃花》似乎用了意識流的手法,連標點符號都沒有,這樣子就沒有市場了,放棄!
取舍良久,張啟民決定忍痛割愛,放棄新小說流派。
不過女作家里面,似乎還有某個人寫出過牛逼的小說……這個需要以后慢慢梳理。
所謂大作家,都是著作等身的,沒有一定的數量,僅靠一部小說打天下肯定是不行的,畢竟不是長篇小說。
突然,張啟民的腦海里跳出了一個人的名字:程忠實!
程忠實的《白鹿原》太牛了!
他既不是先鋒小說,也不是新寫實小說,而是自成一家的大家!
1987年,程忠實的白鹿原還沒有影呢,最關鍵的是,《白鹿原》是長篇小說!
一個小說家,倘若一輩子沒有寫過一部長篇小說,那可真是太遺憾了,“小說家”的頭銜也大打折扣。
寧做雞頭,不做鳳尾!
第一部長篇小說,就是《白鹿原》,非它莫屬!
開干!
理清了思路后,張啟民立刻從書包里取出隨身帶的筆和稿子,開始寫了起來。
“白嘉軒后來引以為豪壯的是一生里娶過七房女人……”
耳熟能詳的開頭,前一世這本書自己曾在書店里買過,而且還是獲矛獎之前的版本,沒有刪改過,國文社出版,封面上,一個風燭殘年的老人拄著拐棍。
張啟民把賓館里的所有燈都打開,明亮的光線下,房間里很安靜,只聽到他的筆尖寫字時的唰唰聲。
不知不覺間,幾個小時過去了。
張啟民站起來伸了個懶腰,看看桌上的稿子已有半厘米厚了!
而這個時候,張啟民隱約聽到了隔壁房間的動靜。
于是,他開始洗漱,整理物品。
等整理好自己東西出門,張啟民正好看到舟倡義也整理好行李走出房門。
看看時間,竟已經是快接近上午九點鐘了。
寫作的人大都是夜貓子,晚上熬夜,睡懶覺那都是常態。
今天,就由張啟民一人陪舟倡義游神仙居了!
所謂神仙居,是臺市境內的著名風景區,唐代大詩人李黑曾寫過一首著名的長詩《夢游天姥吟留別》,里面的天姥山就是眼前的神仙居,足見神仙居在古今文人心目中的地位之高。
眾所周知,大詩人李黑以仙人自居,漫游的足跡遍布華夏,可惜沒有在有生之年游神仙居,所以才寫了“夢游”的詩作。
張啟民陪著舟倡義邊走邊欣賞美景,只見山間云霧繚繞,亦虛亦實,亦幻亦真,仿佛置身仙境,傳說此地有神仙居住,所傳不虛也!
下山途中,路邊有一家農家飯店。
看舟倡義有些乏了,張啟民建議先到店里吃飯,順便歇歇腳。
舟倡義點頭同意。
看到兩人進門,農家飯店的老板熱情迎接。
面對老板遞上的菜單,張啟民接過來,客氣地遞給舟倡義請他來點,舟倡義也不客氣,拿過菜單熟練地點了幾個菜。
喝了一會兒茶,開始上菜了。
一開始都是小碟,有蓮子、肉參、翻碗肉,接著是筍干炒肉、大雜燴,雖都是農家小炒,卻也味道鮮美。
張啟民發現,舟倡義對那盤筍干炒肉很是喜歡,邊吃,邊不斷贊嘆:
“這味道,怎么這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