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兩條腿走路
- 重生1987:我的文藝時代
- 膽子大一點
- 2280字
- 2025-07-26 16:00:00
張建濤的話,頓時讓張啟民大腦短路。
這是什么情況?
難道就因為自己出了五塊錢工錢和一包牡丹,那個李師傅就貍貓換太子,給家里送去一臺彩電?!
至于嗎?
這是個問題……
自己為家里買電視機,是為了增添家里的文化生活,主要考慮到爺爺奶奶年紀大起來后,多一些娛樂生活。
當然彩電是一定會買的,但不是現在。
張啟民尋思了一會兒,從兜里掏出兩張電影票,遞給張建濤一張:
“建濤哥,我們一起看電影去,今晚你晚點回家。”
劇院和電影院現在都歸文化局管,兄弟單位每月都會給文化館分發一些電影票。
今晚,瀧泉電影院放映的是《芙蓉鎮》。
當電影看到一半的時候,張建濤突然湊到張啟民耳朵邊說:
“啟明,你家里的彩電和電影不一樣。”
“哦?什么不一樣?”
“你家的彩電,顏色是橫過來的,只有三種顏色;這電影院放的電影里,人穿什么顏色衣服就什么顏色衣服,不一樣……”
張啟民聽了張建濤的話,頓時明白了過來!
必是那送電視機的李師傅的熱心舉動。
原本黑白的電視機,在屏幕上貼一張紅黃藍三色透明塑料膜,原先的黑白二色就成了“彩色”了,遠看以為就是彩電!
村里人孤陋寡聞,沒見過真彩電,以為彩電就應該是這樣子的……
而這張塑料膜,城里的小商品市場里賣三毛錢一張。
想到此,張啟民沒有忍住,突然發出一聲大笑。
張建濤看看周圍有人轉頭過來看他們二人,很是不解,放低聲音說:
“啟民,你笑什么?”
張啟民克制住笑,卻還是笑著答道:
“沒什么……”
張建濤又問道:
“啟民,我們縣出了個大作家,前些天他們都在說,是不是你?”
張啟民沒料到張建濤會這么問,反問道:
“你哪里聽來的消息?”
“你忘了我干啥的,我每天接客,碰到各種各樣的人,他們說那人叫三寶,還說就是我們安仁鄉人,二十歲不到,在文化館工作,我猜來猜去,除了你,沒有第二個人了。”
張啟民頓時哭笑不得:
“你別聽他們胡說……”
“啟明,你還瞞著哥不是?我覺得就是你,但你怎么把名字改了,叫……三寶?”
張啟民決定不再瞞著這個老實巴交的堂叔了:
“建濤哥,我不瞞你,你說的那個人就是我。”
張建濤頓時來勁了:
“太好了!啟民,你太厲害了!但是我就是搞不懂,你為啥叫三寶,叫啟民不是很好嗎?”
張建濤的驚呼,頓時吸引了前排的人轉頭往后看。
張啟民放低聲音:
“那都是他們給我起的外號!”
“原來是這樣,這些人也忒眼紅……”
張啟民想解釋,卻不知如何說起,干脆不出聲。
幾乎同一時間,安仁鄉,南山村。
晚飯后,左鄰右舍都來到張水林家看電視。
南山村,還只有張水林家剛有了電視機,自然趨之若鶩。
堂屋里,人多得坐不下。
大門口,被人圍得密不透風。
堂屋中央,電視屏幕上正在播放電視劇《霍元甲》,全村人看得津津有味。
正到精彩處,忽然,屏幕上圖像變成了一片雪花。
之前,李師傅已經教給張水林出現雪花的處理辦法了,張水林當即喊道:
“誰去外面轉一下天線?”
人群里頓時站起一個人來:
“我去!”
那人跑到屋外,轉動竹竿。
邊轉還邊朝屋內喊話:
“有了沒有……有了沒有?”
喊了好久,一屋人沒人應聲。
返回到屋里,原來信號老早就有了,所有人都在聚精會神看著電視屏幕上的打斗。
沒過多久,電視屏幕又變成了一片雪花。
剛才轉天線的人,立刻轉身朝屋外跑,邊跑邊喊:
“讓讓,我要去轉天線!”
……
電影散場,張建濤去張啟民宿舍樓下取了摩托車,回去了。
張啟民進到宿舍,卻沒有一點兒睡意。
《芙蓉鎮》真好!不但故事感人,拍得也好。
可惜自己重生在1987年,上一年《芙蓉鎮》就已經拍了出來,而原作的小說則更早了好幾年。
現在,張啟民口袋里,除去買電視機的錢,還剩余一百三十多塊錢,加上領到的九月份工資,共一百六十多塊。
寄給《收獲》雜志的《大紅燈籠高高掛》,還有沒消息。
雖然生活在1987年的瀧泉縣城,這筆錢已然是個大數目,相當于自己三個多月的工資,但坐等《大紅燈籠高高掛》的稿費顯然是不明智的。
稿費是實打實的銀子,眼見著《河邊的錯誤》的稿費被花得越來越少。
必須盡快施行“兩條腿走路”的計劃。
張啟民的腦海里回想放著《芙蓉鎮》的畫面,突然,他靈光一閃!
九十年代初,東大國有一部電影非常出名。
就是姜又導演的《陽光燦爛的日子》!
電影講述了20世紀中后期的燕京城里,大院里的幾個少年自找樂子,他們靠打架鬧事的方式,揮霍著過量的荷爾蒙:
少年馬小軍自學會撬門開鎖后,常常溜出校門,用自制的鑰匙打開一把又一把的鎖,窺探一家又一家的秘密。
有一次,他闖入一個陌生人的家中,一張掛在墻上的彩色照片吸引了他:
一個身著泳裝的少女。
馬小軍長久地凝視著少女,被她燦爛的笑容深深地打動了……
世人都知道姜又導演,知道他的《陽光燦爛的日子》。
而《陽光燦爛的日子》改編自小說《動物兇猛》卻鮮有人知。
如果沒有記錯的話,黃朔所作的這部中篇小說《動物兇猛》,發表在兩年后的《收獲》雜志上。
小說發表三年后,才被姜又導演看中,改拍成為電影;四年后,電影上映。
《陽光燦爛的日子》是姜又導演的處女作,姜又自編自導,夏天雨、耿樂樂、寧靜然、陶紅是主演。
張啟民記得,當時正值自己工作快八年了,口袋里有了一點兒錢,恰好和第二個女朋友告吹。
他就是在這瀧泉電影院看的《陽光燦爛的日子》。
男一號夏天雨憑這部電影出道,后來還獲得了第51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第33屆寶島電影金馬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新加坡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
影片還被米國《時代》周刊評為了年度十大佳片環節中的“國際十大佳片第一名”!
當下,《動物兇猛》是“兩條腿走路”中最佳的一條腿。
目標既然已經鎖定,那么剩下來就是把它寫出來!
張啟民把《白鹿原》的小說稿歸攏了一下,拿過一刀全新的稿紙。
有了之前寫《大紅燈籠高高掛》的經驗,這一次他沒有猶豫,直接在扉頁上寫下了一行小說名:
“陽光燦爛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