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吉祥三寶
- 重生1987:我的文藝時代
- 膽子大一點
- 2282字
- 2025-07-24 08:00:00
主席臺上,陸遲的眼神里露出了驚訝。
這不是中午一起吃飯的小伙子嘛?當時他還為自己取水果,彬彬有禮,樸實而大氣,竟然就是《河邊的錯誤》的小說作者?
這么年輕?
張啟民也望著陸遲,他微笑著向陸遲點頭致意。
主席臺上,陸遲收回了目光,開始了他的點評:
“《河邊的錯誤》的發表,是我們瀧泉縣文藝工作取得成績的代表,我雖然今天上午才拿到雜志,卻已經讀完了全篇,我的體會是,太難得了!讀《河邊的錯誤》要帶著腦子去讀……
“許多作家寫的小說,故事一開場,就基本可以推測后面的結局,但《河邊的錯誤》卻沒有這樣做……
“過去幾年來,我們經歷了鄉土文學、反思文學、傷痕文學的洗禮,是時候做出改變和創新的時候了……《河邊的錯誤》在這方面已經成為了領跑者!”
說到這里的時候,陸遲微微停頓了一下。
主席臺上,將功補過的王淑蘭帶頭鼓起了掌來,于是,全場掌聲響起。
陸遲的發言繼續:
“讀《河邊的錯誤》,我發現了作者很善于表現一個主題,那就是荒誕。
“荒誕,作為小說的主題,最早來自于法國作家加繆的小說《局外人》……”
坐在主席臺上、和陸遲只隔著一人的儷市作協主席歐陽雪海臉上的肌肉不自覺地抽動了兩下。
歐陽雪海此刻,一定在為他前面說過《河邊的錯誤》要避免暴力描寫的話而后悔不已。
臺下的張啟民,此刻已經被陸老的發言所折服。
這哪是一個七十歲的老人的思維?完全是洞悉世界文學的一個大咖的思維和境界!
隨后,陸遲又從小說的主旨不在于揭示暴力,而在于展示世界的死亡真相,并引申到了哲學的角度來評判《河邊的錯誤》。
陸遲發言的尾聲,他興奮地說道:
“我們瀧泉有二寶,瀧泉寶劍、瀧泉青瓷,今天我很高興地發現了我們瀧泉的第三寶,那就是青年作家張啟民!”
“瀧泉寶劍、瀧泉青瓷和瀧泉張啟民,是我們瀧泉的吉祥三寶!”
王淑蘭再次帶頭鼓掌。
這一次,全場掌聲雷動。
研討會的最后一項,是請《河邊的錯誤》作者張啟民發言。
張啟民在心里不由得喊了一聲:
“蘭舟!”
這些天,張啟民一直忙著寫手頭的長篇,還有就是幫胡永軍做《瀧泉文藝》的雜事,根本沒有想過在研討會上發言這回事。
前一世,張啟民曾在一家雜志上看到新小說流派的代表作家遲莉,在她的小說研討會上,當所有專家、學者的發言后,主持人請遲莉本人發言。
遲莉卻只說了一句話:
“我老公對我說,女人在外面不要說太多的話。”
震驚全場。
張啟民想,現如今的自己,還不到裝逼的時候。
張啟民臉上保持著微笑,腦海里卻是那天晚上蔣蘭舟給他作培訓時的情景。
現成的不用,何必舍近求遠,獨辟蹊徑?
蔣蘭舟都已經給自己演過一遍了,這份心意,為什么要拒絕?
張啟民大步往主席臺上的發言席走去。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大家好!我是剛剛在《當代》雜志上發表小說的張啟民,歡迎大家從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參加我的作品研討會……”
淡定的發言,得體的用詞,照顧到了全會場的所有人。
而在張啟民的視線里,會場上卻沒有見到蔣蘭舟的身影。
就在張啟民發言的時候,主席臺上,陸遲一直用欣賞的眼光注視著張啟民,一邊用心聆聽,一邊頻頻點頭。
“張啟民作品研討會暨《瀧泉文藝》首發儀式”取得圓滿成功!
本次會上,縣上分管文教的李副縣長、文化局、教育局的相關領導以及兄弟單位的領導都非常滿意,個個心情愉悅。
遠在燕京的《當代》雜志,還專程發來了賀電。
當然,這一定是舟倡義的舉動。
研討會第二天,活動已經結束,但省城來的陸老還沒有走。
王淑蘭囑咐張啟民:
“張啟民,陸老點名要你明天上午陪他在城里走走!”
張啟民爽快地說:
“好的,我明天一早就去瀧泉賓館!”
王淑蘭轉達完畢,欲言又止,但卻最終還是沒出口。
照理,陪同陸老這樣級別的領導,館長那是必定要在場的,陸老怎么會讓自己一個人陪同呢?
第二天一早,張啟民來到龍泉賓館。
王淑蘭竟早早就到了,看到張啟民時,問道:
“張啟民,你說陸老對我們這次的活動滿意嗎?”
張啟民笑道:
“陸老很滿意,王館長你就放心吧!”
不久,縣里分管文教的李副縣長也帶著幾個人趕來了。
一群人在下面等陸老用過了早飯下樓,大家都迎了上去。
陸遲看著眼前的一群人,不易察覺地皺了皺眉,卻也不說什么。
1987年的瀧泉古城,還沒有開始舊城改造,在被路人磨得油光發亮的石板街上款款而行,一定是讓勾起了陸遲對往事的回憶,很多時候都是只看不語。
李副縣長曾幾次建議陸老去瀧泉城內的瀧陽山觀光,汽車都已經備好,都被陸老搖手婉拒。
陸遲倒是很喜歡和張啟民說話。
他問張啟民:
“小張,你老家是哪里的?”
張啟民如實回答道:
“陸老,我老家是瀧泉縣安仁鄉下面的南山村?!?
陸遲追問:
“安仁?家里是不是種茶葉的?”
“是的,家里有十八畝山地,都種了茶葉……”
“好!你知道安仁東邊的是哪個鄉嗎?”
“安仁東邊是鑼鎮?!?
“那鑼鎮北邊呢?”
“鑼鎮北邊是劍池?!?
“劍池西邊呢?”
“劍池西邊是七都……”
“哦,好……”
“陸老,安仁周邊的鄉鎮我都知道一些的,但并不很熟?!?
“好,好!”
陸遲擊節而嘆,不再追問。
前一世,張啟民對瀧泉的名人有大致的了解,眼前這位陸遲陸老的祖籍就是瀧泉縣的七都鎮。陸遲自己不說,張啟民也不想說破。
不過,就在陸遲和張啟民的對話途中,卻讓張啟民在腦海里想起了一件前與七都古鎮相關的事情來……
陸遲此次來瀧泉時間不長,回到瀧泉賓館用過中飯,就回省城去了。
臨行前,陸遲對張啟民說:
“小張啊,你如果來省城,一定要記得找我!”
張啟民連連應答:
“好的陸老,我一定去,一定!”
陸遲滿意地點了點頭。
研討會終于落下了帷幕。
研討會結束后的第三天,張啟民去文化館上班,正在辦公室和胡永軍胡聊,一個十八九歲的女孩突然出現在了他們辦公室門口。
胡永軍用當初詢問張啟民的口氣,和氣地問道:
“你好,找誰?”
女孩一臉青澀,紅了臉,答道:
“我找那個寫小說的三寶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