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大紅燈籠高高掛》
- 重生1987:我的文藝時代
- 膽子大一點
- 2078字
- 2025-07-18 14:58:00
上一世,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的導演是張毅謀,主演是鞏莉。
電影大獲成功,獲得了第四十八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銀獅獎、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外語片、第六十四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
在國內放映的時候,更是引發城里人去電影院看電影的潮流。
張啟民清楚記得,在瀧泉城里,1992年,大街上的人們人人嘴上都掛著“大紅燈籠高高掛”。
這部電影,被國外媒體認為是張毅謀的“個人影像風格的巔峰之作”。
電影拍攝于1991年,到了2018年,還被英國的BBC廣播公司評為“影史百大外語片”之一;2021年,被釜山影展列為“亞洲百大佳片”,進入了前十名。
自從張毅謀執導的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成功后,《妻妾成群》隨后不斷被改編成電視?。?
1992年,寶島的華視推出的陳玉蓮主演的電視劇《大紅燈籠高高掛》;
2011年,劉小慶主演了電視劇《大紅燈籠高高掛》;
2012年,田海溶主演了《花燈滿城》;
泰國也引進了《大紅燈籠高高掛》,拍了電視劇《橙花皇冠》……
看來,一部好的文藝作品是會成長的。
當年,卻少有人知道,《大紅燈籠高高掛》的原作是蘇瞳的中篇小說《妻妾成群》!
中篇小說《妻妾成群》發表在1989年的《收獲》雜志第六期上。
而現在,才1987年8月!
張啟民安靜地坐在書桌前,《妻妾成群》的故事慢慢涌出腦海:
1920年,正是民國的大陸時期,19歲的頌蓮,在父親去世后家道中落,被迫嫁給晉紳陳佐千為四姨太,成了陳府中的第四個女主人。
剛嫁進這個富有的大宅院時,頌蓮在不同場景都會換上不同的旗袍,充份顯示了東大國女性的體態美感,與她初到陳家時樸素的學生裝束完全不同,她顯示著大戶人家的豪華富泰,受著有如王妃的待遇。
當她的丈夫、大宅院的主人,夜晚留宿她的房間時,門前便會掛著大紅燈籠……
數個小時后,張啟民為小說畫上了最后一個句號。
他看著桌上的小說稿,點燃了一支香煙。
世人都知道魯迅,卻少有知道周樹人是誰。
改來改去,是多麻煩的一件事!
等煙快抽完的時候,張啟民拿起桌上的筆,把“妻妾成群”四個劃掉了,直接改為了:
“大紅燈籠高高掛”。
看著三萬六千字的《大紅燈籠高高掛》碼在桌上,張啟民不由得長吁了一口氣。
這個時候,他才感到一陣疲乏涌了上來。
拉開窗簾,外面的天早已經亮了。
一看時間,被嚇了一跳,已經是第二天下午一點鐘了!
簡單吃了點東西,張啟民躺到床上,很快就打起了呼嚕。
這一覺,睡得真是舒暢!
再次醒來的時候,已經是第三天的早上。
他把《大紅燈籠高高掛》放到了書包里,然后一路踏著輕快的腳步,繞道,走過瀧福橋,又走了一段路,來到河對面的文化館。
讓他意外的是,胡永軍竟然在辦公室,而且開水已經燒好。
“胡編,今天怎么這么難得?”
胡永軍桌上攤著一些文件和稿子,答道:
“事情太多了,不來上班不行??!”
張啟民給自己泡了一杯茶,又給胡永軍的茶杯里續上水,然后在兩人相對而坐的辦公桌前坐下,取出了書包里的小說稿。
胡永軍的眼睛頓時放出光來:
“你給《瀧泉文藝》小說稿寫好了?”
張啟民笑著點了點頭。
胡永軍探過身去,把稿子一把抓在了手中:
“大紅——燈籠——高高掛!”
胡永軍嘴里念出了小說的題目,然后開始一頁一頁讀了起來。
還沒讀上兩頁,胡永軍就發出了一陣贊嘆:
“啟民,這部小說里的故事你都是怎么想出來的?”
“這個嘛,說來話長,三言兩語說不清……”
胡永軍迫不及待地繼續往下讀,邊讀邊不斷贊嘆:
“啟明,我懷疑你就是個天才!”
“噗!”
張啟民嘴里,剛喝的一口茶噴了出來。
胡永軍驚訝地看了張啟民一眼。
張啟民趕忙說道:“水有點兒燙……”
胡永軍不再關心張啟民的一舉一動,專心讀起小說來。
趁著胡永軍讀小說的工夫,張啟民到走廊里走了走。
館里的辦公室大都關著門,那幾個練習二胡、古箏的人也還沒有上班,也沒有看到往日里在各間辦公室走動的小蔣。
張啟民在外面的小院里走了走,發現院子的西北角隱隱有翹起屋檐的建筑,他突然想起來了,瀧泉文化館本就是用了原來瀧泉老城里靜修寺的地。
“真是個鬧中取靜的好地方!”
張啟民邊挪動步子,邊發出感嘆。
一陣清脆的自行車鈴聲,突然在耳后響起。
他回頭一看,正是小蔣。
今天,小蔣上身穿了件淡綠色的短裝,下身一條牛仔褲,腳下踩著一雙運動鞋。
小蔣是看到張啟民時,故意打響車鈴的,她一個漂亮的翻身,從自行車上下來,連發數問:
“張啟民,你這么早在看風景嗎?你的小說寫好了?”
張啟民微微笑道:
“寫好了?!?
小蔣頓時夸張地驚呼:
“這么快啊!那天我看你才寫了沒幾個字,你真是太厲害了!怎么樣,什么時候你教我小說吧!”
“好啊……”
“你到時候可不能反悔!”
張啟民聞言哈哈笑道:
“我什么時候反悔過?”
小蔣推著自行車,在車棚里停好,對張啟民說道:
“那就一言為定,你教我寫小說,我帶你去跳舞,到時候你可不能不去!”
本來,那天晚上,張啟民對小蔣提到的跳舞并沒有在意,現在小蔣是第二次提到去跳舞了。
1987年的瀧泉城里,只有一家舞廳,叫作紅浪漫歌舞廳。
在剛剛興起的文化市場中,紅浪漫歌舞廳的名氣很大,幾乎就是瀧泉城里年輕人唯一娛樂的地方。
此刻,張啟民裝作一無所知的樣子,問道:
“到哪兒去跳舞?”
“你看!這是什么?”
小蔣說著,從牛仔褲的褲兜里掏出了一疊紅浪漫歌舞廳的入場券。
她微笑著,把入場券展成一副撲克牌的扇形,在張啟民的眼前晃了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