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這算不算炒作?
- 重生1987:我的文藝時代
- 膽子大一點
- 2244字
- 2025-08-29 16:00:00
閱覽室里,周軍望著張啟民飛跑出去的背影,目光有些憂慮。
按照周軍的推測,此刻的張啟民內心一定非常痛苦:
自己的作品不被人理解,還被拿出來作為佐證“傷仲永”,這事放誰身上都接受不了。
其實,張啟民一點也不痛苦。
讀完報道的時候,張啟民有種“高處不勝寒”的感覺,但僅僅是一個轉念,他已經在另一個層面思考這件事。
1988年,還有沒“炒作”一說,但《新明晚報》的做法,本質上是為自己做了一次炒作。
前一世,不少所謂的“名作家”在寫出代表作之后,平庸之作疊出,這是為什么?
因為他們,太怕被讀者忘記了!
因為他們,太怕被文壇遺忘了!
這是張啟民得出的結論。
如此看來,《新明晚報》針對自己的頗有爭議的報道,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
現在,他取回原本已經給《花城》的“作者簡介”,他要重新寫一份新的簡介!
“張啟民,男,漢族,錢江省瀧泉縣人,1969年生。”
隨后,張啟民筆鋒一轉:
“個人創作理念:
“習慣于黑暗的眼睛,一束微光,便是光明。文學不是遺產,而是亟待重建的廢墟;文學不是諂媚,不是互賞……文學的脊梁從來不是謙卑與合群。
“平庸是平庸者的通行證,非凡不應該是非凡者的墓志銘……只有打破籠子的靈魂,才是自由的靈魂。
“無論什么壇,最后都是祭壇;無論什么圈,最后都是花圈。”
張啟民想象著自己這篇簡介,如果《花城》能不刪改發表,那會把自己塑造成一個桀驁不馴的青年作家形象。
就要這個效果!
足以讓那些質疑者閉嘴。
所謂“錯誤百出”、“文筆陰沉”,作者本來就是個不羈的文壇新人,還有什么可以質疑的?
這樣一來的話,也適合《花城》“青年新銳”欄目的風格。
這是一份簡介,更是一份宣言,一枚扔向陳舊池塘的炸彈!
寫完簡歷,張啟民重新裝入了信封。
寄信的路上,張啟民不由得想:自己這樣做,算不算得上炒作?
“張啟民!”
張啟民寄完信,才往回走到門廳,就聽到王淑蘭的聲音。
“王館長,您找我?”
張啟民走上前去,問道。
原來王淑蘭在張啟民從門衛寄信回來,就已經從窗戶里看見他了。
王淑蘭說:“啟民,剛才宣傳陳副部長來電,要你這個星期五和她一起去市里開會!”
“開……會?”
張啟民一臉納悶:開什么會?還需要我和陳副部長一起去?
王淑蘭看著張啟民的神色,說明道:
“本來陳副部長要你接電話的,但剛才你不在,你還是回個電話過去吧。”
張啟民說:“好的。”
王淑蘭微笑著,幫張啟民撥通了縣委宣傳部的電話,然后把聽筒遞到張啟民手中。
張啟民接過聽筒,放到耳邊,隨著兩聲“嘟——嘟——”聲過后,陳果的聲音響了起來:
“喂,你好!”
“你好,我是張啟民,我找陳部長。”
張啟民其實聽出了是陳果的聲音,他特意把“副”字省略掉了,果然陳果在電話線的另一端心情大好:
“張啟民,你好,我是陳果!”
“陳部長,我們王館長說你有事找我?”
“是的,這個星期五上午,你和我一起去市文聯開會,通知我這邊已經收到了,就不給你了,到時候你再看吧。”
“哦……”
“陳部長,這會主要是開什么內容?”
“這個嘛,我倒沒仔細看內容,你等一下啊……”
“好的!”
張啟民在電話這頭等了半分鐘,聽筒里傳來一陣翻動紙張的聲音,隨后陳果的聲音再次響了起來:
“是這樣的,市文聯要召開儷市作家協會代表大會,我們瀧泉這邊,我和你一起出席……”
“這……好的,我知道了。但是,陳部長,你確定就我們倆參加?”
“對,就我們倆,你是市里指名要參加的,我是代表我們瀧泉縣委宣傳部的。”
“好的!”
接下來,陳果還告訴了張啟民在星期五那天怎么去儷市的事宜,周五那天,縣府正好有去儷市辦事的汽車,到時候,張啟民只要到縣府大院的門口等就可以了。
從瀧泉去儷市并不近,中間隔著松和、云陽二縣。
張啟民心說,陳副部長考慮事情還是很周到的。
通完電話,張啟民把話筒輕輕掛上。
一旁的王淑蘭已經聽到了張啟民打電話的內容,問道:
“啟民,是陳副部長和你兩個人去市里開會?”
“是的,剛才陳果部長已經對我交代清楚了。”
王淑蘭聞言,皺了皺眉。
張啟民覺得有些奇怪,問道:
“王館長,有什么地方不妥嗎?”
王淑蘭猶豫一下,但還是說出了她的疑問:
“胡永軍,他不去?”
“陳部長沒說胡永軍,就說這次開會瀧泉這邊就兩個代表,我和陳部長。”
“哦……”
王淑蘭這次搞清楚了:看來,胡永軍還是縣一級的作家啊,張啟民才是市里重視的作家。
“啟民,你這次去開會要好好領悟上級精神,爭取取得更好的成績。”
“謝謝王館長的鼓勵,我一定認真參加會議。”
王淑蘭微笑著聽張啟民說話,她仰視著張啟民:
這半年來,張啟民的個子似乎長高了,和當初在自己面前爭取留在文化館工作時候的小伙子相比,人也變得成熟了很多。
當初,自己為了張啟民在文教局長面前力爭,是多么正確的選擇!和自己平時工作中的那些事情相比,沒有一件事的意義能超越它!
張啟民當然是不知道王淑蘭的真實想法的。
在王淑蘭的微笑中,張啟民離開了館長辦公室。
張啟民回到辦公室,剛坐下沒五分鐘,胡永軍到了。
“啟民,你從安仁回來了?家里還好嗎?”
“謝謝胡編,家里情況都好的。”
“那就好,啟民,我這幾天一直在想一個問題,你能不能幫我參考一下?”
“胡編,有事你就直說好了,別鋪墊好不好。”
“哈哈,好,不鋪墊!你那天不是說了,燕京的舟老師說我會來事嗎?我想組織開展一次我們作家協會的活動,你看怎么樣?”
“好啊,搞活動當然是好事。”
“我想組織幾個作家協會的主要會員,去游覽茅山你看怎么樣?”
茅山是錢江省內的第一高峰,地處瀧泉縣境內。
前一世接張啟民在無線電廠工作的時候,和工友曾一起去爬過,如果故地重游,一定感覺不錯。
想到此,張啟民說道:“挺好的想法,我也很想去爬山,時間定了嗎,什么時候去?”
“就這個星期五,你看怎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