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7. 侗戲之美:初嘗舞臺滋味

終于,在陳通閔師傅的悉心指導下,我迎來了人生中的第一次登臺表演。那一天,天還沒亮透,我就掀開了侗家特有的藍印花布窗簾,見師傅已在院子里劈著竹篾——他總說編戲箱的手藝不能丟。

“阿月,把梳妝盒遞過來。”師傅頭也不抬,手里的竹條轉出清脆的響聲。我踮腳夠到墻角的朱漆木箱,剛打開就被撲面而來的油彩味嗆得皺鼻子。師傅放下竹篾,指尖蘸了點白粉在我眉心抹開:“這叫‘開臉’,侗戲里的姑娘家都得有這抹白,像鼓樓尖頂的月光。”他說話時,袖口的銀鈴鐺隨著動作叮當作響,那是他年輕時演武生留下的裝飾。

銅鏡里的自己被抹上桃紅胭脂,師傅突然停下手:“記得第一次看你唱《珠郎銀娘》,嗓子像山澗清泉,可這眼神啊……”他指尖輕輕敲了敲鏡面,“昨兒教你的‘鳳眼流轉’練了沒?”

我慌忙眨眼,卻把眼線畫歪了,急得聲音都帶了顫:“師傅,我練了,可總覺得眼神不夠靈動。”

師傅笑得胡子都翹起來:“莫慌,當年我頭回扮相,把臉譜畫成了花臉貓,還是你師娘拿帕子給我擦的。你看,”他拿起一支細毛筆,蘸了蘸黑色油彩,“畫眼線要順著眼尾輕輕挑,就像畫侗家風雨橋的飛檐,要有個弧度。來,你再試試。”

我深吸一口氣,學著師傅的樣子慢慢畫,可手還是忍不住發抖。師傅在一旁輕聲說:“阿月,你想想《珠郎銀娘》里銀娘看見珠郎時的眼神,那是帶著欣喜、羞澀,還有滿心的期待。把這種感情放進去,眼神自然就有戲了。”

在師傅的鼓勵下,我總算把眼線畫得有模有樣。師傅滿意地點點頭,又拿起腮紅刷:“這腮紅啊,得像侗寨春天的映山紅,淡淡的,卻透著股靈氣。”邊說邊給我示范,“從顴骨這里輕輕掃開,別太濃,要讓觀眾覺得你是因為害羞才臉紅。”

戲服箱“吱呀”一聲打開時,靛藍色的侗布泛著微光。師傅捧出那件繡著蟬紋的百褶裙:“這是用三斤蠶絲織的,你師娘熬了三夜才把亮片縫在蟬翼上。”他忽然把裙子舉到窗前,陽光透過亮片在我臉上投下細碎的光斑,“看見沒?這蟬蛻是侗戲里的吉兆,寓意脫胎換骨呢。”

我小心翼翼地接過裙子,輕輕撫摸著上面的繡紋:“師傅,這裙子真美,我真怕自己穿不好,弄壞了它。”

師傅拍了拍我的肩膀:“傻丫頭,這裙子就是為你登臺準備的。穿上它,你就是戲里的姑娘。不過,穿裙子也有講究,你看,”他拿起腰帶,“系腰帶要松緊適中,太松了裙子會往下滑,太緊了唱歌時氣就不順。來,我幫你系。”

師傅熟練地幫我系好腰帶,又仔細檢查了一遍:“記住,走路的時候要像踩著云,步子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轉身時,裙擺要跟著你的動作自然擺動,就像風吹過稻田。”

剛系上腰帶,后臺忽然傳來鼓聲。我手指猛地攥緊裙角,心臟也開始砰砰直跳。師傅卻把一串銀哨掛在我腰間:“聽這節奏,是《梅良玉》的開場鼓。記得我教你的氣口嗎?唱到‘杜鵑啼血’時,要像山雀啄米似的換氣。”他突然壓低聲音,用侗語哼起過門,蒼老的嗓音里透著股少年氣,“當年我在皇都侗寨唱戲,臺下坐滿了背著背簍的婆姨,她們聽得入神,連簍里的糯米飯都撒了。”

我緊張地看著師傅:“師傅,要是我忘詞了怎么辦?要是觀眾不喜歡怎么辦?”

師傅握住我的手,溫暖而有力:“阿月,別想那么多。你只要記住,在臺上,你就是故事里的人。每一句詞,每一個動作,都是從你心里自然流露出來的。觀眾能感受到你的真誠,就一定會喜歡。再說了,有師傅在后臺給你撐腰呢!”

候場時,隔壁班的小豆子突然撞過來:“阿月姐,你看我這帽子歪不歪?”他頭上的狀元帽歪得像朵斜插的映山紅,師傅伸手扶正時,帽翅上的絨球簌簌抖動:“唱戲如做人,行頭要正,心也要正。”轉頭又沖我使眼色,“昨兒你練‘云步’時,是不是又把重心放在左腳了?”我的臉“騰”地紅了,昨晚踩壞了師傅曬的辣椒,還以為他沒發現。

小豆子好奇地問:“阿月姐,你緊張嗎?我好緊張啊,感覺心都要跳出來了。”

我勉強笑了笑:“我也緊張,不過師傅說,只要把自己當成戲里的人,就不那么怕了。”

師傅看著我們倆,語重心長地說:“緊張是正常的,當年我第一次登臺,腿也抖得厲害。但只要音樂一響,一開口唱,就什么都顧不上了。你們要相信自己的本事,更要相信侗戲的魅力。”

鑼鼓點突然密起來,我踩著木階往臺上挪,鞋底的鐵釘在木板上劃出刺耳的聲響。師傅突然拉住我的手腕,把個暖手爐塞進我掌心:“別攥太緊,這爐子是用老茶油罐做的,當年我師傅給我的也是這個。”暖手爐的溫度透過戲服滲進皮膚,我聽見他在身后低聲說:“看見臺下第三排的藍頭巾沒?那是你師娘,她帶了酸魚干給你。”

我回頭看著師傅,眼里滿是感激:“師傅,謝謝你。”

師傅笑著點點頭:“去吧,阿月,讓大家看看咱們侗戲的好苗子!”

琴弦響起時,我望見臺下晃動的火把光。突然想起三天前在曬谷場,師傅蹲在地上用樹枝劃譜子:“這句‘月落鼓樓’要唱得像露水墜地,尾音得帶點顫,就像……”他忽然抓起我的手按在自己喉頭,“感覺到沒?這里要像蟬翼振動。”此刻喉間果然泛起熟悉的麻癢,我張口唱時,暖手爐的熱氣順著袖口往上爬。

唱到一半,我突然瞥見臺下有個小孩在哭鬧,心里一慌,差點走調。就在這時,我仿佛聽見師傅在耳邊說:“別被外界干擾,專注在戲里。”我定了定神,繼續唱下去,聲音也漸漸穩了下來。

唱到“竹林遇仙”那折,我差點被裙擺絆倒。恍惚間聽見師傅的聲音在后臺回響:“上次排戲你踩了裙角,知道為啥嗎?因為你總盯著腳尖。記住,侗戲的姑娘要看遠方的山。”我猛地抬頭,望見對面山坡的輪廓,月光正把鼓樓的影子投在臺角,突然就忘了緊張,指尖的銀鈴隨著轉身甩出一串脆響。

隨著劇情推進,我完全沉浸在了戲里。當唱到與親人分別的情節時,我想起了師傅這些日子的教導,想起了侗寨里的鄉親們,淚水不自覺地流了下來。臺下的觀眾似乎也被感染了,一片寂靜,只有我哽咽的歌聲在空氣中回蕩。

掌聲炸開時,我看見師傅站在臺側,手里的旱煙桿忘了抽。謝幕時他突然上臺,把我的手按在他的戲服上:“你聽,這心跳和你剛才唱‘破鏡重圓’時一個節奏。”臺下突然有人喊“再來一段”,師傅把我往前一推,我踉蹌著踩在他的腳印上,聽見他在我身后用侗語唱:“雛鳥離巢翅未硬,全靠山風托一程。”

卸完妝時,師娘果然揣著酸魚干等在后臺。師傅把我的戲服疊得方方正正,忽然從箱底摸出個紅布包:“這是我師傅的師傅傳下來的畫眉哨,你吹吹看。”我接過竹哨輕吹,竟吹出了《珠郎銀娘》的尾腔。師傅笑得眼睛瞇成縫:“當年我師傅說,能吹響這哨子的,才算入了侗戲的門。”

師娘笑著說:“阿月,唱得真好,以后肯定能成為侗戲的角兒!這酸魚干你快嘗嘗,給你補補。”

我接過酸魚干,咬了一口,酸酸辣辣的味道在嘴里散開:“師娘,太好吃了!謝謝師傅和師娘,沒有你們,我今天肯定演不好。”

師傅擺擺手:“這都是你自己的努力。不過,這只是個開始,侗戲的學問深著呢,以后還有得學。”

回家的路上,月亮把我們的影子拉得老長。師傅忽然停下腳步,指著遠處的鼓樓說:“你看那飛檐,像不像戲里姑娘的水袖?”我抬頭望見檐角的銅鈴在風里搖晃,突然懂得他為何總說“侗戲是活在山水里的”。腰間的銀哨隨著步子輕響,仿佛還在唱著那句“心有靈犀一點通”。

從那以后,我更加熱愛舞臺,渴望在每一次的表演中,都能將侗戲的美展現給更多的人。我知道,這只是我演藝生涯的開始,未來還有更長的路要走,但我會堅定地走下去,因為我相信,只要心中有夢,就一定能創造出屬于自己的輝煌。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义乌市| 锡林浩特市| 绥中县| 湖北省| 武清区| 左贡县| 永春县| 清涧县| 赤城县| 高淳县| 兴义市| 鄂托克前旗| 安宁市| 达拉特旗| 嘉黎县| 登封市| 广德县| 青田县| 濮阳县| 涡阳县| 晋州市| 罗甸县| 岚皋县| 东莞市| 泉州市| 五家渠市| 思茅市| 绵竹市| 新建县| 宁河县| 黔西| 灵山县| 高邮市| 元朗区| 濮阳市| 绥德县| 安塞县| 苏州市| 曲水县| 盖州市| 平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