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矛盾叢生
- 一個女人的自我毀滅之路
- 老蘇菲
- 1545字
- 2025-08-28 15:13:47
謝非的收入大幅縮水。
他的業務大多源于張慧的介紹,這也是他與張慧走到一起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隨著張慧父親從法院退休,案件資源逐漸減少,謝非的案源進一步萎縮。律所收入減少大半,他和張慧也難以再在財務上做手腳,二人的生活開始變得捉襟見肘,曾經的光鮮生活漸漸褪色。
謝非日常開銷巨大,每月支付房貸、車貸以及孩子的學費和生活費便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并且,即便收入銳減,他仍難以改變過往的消費習慣——豪車、高檔餐廳、品牌服飾成了他生活的標配,因此常常入不敷出。
雖然妻子陳萍是公務員,收入穩定,但自知道他和張慧的事情后,陳萍便不再給予他任何經濟支持。謝非為了在陳萍面前表現,只好咬牙硬撐,暗地里卻不得不四處借錢,甚至動用了早年積攢的積蓄。他的生活逐漸變得焦慮疲憊,內心也開始動搖,對自己的選擇乃至自身能力都產生了懷疑。
張慧同樣陷入了經濟危機。她每月三千塊的固定工資根本無法支撐她的高消費。此前,她還能從給謝非介紹的案件中獲取一些提成,但隨著案源減少,她的收入大幅下降。
丈夫周延斌收入依然頗高,但自知道她與謝非的婚外情并與其分居后,便不再給她一分錢。平時給兒子的生活費直接打到兒子卡上,學費、補習費也由周延斌親自支付,幾乎不經過張慧之手。為維持體面的生活,她不得不頻繁刷信用卡、向朋友借錢周轉,甚至開始變賣早年的奢侈品和首飾。她的生活愈發拮據,內心也愈發焦慮不安。
俗話說“貧賤夫妻百事哀”,更何況張慧和謝非并非夫妻,而是因利益走到一起的情人。利益一旦受損,關系便脆弱不堪。張慧和謝非之間的爭吵日益頻繁,彼此的抱怨指責如潮水般涌來,曾經的甜言蜜語早已被現實擊得粉碎。
謝非埋怨張慧無法再為他帶來案源,張慧則痛恨謝非對她的感情不夠純粹、三心二意。兩人各自背負著沉重的經濟壓力,感情早已被現實的殘酷消磨殆盡,昔日的親密關系如今只剩冷漠和疏離。
謝非甚至主動找所里的其他兩位女律師景艷和莊妍,希望能與她們合作拓展新案源。但景艷和莊妍對謝非的提議極為冷淡,原因顯而易見——她們早已對謝非的品行作風心存不滿,也清楚他和張慧的關系,考慮到張慧的善妒,不愿與他過多牽扯。
謝非碰了幾次軟釘子后,將一切責任歸咎于張慧,開始抱怨她讓自己在所里抬不起頭,甚至覺得她的存在嚴重影響了自己的職業發展。他私下開始疏遠張慧,有意無意減少兩人在公共場合的接觸,連電話和短信交流也變得簡短敷衍。
張慧敏銳察覺到謝非的變化,心中不安加劇,卻無力改變現狀。她試圖討好謝非以挽回日漸冷淡的感情,但謝非的態度愈發冷淡。她越是示好,謝非越是疏遠,仿佛她的存在成了一種負擔。
張慧開始懷疑自己是否真的做錯了什么,她曾堅信只要付出足夠的感情,就能換來謝非的忠誠與承諾。可如今,現實無情地擊碎了她的幻想。她覺得自己像被遺棄的棋子,被謝非隨意丟棄在一旁。
于是,張慧開始在謝非面前有意無意地提醒他,他們之間的關系不僅涉及感情,還牽扯利益。她暗示謝非,若想徹底切斷這段關系,就必須付出足夠的代價來補償她這些年為他所做的一切。她的話帶著威脅,又透著無奈與絕望。
謝非起初還試圖敷衍應對,但隨著張慧一次次提及,他的耐心也漸漸耗盡了,態度變得強硬起來。他指責她當初是自愿選擇這條路,如今卻反過來要挾他。兩人之間的氣氛愈發緊張,爭吵不斷升級,每次爭吵都十分激烈,仿佛隨時都會徹底撕破臉皮。張慧開始意識到,自己已不再是那個在他面前呼風喚雨的女人,而是被利益拋棄的失敗者。
而謝非其實也不敢真的與張慧決裂。畢竟,張慧手里握著他太多把柄,隨便一件都能讓他身敗名裂。他表面對張慧冷漠疏離,但關鍵時刻總會退讓一步,生怕她一怒之下做出無法挽回的事。他甚至開始小心翼翼地維持著這段關系的表面平衡,既不想繼續投入感情,又不敢貿然抽身離去。這種微妙的拉扯讓兩人都備受煎熬,仿佛被困在一場沒有出口的噩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