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山風裹挾著寒意掠過林梢,吹得枝葉簌簌作響。李龍站在一處半坡上,瞇眼望著前方那條蜿蜒而下的小路。他的手搭在腰間的駁殼槍上,指節微緊。
“來了。”身旁的戰士低聲說道。
遠處傳來沉悶的腳步聲和皮靴踩碎枯枝的聲響。幾盞昏黃的燈光在黑暗中晃動,那是日軍巡邏隊的照明燈。隊伍不長,約莫二十人左右,步伐整齊,顯然是一支訓練有素的小隊。他們背著三八大蓋,腰間掛著彈藥袋,最前頭的一名軍官模樣的人手里還拿著地圖,時不時停下來比劃。
“準備。”李龍低聲下令,隨即轉身對埋伏在高處的狙擊手做了個手勢。
山谷兩側早已布滿戰士,他們藏身于灌木與巖石之間,屏住呼吸,靜靜等待。空氣中彌漫著泥土與草葉混合的氣息,緊張的情緒在隊伍中悄然蔓延。
當第一排日軍踏入伏擊圈的瞬間,一聲清脆的槍響撕裂了夜的寂靜。走在最前面的日軍應聲倒地,血濺在雪地上,像一朵綻開的紅梅。緊接著,兩側伏兵齊發,子彈如雨點般傾瀉而出。
突如其來的襲擊讓日軍陣型大亂。有人試圖臥倒反擊,卻在混亂中被密集的火力壓制。幾名反應快的士兵剛要組織抵抗,便被精準的點射一一放倒。
“沖!”李龍一聲令下,親自帶領一隊戰士從左側包抄而出,迅速接近敵群。
戰斗很快進入白刃戰階段。八路軍戰士們借助地形優勢,以迅雷之勢撲向敵人。刀光閃爍,喊殺聲、刺刀碰撞聲、慘叫聲交織在一起,震得山谷回響。
一名日軍軍官揮舞著軍刀,滿臉猙獰地朝李龍劈來。李龍側身避開鋒芒,反手一刀捅進對方腹部。鮮血噴涌而出,染紅了他的衣襟。他沒有停留,一腳將尸體踢開,繼續向前推進。
不到一刻鐘,戰斗已近尾聲。幸存的幾名日軍見大勢已去,倉皇后撤,消失在夜幕之中。
山谷重歸寂靜,只剩下粗重的喘息聲和受傷者的呻吟。李龍抹了把臉上的血跡,環顧四周,確認己方傷亡不大后才稍稍松了口氣。
“打掃戰場,清點繳獲物資。”他命令道。
戰士們迅速行動起來,有人翻找尸體,有人搬運武器彈藥。不多時,幾個戰士抬著幾個沉重的木箱走了過來。
“報告!里面有罐頭、藥品、步槍,還有這個。”一名戰士遞上來一封未開封的信件。
李龍接過信,借著火光仔細查看。信封上蓋著一個清晰的日軍印章,字體陌生但筆跡工整。他皺起眉頭,將信小心收好。
“這封信很重要,回去后我要親自研究。”
戰士們點頭應是。此時,人群中響起一陣歡呼聲——原來是有人發現了幾箱壓縮餅干和罐頭。
“同志們,咱們這一仗打得漂亮!”李龍站上一塊巖石,大聲說道,“但我們不能驕傲,更不能放松警惕。鬼子吃了虧,肯定不會善罷甘休。”
眾人安靜下來,目光集中在李龍身上。
“你們看,這些物資能讓我們多撐幾天,也能改善伙食。可別忘了,我們面對的是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敵人。今天他們只是派出一個小隊,明天就可能是大隊人馬。我們要做的,不是打一場勝仗就滿足,而是要準備好迎接更大的挑戰!”
他頓了頓,語氣更加堅定:“記住,我們不是為了自己打仗,是為了千千萬萬的老百姓。只要我們團結一心,就沒有打不贏的仗!”
最后一句話如同驚雷,在山谷中久久回蕩。戰士們的士氣被徹底點燃,一個個握緊拳頭,眼中燃燒著斗志的火焰。
夜深了,營地里燃起了篝火。戰士們圍坐一圈,一邊啃著熱騰騰的罐頭飯,一邊興奮地討論白天的戰斗細節。有人模仿日軍軍官逃跑時狼狽的樣子,惹得大家哄笑不止。
李龍坐在一旁,默默咀嚼著手中的干糧。他的眼神落在遠方的山林深處,心中卻并不輕松。
他知道,這場勝利只是一個開始。
翌日清晨,天還未亮,偵察兵便匆匆趕回。
“報告!我們在據點外圍發現大量日軍車輛調動,估計有增兵跡象。”
李龍聞言,臉色頓時凝重起來。他立刻召集骨干開會。
“昨晚那一仗,我們雖然打了敵人一個措手不及,但也暴露了我們的位置。”他指著地圖上的幾個關鍵點,“接下來,敵人一定會加大對這片區域的掃蕩力度。我們必須提前做好應對準備。”
會議持續到中午。李龍安排了幾組偵察兵深入敵后,搜集更多情報;同時命令戰士們加固防御工事,在關鍵地段布置陷阱和障礙物。
午后,陽光透過云層灑落在山坡上,給這片剛剛經歷戰火的土地帶來一絲溫暖。戰士們忙碌地搬運沙袋、挖掘掩體、設置絆索炸彈。每個人都知道,平靜之下隱藏著風暴。
傍晚時分,王大娘送來了一籃熱騰騰的紅薯。
“同志們辛苦了。”她笑著將籃子放在地上,“這是我自己種的,給你們加點營養。”
李龍接過一個紅薯,輕輕咬了一口,香甜的味道在口中彌漫開來。
“謝謝您,王大娘。”他說,“您也得多注意安全,萬一敵人真來了,我們就送您去后山避一避。”
王大娘擺擺手:“我一把老骨頭,怕什么?只要你們安心打仗,我就放心了。”
她說完,轉身離去,背影佝僂卻堅定。
李龍望著她的背影,心頭一暖。他知道,正是有了這樣的百姓支持,他們才能在這片土地上堅持下去。
夜幕再次降臨,山風吹過,帶著一絲潮濕的氣息。李龍站在指揮所外,手中拿著那封神秘的信件。他輕輕展開信紙,目光落在那些陌生的文字上,眉頭越皺越緊。
遠處,隱隱傳來汽車引擎的轟鳴聲。
他知道,風暴,正在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