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51章 情報傳遞引重視

李龍推開指揮部窯洞的門,報務員剛摘下耳機,手中電文紙邊緣已被汗水浸軟。他抬頭,聲音壓得極低:“最后半句……‘松本在作戰室掛了張新地圖,紅筆圈了咱們村,寫著——此次不留活口’。”

李龍沒有回應,徑直走到桌前,從綁腿中抽出地圖,攤開在油燈下。柳河、黑石嶺、前線倉庫三點連成一線,直指根據地腹心。他盯著黑石嶺位置,手指緩緩劃過鐵路線,停在柳河以東十公里處的樞紐站。那里是補給命脈,也是日軍重兵集結的咽喉。

“通知所有連級以上指揮員、民兵隊長、后勤組長,一小時內到指揮部開會。”他轉身對通訊員下令,“不許透露內容,只說有緊急軍情。”

通訊員領命而去。李龍低頭重寫會議議程,將“記者團接待安排”劃去,換上“戰備緊急會議”。他提筆寫下密語代碼:“麥熟三遍,準備鐮刀。”報務員接過紙條,迅速譯成電碼,手指在發報鍵上敲出短促節奏。

窯洞外,風卷著沙粒拍打窗紙。李龍從衣袋掏出那張建設清單,又摸出日軍密電殘頁。兩張紙并排攤在燈下,一邊寫著“迫擊炮試產成功”,一邊印著“毒氣彈試用已獲批準”。他取出火柴,點燃殘頁一角,火焰順著紙邊爬升,將“黑石嶺”三字燒成焦黑卷曲。灰燼落入茶杯,他端起水杯,將灰混著殘渣倒向窗下泥土,輕輕踩實。

一小時后,窯洞內已擠滿人。指揮員們肩頭還沾著訓練場的塵土,民兵隊長腰間別著鐮刀,醫院負責人手中攥著藥品清單。李龍站在桌前,將建設清單拍在桌上。

“我們修的不是炮,是活路;種的不是地,是命。”他聲音低沉,“昨夜截獲情報,日軍‘櫻計劃’已啟動,裝甲車三列,重炮八門,山地工兵兩個中隊,三日內完成集結。松本一郎親自督戰,作戰室掛圖,紅筆圈村,寫著——‘此次不留活口’。”

窯洞內一片死寂。有人攥緊了拳頭,有人低下頭,民兵隊長老周猛地站起,又緩緩坐下。王大娘站在門口,手中提著的熱水壺微微晃動,水汽撲在臉上,她沒擦,轉身悄然退走。

李龍環視眾人:“記者團明天照來。但他們要看到的,是能打仗的根據地,不是擺設。我們不躲,也不慌。我們要讓他們看見,中國人,是怎么活著的。”

醫院負責人皺眉開口:“重傷員還在手術,青霉素剛夠支撐半個月,全面戰備會中斷治療。”

“輕傷提前出院,重傷劃出隔離區,優先保障。”李龍答,“發電機專線只供醫院和電臺,兵工廠轉入地下工坊,七日內完成迫擊炮隱蔽組裝。”

老趙站起來:“材料不夠,試炮時差十米,再有兩公斤鋼材,能壓到五米內。”

“材料我來想辦法。”李龍說,“現在起,白天不許點火熔鑄,零件分藏三處,工坊入口用塌方偽裝。”

通訊組長猶豫道:“頻繁換頻能防監聽,但發報次數多了,電臺位置容易暴露。”

“每兩小時換一次頻,舊頻率留作誘餌。”李龍說,“發報時間統一在整點后三分鐘,每次不超過三十秒。報務員輪班,每班兩人,一人操作,一人監聽周邊信號。”

偵察隊長起身:“北線鐵路沿線需要人手盯梢,但我們缺人,夜里行動難掩蹤跡。”

“民兵輪班巡邏,每兩小時一換,重點盯柳河至黑石嶺段。”李龍指向地圖,“北坡開荒隊暫停,支前耕作隊轉為情報傳遞組,王大娘帶隊,負責村內物資調度與消息中轉。”

王大娘點頭,沒說話,只是將肩上搭著的布袋緊了緊。

李龍繼續部署:“醫院劃出戰備區,藥品分類封存,輕傷員統一安置在南溝窯洞。兵工廠技術組今夜轉移,老趙帶隊,路線走后山斷崖,避開主道。電臺室每四小時上報一次監聽記錄,發現異常信號立即上報。”

會議結束,眾人陸續離開。報務員坐在桌前,低頭記錄任務清單。他手指微顫,將“柳河”誤記為“柳河東站”,又劃掉重寫一遍,終究沒發現筆誤。

李龍站在窯洞門口,望著眾人散去的背影。王大娘提著布袋往家走,腳步比往常快。他沒叫住她,轉身回到桌前,重新攤開地圖。柳河東站位置被鉛筆圈出,他盯著那點,忽然停頓。

他想起報務員剛才低頭寫清單時,筆尖在紙上頓了一下。

“柳河東站”——這個地名不在原始電文中。

他正欲叫人,遠處傳來腳步聲。通訊員小跑進來,遞上一張剛譯出的電文:“北線民兵傳回消息,柳河站昨晚有日軍車隊進出,凌晨兩點,三輛卡車駛向東南方向,未掛標識。”

李龍接過電文,目光落在“東南方向”四字上。那不是黑石嶺,也不是前線倉庫。他迅速翻出地形圖,手指沿鐵路線向南滑動,最終停在一個小站名上——柳河東站。

他抬頭對通訊員說:“把老趙叫回來,今晚不開會了,讓他帶人去北山老窯洞等我。”

通訊員轉身要走,李龍又叫住他:“去王大娘那兒,問她有沒有細面粉,要最白的,兩袋。”

通訊員點頭離去。李龍卷起地圖,塞進綁腿。他走到電臺前,對報務員說:“從現在起,所有發報內容加一道暗碼,用‘麥熟’為頭,‘鐮刀’為尾,中間嵌‘三遍’為驗。每小時一次,內容不變——‘麥熟三遍,準備鐮刀’。”

報務員點頭記錄。李龍走出窯洞,天已全黑。風從北面吹來,帶著鐵軌震動的余波。他沿著小路快步前行,路過倉庫時,看見王大娘正蹲在門口,將一袋白面倒進陶盆,手邊擺著篩網和油紙。

她抬頭看了他一眼,沒說話,繼續低頭篩面。

李龍沒停下,繼續往北山走。半山腰,老趙帶著三名技術員已等在老窯洞外。見他到來,老趙低聲問:“真要連夜組裝?材料還沒齊。”

“先做外殼,內部結構等鋼材到位再裝。”李龍說,“炮管藏在東側塌方口,支架用木頭仿制,外面刷泥,看起來像廢棄畜圈。”

老趙點頭,揮手讓手下進洞。李龍站在洞口,掏出地圖,再次確認柳河東站位置。那里地勢低洼,背靠山丘,鐵路支線直通一片空地,四周無崗哨。

他正思索,報務員匆匆跑來,手中攥著一張電文:“剛截到一段信號,頻率加密,但格式像關內游擊隊的緊急呼救碼。他們說,柳河站昨晚突襲失敗,炸藥被提前發現,隊長重傷,藏在城西廢窯。”

李龍接過電文,目光掃過最后一行:“松本親自督戰,三日內必動。”

他將電文折好,塞進衣袋。老趙從洞內探出頭:“連長,第一段炮管外殼做好了,要現在試裝嗎?”

李龍走進窯洞,蹲在炮管旁。外殼粗糙,接縫處用黃泥封死,看不出金屬痕跡。他伸手摸了摸內壁,指尖沾上一層細灰。

他站起身,對老趙說:“藏好,別點燈,今晚誰也不準出洞。”

老趙應聲,指揮人手將炮管推進深處。李龍走出窯洞,抬頭望向北方。鐵軌的震動比白天更密,仿佛整片大地都在顫抖。

他剛邁出一步,遠處傳來一聲悶響,像是山體塌方,又像是重物墜地。他停下腳步,回頭看向窯洞。洞口黑著,無人出來。

他轉身繼續下山,走到半路,通訊員追上來,氣喘吁吁:“王大娘送來了兩袋面粉,還說……她家后院的腌菜壇子封口泥,是用窗下的土拌的,新挖的,特別黏。”

李龍腳步一頓。

他記得那杯灰燼茶水,記得倒進泥土的殘頁。

他沒說話,接過面粉,快步往指揮部走。推開窯洞門,他從床下拖出一個木箱,打開,取出一張未燒盡的紙片。焦黑邊緣卷曲,中間殘留半個字——“黑石”。

他盯著那字,手指緩緩收緊。

門外,風突然停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齐河县| 盘山县| 霍州市| 乌审旗| 许昌市| 旺苍县| 长春市| 苏尼特右旗| 化德县| 汝城县| 九龙城区| 南汇区| 贵定县| 巴林左旗| 鄂托克前旗| 静乐县| 香港 | 东丰县| 玛沁县| 米脂县| 赣州市| 大理市| 上蔡县| 呼和浩特市| 娱乐| 平远县| 璧山县| 瑞丽市| 平和县| 饶平县| 聂拉木县| 河源市| 长武县| 临湘市| 互助| 卫辉市| 合肥市| 合江县| 舞钢市| 大竹县| 丰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