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各懷心思
- 西游:快住口!你這個假唐僧
- 努努克魯魯
- 2072字
- 2025-08-30 00:02:00
當(dāng)他余光一轉(zhuǎn),卻也瞥見了幾張熟悉的面孔。
荊棘嶺的幾位仙公正襟危坐,四方土地與碧水潭山神等人亦位列其中。
特別引人注意的是,荊棘嶺土地公身旁坐著一位陌生的枯瘦老者,二人正低聲交談,時而爭執(zhí),似有不和。
“老兄,你遠(yuǎn)道而來,可要看仔細(xì)了!”
荊棘嶺土地公暗中扯了扯身旁老者的衣袖,壓低聲音道。
“如今大唐圣僧就端坐于眼前,是真是假,應(yīng)當(dāng)一目了然了吧?”
那枯瘦老者實則是黑風(fēng)山土地公所化,受孫大圣所托,為躲避天庭巡視天神的法眼,特意化身這般模樣,冒險離開封地前來查探。
他使勁揉了揉眼睛,仔細(xì)的從頭到腳看了又看!
頓時愣在當(dāng)場!
因為蓮臺上這位圣僧,竟與他在觀音禪院所見的唐僧一模一樣!不僅容貌無二,就連那低眉垂目的神態(tài)、舉手投足間的氣度,都如出一轍,難以分辨!
他張著嘴愣在原地,好半晌才喃喃開口:“這當(dāng)真是……大唐圣僧?”
四方土地齊聲道:“那還有假?”
東方土地公捋須笑道:“我們曾與圣僧有過交往,他還以佛性經(jīng)文為我等封鎖地脈之氣。如此慈悲之舉,豈是妖魔能偽?”
黑風(fēng)山土地一時語塞,皺緊眉頭有理難言:“可……觀音禪院那位,明明也有一位啊!二人容貌聲音皆一般無二,這該如何是好?”
東方土地公擺手笑道:“依我看,觀音禪院那位定是妖魔所化。你這是被障眼法迷了心竅嘍,哈哈哈……”
黑風(fēng)山土地?fù)蠐项^,心中暗道,難道真是我老眼昏花了嗎?
同樣一臉震驚表情的還有唐森側(cè)身方位的豬剛鬣和沙妖。
“豬兄,你到底看清了嗎?”
豬剛鬣挺著豬鼻子哼哼兩聲,瞇著看著那人,隨后扯了扯沙妖的衣袖,低聲問道:“沙……沙兄,你快幫我瞧瞧,臺上那人是不是唐僧?”
沙妖凝神細(xì)看,搖頭道:“豬兄,我哪里見過唐僧啊,實在認(rèn)不出來啊。”
豬剛鬣卻在觀音禪院見過唐僧,眼前這人不僅樣貌相同,就連身上的氣息也絲毫不差。
一時懷疑自己眼花了。
他強壓心中震驚,低聲道:“沙兄,不如咱們先靜觀其變,看看再說,看看再說!”
其余妖王也都各懷心思,默不作聲。
眼前這位佛子,本是她們下界為妖、奉命為其鋪就功德之路的取經(jīng)人。如今真人就在眼前,反倒讓這些妖王覺得有些不真實。
尤其是黃風(fēng)怪嘴角揚起一抹微笑,他堅信這唐僧是黃眉找人假扮,只待一個時機,當(dāng)著在場上萬香客的面前,揭穿他的虛偽面孔!
狽上師看吉時已到,便輕拂袈裟,向前兩步,面向上萬信徒,聲如洪鐘,朗朗開口,一字一句皆清晰入耳。
“人間禮佛之士,妖族向善之眾,今日緣聚小雷音寺,法緣殊勝,天地同鑒。我寺幸得大唐圣僧駕臨,開壇演教,宣講正法,實乃眾生之福,亦令我小寺光明普被,蓬蓽生輝。”
提及“大唐圣僧”四字,唐森心頭驀地一緊。
“夫大唐圣僧者,本為金蟬圣子轉(zhuǎn)世,十世修得真如之體,福德巍巍,佛法淵深。然邇來世道紛擾,竟有觀音禪院金池長老欺心妄行,假冒佛子,淆亂清凈,惑損眾生慧命。”
“為揚正法、辨真?zhèn)巍嘁删W(wǎng),我小雷音寺特啟盂蘭盆會,廣開求證之門,惟愿慧日照徹,虛妄自消!”
“今日法會,依古德儀軌,設(shè)三重大典:一曰凈壇燒經(jīng),以除垢穢;二曰上蘭盆供,以薦福田;三曰眾僧受食,以均法味。而今即行初禮——恭請圣僧移步繞壇,誦秘章而凈塵域,灑甘露以滌靈臺。”
“諸善信,請整衣斂念,至心叩拜——”
隨著最后一句法在人群中悠悠回蕩,上萬信眾齊齊雙手合十,虔誠俯身,叩拜于地!
唐森之前便與狽上師有過演練,此時他默念《盂蘭盆經(jīng)》,聲聲經(jīng)文隨著法壇之上縹緲的香火之氣,化作一縷縷春風(fēng),吹拂著大家的衣衫。
在場的百姓,頓時感覺一陣清明!
恍如蒙受法雨潤澤,雜念盡消。
三遍經(jīng)文默誦完畢,眾人方才陸續(xù)抬頭起身。
豬剛鬣與沙妖相視一眼,心中驚疑更甚。
若真是妖邪假冒,怎會將經(jīng)文化作春風(fēng)?若無至誠佛心,又何來如此純凈的佛性?
而隱于暗處的狐媚娘與蝠妖一臉疑惑,原先狽上師吩咐他們以愿力暗中操縱法壇氣象,可還未等他們施法,那春風(fēng)竟已自然而生,仿佛佛法自成,不借外力。
此時,狽上師再度揚聲道:“上蘭盆供!”
霎時間,所有信眾紛紛點燃手中香火。
無數(shù)縷輕煙裊裊升起,如層云疊霧,漸漸彌漫整座法壇,殿內(nèi)殿外香云如海,氤氳繚繞,恍如仙境。
殿內(nèi)殿外,皆是如此。
黃眉望見這浩瀚不絕的香火之氣,激動的攥緊雙拳。
這裊裊香煙中,承載的是萬千百姓最純凈的祈愿與衷心愿力。一縷至純香火,勝過苦修多年。
他與狽上師目光相接,皆在對方眼中看到一絲會心的笑意。
當(dāng)初行這李代桃僵之計,他尚存幾分忐忑,而今看來,這一步果真走對了!
有了這些至純愿力加持,小雷音寺必將光輝普照,成為西牛賀洲香火最鼎盛的寶剎,何愁不成金身果位?
手中香火燃完。
“眾僧聽誦圣僧注釋經(jīng)文!”
數(shù)道目光齊齊匯聚于唐森身上。
他長呼一口氣,緩緩開口道:
“今日我觀諸位僧眾,眉間凝惑,心藏迷云。《金剛經(jīng)》有言:應(yīng)無所住,而生其心。心如明鏡,物來則照,物去則空,不迎不拒,方生清凈心.....”
他略作停頓,聲音愈發(fā)莊嚴(yán)深遠(yuǎn)。
在法壇外圍,元獅尊者與一眾小童個個屏息凝神,豎起耳朵,不肯漏掉一字一句。
如此機緣千載難逢,每個小童都睜大了眼睛,一眨不眨。
“……所以,不如做一個無事人,不迎不拒、不貪不懼。如鏡照人,來過,映過,卻不留一念。如此,才是真正的大自在……”
聽到妙處,這些小小妖童似懂非懂,卻仍禁不住露出會心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