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誤會
- 1983:從留下女知青開始逆襲
- 就很好吃
- 2129字
- 2025-07-25 08:00:00
離開知青點的楊明遠卻是沒走遠,而是又重新去了趟周叔家。
這字雖然是題了,但還得經過一點后續加工才能讓他完全留在木板上。
周叔雖然好說話,但楊明遠本就白嫖了塊木板,自然也不好意思再讓他幫自己刻招牌。
所幸這件事情也簡單,楊明遠向周叔借了把雕刻用的小刀,細心一點,也就花了二三十分鐘,便將這件事情給處理好了。
不得不說,周大力是有點真本事在身上的,前前后后也就一兩個小時的功夫,他便已經將楊明遠要的東西都給弄好了。
不僅如此,他還貼心的幫楊明遠將東西都捆在了自行車上,非常方便他騎自行車。
不然這一大堆的東西,光靠楊明遠一個人搬運還真是有點麻煩。
搞定完這邊的事情之后,眼瞅著太陽快要下山了,楊明遠也沒耽誤時間,騎著自行車便往回家趕。
剛進自家院子,楊明遠便看到趙德柱正坐在橘子樹下乘涼。
自家那口老井邊上,則是按順序擺放著已經清洗好的汽水瓶,
鱗次櫛比,在陽光的照射下,泛著一種名為希望的光芒。
見楊明遠回來,趙德柱立刻就起身迎了上來:
“明遠,你可算是回來了。”
“那汽水瓶和水缸我可是都按照你的吩咐清洗干凈了,就等著你回來檢查呢。”
趙德柱雖然平時大大咧咧的,但做起事情來也不含糊,楊明遠倒是沒啥信不過的,當即便招呼他過來幫忙:
“你辦事,我放心,沒啥好檢查的。”
“快過來幫忙,把那些清洗好的汽水瓶都放在架子里。”
“明天要是有人花錢買汽水,我們就從架子里拿個干凈的汽水瓶給他們裝。”
雖然已經走到了近前,但趙德柱卻是沒去搭理那些裝汽水瓶的架子,反倒是舉著那塊招牌稀罕的看了起來:
“趙記糖水,清涼解暑?”
“明遠,還得是你,我看嫂子這字寫得可比春聯上的字好看多了。”
聽著趙德柱的夸獎,楊明遠眼前仿佛又出現了那道認真書寫的靚麗身影。
尤其是趙德柱那“嫂子”的稱呼,更是讓兩世為人的楊明遠也難得臉紅了一下,岔開話題道:
“啥好看不好看的,都一樣。”
“趕快干活兒,早點忙完,也好早點休息。”
被楊明遠那么一說,趙德柱總算是放下了招牌,開始擺弄起了那些木架子。
只是他似乎有些不太服氣,嘴里嘟囔個沒停:
“這招牌的字明明就是要比春聯上好看不少。”
也就是在兩人忙到一半的時候,院門外響起了熟悉的腳步聲。
楊明遠往院門口一瞥,果然看到自家爹娘正有說有笑的往回趕。
只不過當他們走到院子里的時候,明顯是被兩人這大陣仗給嚇了一跳。
尤其是周秀英,更是直接發出了一聲驚呼:
“明遠,你跟柱子在家倒騰啥呢,怎么院子里多了那么多大家伙。”
對于娘的疑問,楊明遠早就準備好了說辭,便將自己的想法又說了一遍。
到最后,他還總結了一句:
“爹、娘,在村里做事雖然勉強餓不死,但是想要掙錢也太難了。”
“都說現在世道好了,好多人通過擺攤掙了大錢,我和柱子一合計,覺得這事兒能干,就準備明天去集市上碰碰運氣。”
由于楊明遠是先斬后奏,去鎮上擺攤的事情,基本已經處于鐵板釘釘的狀態。
周秀英張了張嘴,終究還是沒說什么掃興的話,只喃喃道:
“也是,宋知青那么優秀,不努點力,咱家可配不上人家。”
楊大勇也是贊許的點了點頭,大聲附和道:
“不愧是我的兒子,就是有擔當,跟村里那些個臭小子完全不同。”
“即便你跟宋知青已經發展到了這個程度,我們家該給的東西還是要給,絕不能讓宋知青受了委屈。”
“明遠,你有心了。”
“這事兒你放手去干,如果需要幫忙,盡管跟爹娘說。”
“我們正年輕,有的是力氣!”
雖然楊明遠擺攤賣糖水跟宋書瑤一毛錢關系都沒有,單純就是他打算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家人和兄弟過上好日子。
但是奈何爹娘太能腦補,這其中的彎彎道道他又不好解釋,只能默認了下來,倒是省去了一番解釋,解釋自己為什么忽然想要去擺攤做生意:
“爹、娘,你們放心,我一定會好好努力,絕不辜負你們的期待。”
“至于幫忙,那倒是沒必要,有我跟柱子兩個人就夠了。”
見爹娘又打算開口,楊明遠連忙補充道:
“真要是忙不過來,你們放心,我肯定是要你們幫忙的。”
聽楊明遠那么說,爹娘這才開心的回了屋,去給兩人準備晚飯去了。
賣糖水這門生意做得,其中很大一個原因便是這門生意簡單,容易上手。
不過花了十幾分鐘的功夫,楊明遠跟趙德柱便已經完成了汽水瓶的擺放工作。
那么接下來,也到了最重要的時候,那便是配置自己要拿去擺攤的青橘水。
雖然楊明遠之前已經小試牛刀,大體已經做出了味道不錯的青橘水,但想要賣得好,還是得在味道上做文章。
這樣想著,楊明遠又去樹上摘了一籮筐青橘下來,讓趙德柱幫著自己一起洗。
等青橘洗干凈之后,接下來便到了榨汁的步驟。
雖然切片會讓青橘水更好看,卻無法讓青橘中蘊含的清爽快速融入井水之中,算是效率很差的一種方式。
先將青橘切成小塊,再白紗布厚厚的包裹了四層,楊明遠這才開始了榨汁。
這紗布是提前用開水煮過的,倒也算是干凈衛生。
至于榨汁的工具也簡單,直接用家里的木槌捶打即可。
這時候的農活大多是手工干的,所以木槌也是農村中比較常見的工具。
在楊明遠的奮力捶打之下,被切成小塊的青橘開始破碎,逐漸有橙黃色的液體從紗布的間隙中滲出。
與趙德柱輪流捶打了將近一個小時,紗布中包著的青橘總算是不堪重負,化作了一盆份量十足的青橘汁。
然而這就在趙德柱準備端起青橘汁往水缸里倒的時候,楊明遠卻是攔住了他,說:
“別急,再用紗布將這青橘汁過濾下。”
“想要生意好,就必須注重細節。”
“或許就是這些看似不起眼的細節,才是決定這門生意成敗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