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這生意也不好做
- 1983:從留下女知青開始逆襲
- 就很好吃
- 2382字
- 2025-07-23 20:00:00
詫異的看了眼趙德柱,楊明遠還真沒想到,對方竟然能想到這種點子。
招牌這種東西,如果想要做大做強的話,那還真是需要得有一個。
只是……找宋書瑤題字的事情……以我們的交情……如果只是那么簡單的事情……應該不會有問題吧?
這樣想著,楊明遠便將這事應承了下來,說:
“成,我去找周叔的時候順路去趟知青點。”
“這種小事,有我出馬還不是手拿把掐?”
只是在臨走的時候,楊明遠又想起了昨天宋書瑤瘋狂啃窩頭的事情,鬼使神差的將鍋里剩下的那個紅薯用油紙包著給帶上了。
就算是她不餓,留著當做晚上看書時的夜宵也好。
宋書瑤的刻苦可是整個趙家溝都有目共睹的,很多時候,路過知青點的村民都能看到宋書瑤那刻苦讀書的身影。
即便已經(jīng)是晚上九十點的時間了,那身影,仍舊沒有放下手中書本的意思。
最重要的是,楊明遠畢竟是有求于對方,帶點東西過去,那也更好好說事兒。
將紅薯往兜里一揣,楊明遠騎著自行車便出了門。
這一次,趙德柱倒是沒再突發(fā)奇想的叫住他。
周叔家距離楊明遠家倒是有段距離,不過有自行車的幫助,楊明遠倒是沒花多少時間便趕到了目的地。
對方現(xiàn)在似乎是沒活,正坐在院子里那棵大樹下乘涼,看到楊明遠過來,主動打起了招呼:
“小楊啊,今天怎么有空來叔這邊。”
“該不會是打算為結(jié)婚做準備,打造些需要的家具吧?”
“你放心,這事兒找你叔準沒錯,我肯定會給你安排的又妥又當。”
得,一聽周叔說話,楊明遠便知道對方肯定是已經(jīng)知曉了自己和宋書瑤的事情,不然也不會說起結(jié)婚的事情。
只是看對方的表情,倒是沒什么嘲諷的意思,估計是以為楊明遠是來找他打家具的。
無奈的擺了擺手,楊明遠嘆了口氣,說:
“周叔,你可別打趣我了。”
“我們家什么情況整個村都知道,哪里打得起結(jié)婚用的家具,那可是城里有錢人才會做的事情。”
聽楊明遠那么說,周大力倒是好奇了,問:
“不是來找我打家具?那你是來找我干什么?”
笑著將一盒沒拆封的大前門遞了過去,楊明遠解釋道:
“找周叔還能干什么,那當然是打東西了。”
“這不都快要結(jié)婚了,我琢磨著老那么窮下去也不是個事兒,就找柱子合伙打算做點小生意。”
“只是生意雖小,該有的家伙事兒卻是一樣也不能少。”
“十里八鄉(xiāng)誰不知道周叔的木工活做的最好,這不就厚著臉皮找上來了嗎?”
那大前門是楊明遠在供銷社特意買的,一共有三包,為的就是能夠在這種時候派上用場。
果不其然,在收了楊明遠的煙之后,周叔原本就不錯的態(tài)度也是變得越發(fā)和善了起來:
“這煙我也不白拿你的,你要是只打算做點小東西,我就不收錢了。”
“至于做生意,那倒也是條出路。”
“就是聽說這生意也不好做,就年初的時候,建軍家的大兒子虎子也是去鎮(zhèn)上做生意,卻虧了個底朝天。”
“你快給叔說說你想做啥生意,我給你把把關(guān),也免得因為沖動虧了錢。”
眨了眨眼睛,楊明遠卻是沒正面回周叔的話,而是顧左右言他了起來:
“啥生意?這事兒我還是不說了,也免得萬一沒成丟了面子。”
“叔,你也給我保個密,我可不想成為你口中的又一個虎子哥。”
見楊明遠不打算說,周大力倒是也沒打算繼續(xù)問,畢竟他也不是村里的長舌婦,多少知道點分寸:
“成,那這事兒我就先幫你瞞著。”
“你要做什么東西給我說,我現(xiàn)在就幫你做去。”
簡單將自己需要的東西描述了一遍,楊明遠想了想,又補充了一句:
“叔,你看這些東西今天能弄好么?”
“明天鎮(zhèn)上趕集,要是能趕上,說不定我也能早點掙上錢。”
“要多少錢你也給算算,材料盡量用好一點的,結(jié)實一點的,也能耐用一點。”
從煙盒中抽出一根大前門,周大力美滋滋的嘬了一口,吐出了個煙圈,這才開了口:
“你要的東西多,不收點錢我還真有點虧。”
“這樣吧,你給我五塊錢,我給你加個急,爭取在吃晚飯前把這事情給辦好了。”
說到這里,周大力又猶豫了下,補充了一句:
“你要打的東西都比較簡單,材料也好回收,要是用不上了,可以找我回收。”
生意可不是那么好做的……
周大力也不好把話說的太直接,只含蓄的表示楊明遠要是生意做不下去了,自己可以幫他回收點材料,稍微回點本。
楊明遠自然是知道周叔是什么意思,他也沒打算解釋,只是笑著點了點頭:
“周叔,那可就謝謝你了。”
“對了,你再分我塊板子,到時候刻幾個字,也好當做招牌用。”
話音剛落,楊明遠便從兜里掏出了五張一塊錢遞了過去。
這好不容易鼓起來的錢包,還沒捂熱,卻是又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干癟了下去。
將錢接了過來,周大力臉上的笑容也是變得越發(fā)燦爛了起來:
“要塊板子當招牌?你直接去我倉庫里挑就好,看上哪塊拿哪塊。”
“至于你要的其他東西,估計一時半會兒也弄不好,你也沒必要在這等著,晚點過來拿就行。”
這年頭,能給現(xiàn)錢的顧客都值得更好的對待。
周大力雖然因為手藝好,生意也算是不錯,但鄉(xiāng)里鄉(xiāng)親的,大多都是先欠著,等有錢了再還。
能拿東西來抵的都算是相當不錯,少有跟楊明遠一般大方的人。
剛好楊明遠也打算去趟知青點,便也沒跟周大力客氣,挑了塊合適做招牌的木板,往車兜里一放,便騎著自行車去了知青點。
雖然才五月份,天氣卻已經(jīng)初顯炎熱。
自行車的車鏈盒也應景的發(fā)出了嘩啦啦的聲響,像是個散架的撥浪鼓。
道路兩旁的水稻田剛插完秧,滿是嫩綠的稻苗,被風一吹,泛起細碎的波紋,像一塊塊鋪開的綠綢子。
田埂上零星長著幾叢野莧菜和狗尾巴草,草尖上還掛著清晨的露珠,在陽光下閃著細碎的光。
遠處,幾個戴草帽的村民正彎腰補苗,藍布褂子被汗水浸透,緊貼在背上。
泥地上留著深深淺淺的腳印,有赤腳的、膠鞋的,還有牛蹄印,交錯在一起,被太陽曬得發(fā)硬。
再往前騎,是一片剛收割完的油菜地,殘留的菜籽殼在風里沙沙作響,空氣里還殘留著淡淡的油香。
地頭堆著幾捆沒來得及運走的秸稈,黃澄澄的,像小山包一樣。
幾只麻雀落在上面,嘰嘰喳喳地啄食散落的菜籽,見自行車靠近,呼啦一下全飛走了。
楊明遠蹬著車,風迎面吹來,帶著泥土的腥氣和稻苗的清香,熱烘烘的,卻又莫名讓人安心。
再抬頭時,他便已經(jīng)看到了知青點那低矮的屋檐,跟昨天晚上看到的模樣相比,在陽光的照射下,倒是多了幾分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