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李世民要死了!
- 李二:我家老二,學我玄武門造反
- 若謎喵
- 2034字
- 2025-07-10 00:02:45
【為了減少太子登基后所造成的混亂、兒子們的手足相殘以及玄武門之事再次發生!】
【李世民盯上了,還處于楚王時期的天君皇帝。】
【把楚王府的將領、謀士、幕僚紛紛調去別處。】
【只余薛仁貴、薛元超、裴行儉等人。】
【就連府兵也調走眾多。】
【最終,楚王府中只剩下八十人可戰之士。】
【這八十人,還是李世民為了保楚王平日安危才留的。】
【不然恐怕會一削再削,只剩十來人。】
這個合理!
一般情況來講,剩下八十人,楚王是鬧不出什么風浪的。
李世民微微頷首。
【見到這種局面,太子李治放心了,心情更是大好起來!】
【因為八百人還怕出事,可單單八十人,那是一點事也不可能出。】
李治看見這個,嘴角扯了扯。
榆木腦袋啊!
你這時候放松干嘛。
都要熬到登基了。
你不會繼續派人盯著楚王府的一舉一動。
他在心中,大罵未來的自己,愚蠢至極。
【當然,李世民為了未來不讓李治登基后殺李寬等人。】
【直接把天君皇帝、李治等兒子叫到皇宮來。】
【強調“誓不沾自家人的血”,飲血立誓!】
【李治等人也照做了!】
【此事成為歷史上有名的“飲血立誓”的典故。】
看到這,李世民很滿意未來自己做的事。
他為了不讓兒子自相殘殺,可所謂想盡了一切辦法,甚至連飲血立誓都做了。
可后面卻還是發生了玄武門之變!
一想到這,他臉色陰沉,又剜了一眼李寬。
立誓有個屁用!
個個都不遵守!!!
【接下來的數月里,李世民病情突然加重,時好時壞。】
【李世民生感時日無多,開始分割兵權。】
【太子李治至此,開始了掌兵。】
【最終,擁有三千兵。】
【同時,讓李恪等兒子離開都城,前往封地!】
【自然,楚王被留下了。】
【因為楚王在封地的威脅,比在長安楚王府的威脅大數十倍!】
唉,貞觀二十三年,就是朕的死期嗎?!
得知還剩下六年時光會死,李世民心情復雜了,五味雜陳了。
有一種說不出的難受。
大理寺獄李承乾,亦是如此。
六年?!六年?!
哈哈哈!
我真是愚蠢!
再熬六年多好啊。
李泰等人也是很吃驚。
父皇只剩下六年的光景。
李治則對那時的自己無語了。
擁有三千兵啊!
這能輸?!
這搞什么鬼啊!
房玄齡等眾人跟隨李世民的大臣,心情也是沉重。
陛下,陛下,只剩下六年的壽命了。
【在四月份時。】
【楚王早些年派出到太子府上的細作聽到了一份密談!】
【這份密談講述的是,長孫無忌在勸李治登基后下手處掉對皇位威脅最大的楚王,也就是天君皇帝。】
【長孫無忌更是以數點合理的理由,說動了李治。】
【讓李治下定決心,打算除掉楚王。】
長孫無忌見狀,一臉鐵青。
這就曝光了?!!
讓我怎么給陛下交代啊!
李治扶額無奈。
舅舅啊,你這是害苦了我啊。
李世民憤怒不已,駭人的氣勢洶洶而現:“雉奴!!!”
這聲音,似從地獄里爬出來的魔王之聲,令在場之人不寒而栗。
李治立即打了個激靈,爬到了他的腳邊,叩頭,應聲道:“父皇,兒臣在。”
那個時候,他額頭一直一直冒汗,心臟怦怦跳,緊張的不行。
李世民用力踹了一腳,把他踹倒在地上,隨后,用恨鐵不成鋼的言語,怒斥道:“聽無忌的,什么都聽無忌的。”
“咋不聽你父皇我的話。”
“讓你不殺老二,你還要殺。”
“等會再收拾你。”
被踹倒地的李治,也不敢反駁,只能灰溜溜的又爬回原位了。
李世民一看,心情更不爽了。
這是我的兒子!
懦弱至極,一點也不像我!!
此刻,李泰看到李治這種遭遇,內心竊笑。
九弟,你是活該被父皇這樣踹。
李恪心里也有點爽然。
這一刻,李世民也指著一名內侍,吩咐道:“你去,叫司徒過來。”
“是,陛下。”
完后,繼續看起來。
【楚王得知后,勃然大怒。】
【接下來,更是怒說,吾都這么讓著你了,卻還要吾命!】
【果然,不可寄命于他人之手!】
【這是你逼我的!!!】
【隨即,楚王偷偷召集幕僚,商議如何應對此事。】
【緊接著,楚王把密信之事,告訴了幕僚。】
這個時候,天幕出現了新畫面。
那畫面是楚王李寬與眾幕僚商議的一幕。
【楚王李寬瞇著眼睛,眼中透出著絲絲兇意,看向薛仁貴等人:“你們說,我該怎么辦?!!該坐以待斃嗎!”】
【薛元超聽到這話,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出聲應和:“殿下,不可!千萬不可坐以待斃啊!”】
【其他人也一同出聲勸:“是啊!殿下,不可啊!”、“不能坐以待斃啊,殿下!”】
【裴行儉靈機一動,大聲道:“我們跟著殿下,就是為了富貴!殿下!干他!”】
【眾人又是一起回應:“是啊,殿下,干他。”】
【楚王見他們都齊心,沒有叛變,滿意頷首:“好!”】
【楚王瞥向薛仁貴,那眼神銳利無比:“仁貴,我們有多少人?”】
【薛仁貴伸出手勢,堅定道:“整整八十!”】
【楚王:“那太子有多少人?”】
【薛仁貴以極其不屑的語氣,回答:“區區三千!”】
【楚王點點頭:“好!當初,我父皇以八百人發動玄武門之變!”】
【“面對李建成與李元吉的聯軍三千人輕而取勝!”】
【“而我們如今卻有八十人來發動玄武門之變!”】
【“面對太子李治的三千兵馬也易能取勝!”】
【“他們與我們對拼,不過是以卵擊石,自取滅亡!”】
【裴行儉:“沒錯!殿下。”】
【“八百人有八百人的打法!八十人有八十人的打法!!!”】
【薛元超:“沒錯!更何況,天時地利人和,都在我們身上,怎么能輸!!!”】
【薛仁貴:“這如何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