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天成大刀金馬坐于主位,吳志杰在他下首。兩人面前攤開了一張由葉家提供、相對最“詳細”的北大年周邊水系村落草圖。
“諸位!”吳志杰開門見山,話音剛落,幾位通譯立刻將他的漳州話轉成粵語、潮州話、客家話等諸方言,“吳家初掌此地,百廢待興。當前首要事務,在于厘清田畝,安撫墾殖,以便我華人移民日后在此落地生根。”
他指了指滿殿的圖冊和書籍,“這些圖冊都是土人所留,實在混亂不堪。而我吳家欲重整河山,分授田土于有功將士和日后新來的移民。因此,還需要借助各家扎根在此多年的見識。”
葉明遠連忙躬身:“大少爺但有驅策,我葉(林/劉)家定竭誠效力!”語氣恭敬,昨日的血腥殺戮猶在眼前,他們派出的家族武裝都被震懾到了,返回家中后還是一副魂不守舍的模樣,他們仔細詢問過后才知吳家竟下如此狠手。
因此,這時吳志杰提出要求,他們沒有半點反對的意思。
“好!”吳志杰朗聲道,“那就勞煩諸位,選派得力人手,配合我吳家的人員,先從這些箱中之物動手,翻檢、核對,重點先弄明白:近水的好田在哪些位置?大致有多少畝?能開墾的荒地又在哪片?不要求毫厘不差,先整理出個大致框架就行。待日后實地探查也能方便些許。”
目光掃過幾位家主,吳志杰又補充道:“凡用心出力者,吳家會按日開出豐厚酬勞。待田畝厘清,城內外安定下來,吳家論功行賞,也不會虧待各位的。”他拋出一個模糊卻又足夠誘人的承諾。
幾位家主交換眼神,心中雖震驚不已,但還是紛紛應諾,指派身邊人立刻投入工作。
王宮偏殿內,紙頁翻動聲、通譯生硬的轉譯聲、書記官奮筆疾書的沙沙聲交織在一起。葉明遠、林啟元、劉秉忠等幾位華商家主看似在盯著族人核對田冊,但心思卻早已不在那些破舊的圖冊上了。
“分田!”
這個消息如同平地驚雷,在他們心中炸響。雖說結合上午的消息,他們心中早已有所猜測,但此時聽吳志杰親口說出,還是給了他們不小的震驚。
土地!在故土閩粵,那是無數人心中夢寐以求的東西,是家族綿延、身份地位的象征。在南洋,雖然他們通過經商,賺取了不少的財富,也購置了些許田產,但受限于身份、土人的排擠以及自身經營的重心,他們所擁有的土地,不說與家鄉那些大地主相比,就連當地的土人貴族也比不上。
而且大多還是零散、位置不佳的土地,還得每年向蘇丹繳納沉重的地租。
如今,吳家奇襲北大年,將城內貴族和蘇丹全部消滅殆盡,掌握了北大年近七成的膏腴之地,不,不止這些,還有那未開發出來的廣袤之地,現在都是吳家的了。
而且他們竟然還要將這些土地分給士兵,分給新來的移民?
葉明遠捻著胡須的手指有些顫抖。他腦海中飛快盤算著:吳家要分田,必然需要大量熟悉本地情況的人手去丈量、去分配、去管理。
葉家在此扎根最久、勢力最大,這正是千載難逢的機遇。若是能借此機會深度參與其中,不僅能鞏固在吳家新秩序中的地位,或許……家族能從中獲得遠超土地的利益?
林啟元想的則是家中生意。吳家此舉,是要用土地把士兵和移民牢牢綁在這片土地上!這意味著什么?意味著北大年或許會迎來前所未有的大規模華人移民潮!
人口將會激增,對糧食、布匹、鐵器、其他用品的需求將大大增長,這對林家來說豈不是最好的壯大機會?林家必須抓住這個機會,這個足以讓家族根基再厚數倍的機會!
劉秉忠作為客家人,想的則是移民。吳家分田給移民,就是號召,是吸引,說明他們極度缺人。而且,這吳家似乎也不像那些潮州佬那么排外,那么他們客家人是否也能來分一杯羹呢?
若是消息傳回閩粵贛邊的族人聚居之地,那些還在貧瘠山地里苦苦掙扎、還在與和當地人爭奪水源、土地的兄弟們,必然會聞風而動,飄洋過海而來!
這里水田肥沃,遠超家鄉山地。若能在此為客家人爭得一片安身立命之地,建立起穩固的村落……他心中涌起一股豪情。看來,協助吳家清丈田畝、安置移民,他們劉家必須盡心竭力了。
幾位家主眼神交匯,彼此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震驚、狂喜和野心!
吳志杰坐在上方,神色平靜,靜待這幾位華商勢力的首領消化這個消息,片刻后,又繼續說道:“當然,如果幾位家主麾下的華人想要安心種地,我吳家也大力歡迎,到時待遇,與其他移民一視同仁。”
這話,倒是讓他們幾位變了臉色。這是要挖他們的根基啊!他們雖在此扎根多年,家族身邊也匯聚了不少人手,待遇也算不薄,但真要是知道了,吳家愿意分田分地給華人移民的消息后,還有多少愿意留下繼續效力?
土地,在當今這個年代還是最重要的資產、最寶貴的財富,這樣一來,家族勢力豈不是會大受損失。
果然,世上沒有白來的好處。先前他們幫吳志杰奪下北大年城,吳志杰則回報他們先前被蘇丹侵占的各種產業。如今吳志杰又畫出了一張允許他們插手分田分地之事的大餅,而代價竟是要挖他們的根基?這似乎并不是一筆劃算的買賣吧?
未等眾人細想,吳志杰又站起身來,掃視殿內四周,繼續說道:“清丈田畝、梳理地契、聯絡村落、安撫土人、籌備墾荒、安置移民……此等事務,千頭萬緒,非精干人手不能勝任!吳家初來,根基未穩,正需仰仗諸位家中的‘得力干將’。待日后上報暹羅王,我吳家將在此劃府設區,建立地方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