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秦朝王宮里高懸著一面鏡子。比喻能明辨是非,判案公正的法官。
【出處】漢·劉歆《西京雜記》卷三。
公元前206年,劉邦派人到秦都咸陽,勸秦王子嬰投降,自己帶著10萬大軍,開抵咸陽東郊霸上(今陜西西安東)。子嬰見大勢已去,到咸陽東北的軹道(亭名)邊迎候劉邦,表示歸降。
劉邦第一次進入秦王宮巡查府庫時,見到珍藏在里面的無數稀世財寶,不由大吃一驚。尤其使他注意的是一塊...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釋義】秦朝王宮里高懸著一面鏡子。比喻能明辨是非,判案公正的法官。
【出處】漢·劉歆《西京雜記》卷三。
公元前206年,劉邦派人到秦都咸陽,勸秦王子嬰投降,自己帶著10萬大軍,開抵咸陽東郊霸上(今陜西西安東)。子嬰見大勢已去,到咸陽東北的軹道(亭名)邊迎候劉邦,表示歸降。
劉邦第一次進入秦王宮巡查府庫時,見到珍藏在里面的無數稀世財寶,不由大吃一驚。尤其使他注意的是一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