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上帝與凱撒
書名: 美利堅1849:從每日情報開始作者名: 美利堅大鐵牛本章字數: 3010字更新時間: 2025-07-23 08:00:00
教堂的橡木門,厚重而古樸。
陳默推開它時,發出“吱呀”一聲悠長的聲響。
門外的喧囂與仇恨,仿佛被這扇門徹底隔絕。
門內,是一個安靜而神圣的世界。
陽光透過兩側窗戶上簡陋的彩色玻璃,在空中投下幾道斑斕的光柱,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松木和舊書的味道。
一個巨大的十字架懸掛在正前方,下面,是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的雕像,神情悲憫地俯視著世人。
陳默的腳步聲,在空曠的教堂里,產生了輕微的回響。
他沒有急著去尋找神父,而是獨自一人,緩步走到了那尊神像的面前。
他沒有像信徒一樣跪下或祈禱,只是抬起頭,靜靜地仰望著那張被痛苦和慈悲所籠罩的面容。
他身后,不遠處的告解室陰影里,彼得神父正準備整理經文。
他看到了這個不請自來的、特殊的客人——那個最近在鎮上聲名鵲起的、沒有辮子的華人。
他停下了手中的動作,沒有出聲,只是好奇地觀察著。
陳默仰望著神像,許久,才用一種近乎于自言自語的、極輕的聲音,緩緩開口:
“殺死你的,已經不再是猶大和羅馬的士兵了。”
他的聲音很輕,但在寂靜的教堂里,卻顯得格外清晰,如同惡魔的低語。
彼得神父的身體猛地一震,握著《圣經》的手,下意識地收緊了。
陳默仿佛沒有察覺到他的存在,依舊看著神像,繼續說道:
“殺死你的,是來自科學的真理,是來自河流的黃金,是來自工廠的鋼鐵,還有來自東方的一種……名為主義的幽靈。”
“人們會用你從未想象過的方式,去解構你的神性,分析你的思想,甚至質疑你的存在。”
“然后,他們會創造出無數新的神,并宣稱……”
陳默微微停頓,聲音變得更加幽遠:
“是你已經死了。”
這最后一句,如同一道來自地獄的寒流,瞬間席卷了整個教堂。
“阿門。”
陳默的臉上,露出了一種復雜的、近乎于憐憫的表情,他對著神像,微微頷首,算是行禮。
“年輕人!”
一個帶著震驚和一絲顫抖的聲音,從旁邊傳來。
彼得神父終于無法再保持沉默,他從陰影中走了出來,手中緊緊攥著那本《圣經》,仿佛那能給他帶來對抗魔鬼的勇氣。
他死死地盯著陳默,一字一句地問道:“你剛才所說的……那番褻瀆神明的話,到底是什么意思?”
彼得神父死死地盯著陳默,手中的《圣經》因為用力而指節發白。
他做好了準備,只要眼前這個華人說出任何一句對上帝不敬的辯解,他就會立刻將他作為“魔鬼的使者”,毫不留情地驅逐出去。
然而,陳默的臉上,卻沒有絲毫的輕佻或不屑。
他迎著神父那充滿審判意味的目光,微微躬身,用一種無比莊重,甚至帶著一絲悲憫的語氣,平靜地開口:
“神父,請您息怒。我并非在褻瀆上帝,我只是在哀嘆人性。”
“我所說的殺死上帝的,并非刀劍或叛徒。”陳默的聲音在寂靜的教堂里回響,“而是當人們不再敬畏上帝的誡命,轉而開始崇拜新的神時,在他們心中,上帝,便已經被他們親手殺死了。”
彼得神父愣住了:“新的……神?”
“是的。”陳默點了點頭,“比如,黃金。”
他指向教堂之外,那片無數人為之瘋狂的土地:“人們為了它,拋棄了誠實、善良和憐憫,他們欺騙、搶劫、甚至互相殘殺,他們向黃金祈禱,勝過向上帝祈禱。難道,黃金不已經成了他們心中,最高的神嗎?”
“再比如,暴力。”陳默的聲音變得更加深沉,“當人們不再相信律法和道德的約束,轉而相信拳頭和槍支能解決一切問題時,難道,暴力不也成了他們信奉的、新的神嗎?”
這番話,如同一記記重錘,狠狠地敲在了彼得神父的心上。
他無力反駁,因為陳默所說的,正是他來到這個小鎮后,日夜為之憂心忡忡、卻又無力改變的殘酷現實。
“而現在,”陳默話鋒一轉,將話題引向了真正的目的,“一場由嫉妒和貪婪這兩個新的神所驅動的風暴,正在這個小鎮醞釀。”
“您難道沒有聽到嗎?神父。有人正在散播巫術的謠言,將我的同胞辛勤收獲,污蔑為魔鬼的符咒。他們正在煽動仇恨,企圖用暴力,去搶奪我們的財產。他們正準備舉行一場以正義為名,實則為了滿足自己貪欲的狂歡。”
他看著神父那瞬間變得無比凝重的臉,繼續說道:
“我成立華人商會,正是為了在這樣的混亂中,建立一絲秩序。我們懲治惡棍,我們幫助窮人,我們修復水井……我們相信,無論是華人還是白人,都應該在上帝的律法和人類的理性之下,和平共處,公平交易。而不是像野獸一樣,用謊言和暴力互相攻擊。”
陳默向前一步,第一次,也是最誠懇地向彼得神父躬身行禮。
“神父,您是上帝在這片土地上的代言人,您的聲音,遠比刀劍更有力量,我懇請您,在三天后的鎮民集會的時候,用您的布道,用神的意念,去引導那些被嫉妒蒙蔽了雙眼的羔羊。”
“告訴他們,真正的魔鬼,不是來自東方的所謂巫術,而是他們自己心中那無法抑制的貪婪和仇恨。”
彼得神父久久地凝視著陳默,眼神無比復雜。
有震驚,有疑慮,但更多的,是一種找到了同道的釋然。
他原以為,眼前這個華人,是小鎮上崛起的又一個世俗梟雄。
但他現在明白了,這個人,遠比他想象的更復雜,也更……可怕。
他雖然不信奉上帝,卻比鎮上任何一個所謂的“信徒”,都更懂得如何利用“秩序”和“道德”的力量。
許久,彼得神父緩緩地、鄭重地點了點頭。
“孩子,我會向上帝祈禱,也會盡我所能,去阻止這場罪惡的發生。”
他看著陳默,輕聲問道:“我該如何稱呼你?”
“陳默。”陳默平靜地回答,“一個希望在這片土地上,能讓同胞們活得更有尊嚴的……生意人。”
彼得神父品味著“生意人”這個詞,看著眼前這個年輕人那雙不似商賈、反倒像將軍般沉靜銳利的眼睛,他緩緩地點了點頭,不再多問。
他知道,有些人的世界,是無法用常理來揣度的。
陳默對著神父,最后行了一個標準的東方拱手禮,這既是尊敬,也是告別。
他轉身,向著教堂大門走去。
就在他的手即將觸碰到那扇厚重的橡木門時,他腳步微頓,沒有回頭,只是留下了一句仿佛穿越了數百年時光的話語:
“那么,神父,就讓上帝的歸上帝……”
他的聲音在空曠的教堂里回蕩。
門被推開,又被輕輕關上。
陳默的身影消失在門外那個充滿了黃金、暴力與仇恨的、屬于凡人的世界。
彼得神父獨自一人,久久地站在原地。
他的腦海里,反復回響著陳默最后留下的那句話。
“上帝的歸上帝……”神父喃喃自語,他當然知道這后半句是什么。
“……凱撒的歸凱撒。”
這是主耶穌在面對法利賽人關于“是否該向羅馬皇帝納稅”的陷阱時,所給出的、充滿無上智慧的回答。
祂告誡世人,要分清世俗的責任與精神的虔誠,將屬于世俗王國的東西,交給世俗的王,將屬于靈魂信仰的東西,歸于天國的神。
而剛才那個叫陳默的年輕人……他不僅懂這句話,他更是在用這句話,為他們之間這場短暫的、沒有言明的結盟,劃下了一道清晰無比的界限。
彼得神父瞬間就想通了。
陳默是在用一種極其高明的方式告訴他:
他,將要去扮演“凱撒”的角色,用凡人的、沾滿塵土甚至鮮血的手段,去統治和管理這個小鎮的凡人世界。
他會去處理那些暴力、陰謀、金錢和權力,那些上帝所不喜,卻又真實存在于人世間的一切。
而我,這位上帝的仆人,則應該守好神的教堂,用我的布道和信仰,去處理那些屬于“上帝”的、關于人心向善、靈魂救贖的事務。
他負責拯救肉體,我負責拯救靈魂。
他負責建立世俗的秩序,我負責維護信仰的秩序。
這是一種分工,一個聯盟,更是一種互不干涉的默契。
想通了這一切,彼得神父感到一陣發自靈魂深處的戰栗。
他不知道,自己今天究竟是引導了一位迷途的生意人,還是……與一個來自東方的、比凱撒更可怕的“魔鬼”,達成了契約。
他緩緩地走到神像前,跪了下來,將額頭抵在冰冷的地面上,聲音嘶啞地祈禱著:
“主啊,請寬恕我,也請指引我。如果我的選擇是錯誤的,請降下神罰……如果我的選擇是正確的,請庇佑那些無辜的羔羊,能在這片被黃金詛咒的土地上,獲得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