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用模型制定策略
有一句話我從小聽到大,那便是“亮有一計”。但是一直很疑惑,為什么有計策的總是諸葛亮,而張飛、關羽就只會豎大拇指呢?
我想,這是因為諸葛亮掌握了某種方法,這種方法讓他可以隨時想出計策,也就是量產計策。推而廣之,古今中外的聰明人,從孫武子到拿破侖,他們無疑都是掌握了量產計策的方法。
策略到底是怎么被生產出來的?普通人是不是也可以像諸葛亮一樣量產計策?答案是顯而易見的,只要你找到生產策略的模型,就可以批量生產策略。本書的目的并不是讓你關注一個銷售策略的對與錯,而是讓你建立量產策略的機制,也就是建立量產策略的模型。
技術發展的速度越來越快,并不是因為發明了什么,而是發明了發明的方法。銷售也一樣,銷售高手并不是有什么絕招,而是找到了量產絕招的模型。
對于模型,我們并不陌生,如SWOT分析、PDCA循環和銷售漏斗都是模型。模型就是反映真實世界的簡化圖像,它有真實世界的一些特征,但并非全部。
模型有兩個特點。首先,它能解釋過去發生的事情。比如,你用策略銷售復盤已經做完的訂單,可以很好地解釋為什么成單或丟單。其次,它能通過推演,在一定程度上預測未來。推演的目的就是預測未來可能會發生的變化,并找到針對性的解決辦法。這也是模型最重要的作用之一。
模型可以模擬出各個變量和它們的工作模式。要理解策略銷售模型,需要回答下面三個問題。
1)模型的變量:組成策略銷售這臺加工設備的零件有哪些?
2)變量之間的關系:這些零件之間是什么關系,相互之間是怎么“咬合”的?
3)工作原理:這臺加工設備是怎么工作的,是如何生產出銷售策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