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下午三點,股市還有一個小時收盤。
江文淵坐在公司茶水間,一邊喝著速溶咖啡,一邊盯著手機里的“全國股轉系統”行情頁。
辰海能源的報價一小時內上浮8%,成交量暴增。作為新三板協議轉讓股,它沒有漲跌停限制,但流動性極差。
也正因如此,波動劇烈時常會吸引游資套利。
前世他親眼見過某財經號在發布“某儲能龍頭將轉板創業板”內容后,某只協議股在兩小時內暴漲30%,最后又在一小時內腰斬。
這不是價值投資,這是博傻游戲。
他清楚辰海并不值得真正持有,它的商業模式、核心技術、造假歷史他一清二楚。
但在這幾天的時間窗口內,它卻是一根可以精準收割市場預期的“信息釘子”。
他打開證券賬戶,輸入價格、手數,輕點“賣出”。
確認。
“訂單提交成功。”
30萬元的本金,最終成交價格約高出買入價35%。扣除交易費用,凈利潤超過10萬元。
江文淵深吸一口氣,閉上眼睛,感受這一刻久違的踏實感。
這一單,沒有內幕、沒有賄賂、沒有拉客戶……但卻利用信息節奏贏得漂亮。
這是他重生后的第一桶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