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關青鄉縣發展,還望縣令大人,陸姑娘理解。”
站在陳范郎身后的眾人齊聲高喊,表明立場。
他們皆是縣內各大家族家主,曾經也算是呼風喚雨的人物,如今時過境遷。百花齊放的時代落幕,只剩陳家一家獨大,虎落平陽成傀儡。
各家忌憚陳家,不敢不從。
縣令站穩腳跟只是幌子,真正的權一直被陳家把握著,從未動搖。
奈何衛澍心系二皇子尸骸,顧全皇家臉面,同時還要兼縣令的名頭,不好同各家撕破臉皮。
謝微寧頂著丞相之女的名頭,丞相大人早就死了,連累不到他老人家,光腳不怕穿鞋,無所畏懼,“府衙統領縣內大小事務,管理百家,什么時候一個地方商賈也能插手兇案,還是說,此案情與陳老爺您有關?”
“陸姑娘,說話要講究證據。”
陳范郎眼睛微瞇,威脅意味明顯。
與此同時,周圍圍觀的百姓中妖力涌動混亂,潛入不少陳家護衛,只待陳范郎一聲令下就會沖出來攔他們。
公然與官家對抗。
看來陳家是被逼急了。
急了也好,急了才能露馬腳。
謝微寧冷笑了聲,步步緊逼,“陳老爺想要證據又阻止府衙查,口口聲聲說一切為了青鄉縣的發展,究竟是為青鄉縣,還是想消除證據,掩蓋真相。”
眾人目瞪口呆,顯然都沒料到謝微寧會這么口無遮攔,什么話都敢說。
百姓紛紛朝她投去崇拜又憐憫的目光。
很勇!
但得罪陳家,會死得很慘烈。
陳范郎眼底泛起凌人的寒意,也不再裝傻充愣,“陸婉,陸世南已經死了,他保不了你,別仗著那點身份為所欲為,污蔑我陳家。”
“污蔑?難道不是你陳家在污蔑府衙,越權作勢,架空我與我夫君?陳家行事這么囂張,目中無法,就不怕招來大祭司的注意?”
大祭司,自陛下坐穩皇位,便歸隱不問世事。
有傳聞,他已和陛下破裂,不再過問朝廷,天下事。
曾經無人相信這個謠言,可如今距大祭司歸隱,已過十幾年載,他不曾出現,也無人知他身處何處。
也正因他不出山,各方勢力才有膽識蠢蠢欲動。
陸婉這話什么意思?
她認識大祭司?
還是說,丞相府背靠的就是這位大祭司。
是了,當年陸世南不過是陸家流落在外多年的庶子,京中無人看好在意,可他僅回來一年,就壓嫡子一頭,在朝堂混得是風生水起,平步青云當丞相。
這么多年,朝堂風云莫測,不知換了多少家族、官員,只有丞相府屹立不倒。
若不是他病逝,現在朝堂百官仍是他說了算。
說他沒靠山,僅憑自己怎可能?
陳范郎臉上閃過一絲危機。
難道陳家已經惹了那位大祭司的注意。
不可能,這些年他一直很謹慎,只滲透不起眼的門路與地方產業,官府朝廷再怎么深究都與陳家無瓜葛,這般小心翼翼,不可能會引起注意。
這死丫頭定是在詐他話!
可萬一是真的……
陳范郎強裝平靜的表情下,心底洶涌澎湃。
陳家布局至今,只能贏,不能輸。
府衙這兩位與從前那幾個蠢貨縣令不一樣,不能硬碰硬,只能先退一步,暗中布新棋局。
不能用二皇子的死拉他們下水,別的手段多得是。
“陸姑娘說得對,是陳家越權了,唉……從前縣中無縣令,事事要陳家親力親為,遇上外鄉人出事,擔心官府追查,責備陳家治理無力,只能緊張辦事,攬權不讓罪責落各家頭上,親力親為久了習慣了,如今遇上外鄉人下意識緊張,擔心朝廷怪罪,卻忘了朝廷已經派張縣令上任,如此也好,我陳家終于能放下提心吊膽的心,不必在為青鄉縣的發展操勞。”
陳范郎說得情真意摯,說到最后老淚縱橫。
三言兩語就將陳家摘了個干干凈凈,還白博得一個好名聲,讓人憤怒,忍不住想撕下陳家的偽裝,將他們狼子野心公之于眾。
但現在不是論是非的時候。
她與陳范郎爭論,就是要阻止陳家將這塊白布扯下,阻止陳家揭露二皇子暴斃。
陳家后退,她的目的達到,如此再揪著不放。
謝微寧態度一轉,“陳家對朝廷忠心耿耿,朝廷一直記在心里。”
陳范郎抬手作揖,“朝廷知陳家的良苦用心,老夫死而無憾。”
說完,自覺退至一旁,給謝微寧一行人讓道。
他動身,各家沒有不動的道理,紛紛往旁邊挪步,黯淡的目光燃起思索考究。
新來的縣令與陸姑娘膽識過人,并非想象中那樣無能。
或許,他們……
謝微寧含笑點頭,“我同夫君還有要事在身,就不打擾諸位游街了。”
說完,霸氣下令,“走!”
大張旗鼓率領一眾官差離開。
待徹底離開人群,衛澍道,“多謝謝姑娘救命之恩。”
謝微寧道,“我與大人是一條船上的螞蚱,大人好,我才能好,天下穩定,小民才能有安定的生活。”
“是這樣的理,但還是要謝謝姑娘謀略得當,不費吹灰之力就壓陳家一頭,解決這個棘手事。”
“大人要真想感謝,將來多在陛下面前美言謝家幾句,告知陛下,謝家無心朝堂天下,只想歸隱過自己的生活。”
“擔心陛下忌憚謝家?”
謝微寧頷首,“權力吞人性,偏偏謝家這個能力可凌駕于權力之上,取而代之,是誰都會有所忌憚,要么為己用,要么殺之以絕后患。”
“放心,有我在,不會。”
“有大人這句話,我就放心了。”
一行人與青鄉縣的熱鬧分道揚鑣,抬著擔架,摸黑回到蕭條冷清的府衙,旁院再起靈波陣法。
黑壓壓跪了一地禁軍,磕頭謝罪,迎二皇子尸骸。
“見過祭司大人。”
“屬下恭迎二皇子回府,屬下護主不力,罪該萬死,愿以死謝罪!”
“屬下恭迎二皇子回府,屬下護主不力,罪該萬死,愿以死明志!”
“屬下恭迎二皇子回府,屬下護主不力,罪該萬死,請容屬下追查兇徒,以血洗辱找回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