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子欲養而親還在
- 重回98:我的人生儲蓄系統
- 黑白游龍
- 2107字
- 2025-07-05 18:00:00
爺爺布滿皺紋的臉龐上,那點固執慢慢被融化。
他看看手里的空煙袋桿,又看看眼前眼神滿滿都是關心的大孫子,最后目光落在旁邊的老伴身上。
他沉吟了一下,出人意料地把煙袋桿往旁邊空著的條凳上一撂:“成!我大孫子說了,比書上電視里的大夫還管用!聽你的,戒試試!”
雖然說得有點勉強,但對一個老煙槍來說,這已經是巨大的讓步。
“哎!這就對了。”奶奶臉上一下子綻開笑容,皺紋都舒展開了。
李瑞陽心里的大石頭落了地一半,把煙絲盒塞進奶奶手里,轉向奶奶:“奶,您也有任務,平常得好好管著我爺。”
“還有啊,您以后不能老吃剩菜剩飯,也別舍不得扔放了好久的、發霉的、長了蟲的米面油鹽,那都是毒,吃了容易壞肚子,長壞‘瘤’!以后咱家吃肉包,您多吃。我媽買的肉您可勁兒燉,別舍不得。身體好了,才能多享福!”
爸爸看著兒子這一套“組合拳”,又是勸戒煙又是管伙食的,嘴巴張得老大,和同樣愣住的老媽對視一眼。
老媽眼里閃過驚訝、欣慰,甚至還有點濕潤的感動。
“我的親娘。”
爸爸終于忍不住,大手重重地拍在李瑞陽單薄的肩膀上,笑的牙花子都露出來了,“你小子!上了幾天學,喝了幾天墨水,這是真成精了還是咋地?”
“爹媽平時說的話都當耳旁風,你這一開口,把你爺奶都管得一愣一愣的!行啊小子,真懂事啦!”
那語氣里是毫不掩飾的驕傲和稀罕。
“成!”
奶奶拉著他就往堂屋里走,堂屋地是硬泥巴踩實的,挺平整。
中央一張厚實的榆木八仙桌,邊上是條凳和靠背椅。墻角立著個舊式大衣柜,上頭端端正正放著一臺蓋著深藍布罩子的“熊貓牌”黑白電視機,兩根天線直挺挺地豎著。
老媽拎著布袋直接進了灶房忙活,奶奶把李瑞陽按在一張磨得溜光的靠背木椅上。
爺爺樂呵呵地走到電視機旁邊,小心掀開布罩子,露出方方的屏幕。
“啪嗒”一聲,按開開關,電視機“嗡”地一陣輕響,屏幕上亮起個小黃點,爺爺慢慢擰著調臺的旋鈕。
“滋啦……嘩嘩……”電視機先是滿屏雪花亂閃,刺耳的噪音讓人聽著就煩,爺爺耐著性子轉來轉去地扭那兩根天線。
“哧啦哧啦……”聲音更吵了!
畫面在花屏和扭曲的顏色帶中間瞎跳。
“得!咱這地方偏,信號差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奶奶在旁邊笑著說,一點沒生氣。
忽然,畫面一頓,噪音小點了,喇叭里猛地響起一首有點低沉的老歌:“再回首,云遮斷歸途……”
歌聲聽著有點滄桑,是姜育恒唱的《再回首》。
畫面雖然還帶雪花點,但能看出是一個模糊的人影站在秋天的樹林邊,信號好歹是穩住了。
“行了,這回有影有聲了!”爺爺松了口氣,挺滿意。
堂屋被這帶著雜音的歌聲填滿了,奶奶聽著歌,看到李瑞陽的頭發被風吹得有點亂,就走回墻邊的舊矮柜那兒,拉開個抽屜摸索。
她摸出一把木柄磨得挺亮的黃楊木梳,又掏出個小小的圓鐵盒,費力地撬開鐵盒子,里面是凝固發白的“刨花油”,一股濃濃的桂花香味兒沖鼻子。
奶奶用粗糙的指頭蘸了一點油,抹在梳齒上。
“瞅瞅你這頭發,讓風吹得跟雞窩似的。奶奶給你梳梳,梳順溜點。”
奶奶把他身子轉過去,讓門口的光線照著他后腦勺。
涼颼颼的梳齒帶著粘乎乎的油,“沙沙”地刮過頭發。
梳一下,就帶出那股桂花味兒和一點灰塵的氣息。這感覺有點黏膩,力道也有點重,算不上舒服,可這粗拉拉里透著真關心的勁兒,李瑞陽心里頭挺暖。
過了一會,灶房那邊傳來老媽的喊聲:“爸媽!飯都熱乎了!”
“就來。”奶奶嘴里應著,手上的梳子沒停。
李瑞陽低著頭,瞇著眼,感覺梳子一遍遍耙過頭發。耳朵里是電視機吱哇亂響的噪音和老媽的招呼聲,鼻子里灌滿了桂花油味、飯菜的熱氣、柴火煙味兒,還有這老房子那種舊木頭和塵土混合的老味兒。
自從重生回來,那顆總是繃著弦,盤算著系統,琢磨未來的心,第一次在這有點吵、有點亂、還有點黏糊糊的平常日子里,慢慢地松開了勁兒,覺得特別踏實。
“吃飯啦!”老媽的聲音從灶房傳來,伴隨著讓人流口水的香氣。
餐桌上擺著金燦燦的炒雞蛋、油光發亮的紅燒魚、香噴噴的的白蘿卜燉肉,還有冒著熱氣的雜糧饅頭。
爺爺“呼嚕嚕”地喝著玉米糊,聲音大得像在表演口技。奶奶不停地給李瑞陽夾菜,堆的碗像小山。
電視機里的老歌還在繼續,雪花點比星星還多,但莫名讓人覺得溫馨。李瑞陽捧著那個有缺口的粗瓷碗,突然明白了一個道理:最珍貴的不是山珍海味,而是有人愿意把最好的都夾給你。
【叮咚!檢測到宿主完成‘親情沉浸’體驗!主動融入爺爺奶奶的生活場景,真心感受并回應那份樸素的疼愛,也真心接受了這充滿90年代老物件和味道的平常日子。你上輩子忙著長大,錯過或者忘了這份親近,這次是滿滿的珍惜!獎勵15000元已存!】
腦子里,系統提示音清楚明白地響起來。
15000?李瑞陽渾身一顫,一下子讓自己的小金庫翻了好幾倍。
他似乎開始明白系統的判定邏輯了,強調“發自內心的行動”和“真實的突破”,而非利用重生知識的簡單復刻。
也就是說,真情實感的改變能拿到更多的儲蓄。
李瑞陽低下頭,咬了一口香噴噴的炒雞蛋,不易察覺地打量了每個家人。
不到六十歲的爺奶,三十歲出頭的老爸老媽。
他明白,這趟回來真正賺到的,是奶奶腌的咸菜,越久越香;是爺爺種的棗樹,年年結果;是老爸的破自行車,嘎吱作響卻從不掉鏈子;是老媽蒸的肉包,餡多皮薄永遠管夠。
原來重活一世,最想留住的不是系統給的外掛,而是這些帶著煙火氣的日常。
畢竟,能坐在同一張桌上吃飯,就是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