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馬會
- 從小工廠主到資本大鱷
- 福布斯首富
- 2492字
- 2025-07-22 00:00:00
深水灣半山別墅。
李家。
晚上六點。
李加成準時從位于北角的長茳中心大廈總部坐車回來。
半年前,他看中的美資永高公司居然被那位程功提前搶了,讓他悶悶不樂了一段時間。
不過,李加成似乎也就忘記了這件事。
車停穩后,他走下車。
看到夫人莊月明和女傭人已經在門口等候。
“先生。”
莊月明接過李加成的黑色公文包。
李加成熟練地脫下西裝外套交給女傭人拿去掛好,隨即走到沙發旁坐下,拿起一旁的晚報看了起來。
晚上六點半。
李家的晚飯時間到了。
“阿矩,阿偕,你們去喊阿嫲下來吃晚餐。”莊月明讓兩個兒子去把奶奶叫下來。
老太太被孫子攙扶著下樓用餐。
李加成,莊月明,莊碧琴,李澤矩,李澤偕,一家人安靜地圍坐在餐桌旁。
晚飯期間,除了莊月明時不時給兩個兒子夾菜,也時常給婆婆莊碧琴夾菜。
李加成則專注地吃著飯,一言不發。
李加成還未放下碗筷,客廳里的座機電話突然響起。
女傭人立刻過去接聽。
“先生,夫人,是沈弼先生家的管家打來的電話。”
匯灃銀行董事長沈弼先生的管家?
“說什么了?”李加成問道。
“管家說,沈弼先生夫婦明天下午臨時有事,無法如約和你們去打網球了。”
沈弼夫婦明天沒空和他們打網球?
一般情況下,提前約定的時間不會輕易改變。
不過,李加成夫婦也理解,沈弼自出任匯灃大班后,事務確實繁忙許多。
只是,莊月明聽后,忍不住嘀咕了一句:“真是奇怪,沈弼夫婦怎么會突然有事?”
。。。
淺水灣半山別墅。
程家。
晚上九點。
程功在書房接到沈弼管家打來的電話通知他,沈弼夫婦明天中午將在跑馬地等候他的到來。
現在沈弼別墅的管家親自來電,意味著對方已同意明日的會面。
從另一個角度看,程功覺得他與沈弼的關系還沒有真正走到那一步。
掛了電話。
。。。
休息一晚。
第二天清晨。
程功再次被女傭人小英喚醒。
他下樓換上休閑服,做了會兒熱身運動,然后在游泳池暢游一番。
渾身濕漉漉地從泳池起身,小英立刻遞上浴袍。
早餐時,程功對父母說:“爹地,媽咪,我中午要去趟跑馬地。”
跑馬地?
程振邦夫婦和小英聽到后都有些驚訝,臉色變了一下。
要知道,在這之前的程功可是跑馬地的常客。
“阿仔,你去跑馬地?”林永芳問道。
“媽咪,我要在那里見匯豐董事長沈弼夫婦。”
原來兒子是去那里見匯豐董事長。
程振邦夫婦反而放心下來了。
從淺水灣半山別墅到跑馬地距離不遠。
上午十點。
程功提前吃了點東西。
他坐上司機李學軍駕駛的賓利車。
“先去那家典當行。”
在程振邦夫婦和小英的目送下,賓利與其他保鏢開的豪車依次駛離淺水灣半山別墅,沿著蜿蜒的山路駛向淺水灣道。
車上,程功翻閱著報紙。
此時,車載的香江商業電臺正在播報今日香江賽馬會的賽事預告,馬評家們分析著哪匹馬有望勝出。
可以說,賽馬是香江最受歡迎的運動。
二戰結束后,英人重掌馬會大權。
但是,日據期間,中文作為馬會正式用語被確定下來,賽馬信息開始中英文并用,馬名,騎師名都有了中文譯名。
這一舉措極大地促進了賽馬在華人大眾中的普及。
華人看賽馬,賭馬,聽賽馬現場直播變得不再困難,興趣日益高漲。
馬文化應運而生,媒體對賽馬的關注度飆升,專門的馬報,馬刊多達幾百上千份。
大多數綜合性報紙也開辟了“馬經”專版。
馬評家們撰文預測,報道,總結賽事。
此外,香江那些書店報攤充斥著形形色色的馬經專著。
麗的電視臺購得了賽馬電視轉播權,逢賽必播。
馬迷們無需購票入場,坐在家中便能觀賞駿馬飛馳的精彩場面。
香江如今人口不到五百萬,但是,直接或間接參與賽馬活動的人將近兩百萬以上。
可以說,單是跑馬就養活了大量人口。
無論是哪一期賽事,香江商業電臺和麗的電視臺的賽馬直播收視率都極為火爆,各類馬刊,馬經的銷量也獨占鰲頭。
東方日報,星島日報等香江主要媒體報刊都會聘請御用馬評家進行點評。
對于普通香江市民而言,他們如此關注賽馬,自然是寄望于每期賽事能帶來一夜暴富的機會。
此刻,香江商業電臺的馬評家正口若懸河地分析和預測今天賽馬結果。
“學軍,忠興,你們平常喜歡賽馬嗎?”程功放下報紙問道。
“少爺,我不喜歡。”
“老板,我也不喜歡。”
“為什么?”
“我爸說那是賭博,容易讓人玩物喪志。”李學軍說道。
“老板,如果我爸知道我去跑馬地會打斷我的腿。”一旁的陳忠興也說道。
程功忍不住笑了,看來香江老一輩中也有不少人對跑馬地敬而遠之。
雖然香江賽馬一注僅需10港幣。
有人是為一夜暴富,也有人只是出于興趣,覺得即便不中,也算支持慈善事業。
在程功看來,像李學軍,陳忠興的父親都不喜歡賽馬,根本原因還是認為它與賭博無異。
事實上,程功的前身這位程少爺跟著那些豬朋狗友確實也是被坑了不少錢。
不過,程功自然知道香江賽馬絕非表面那么簡單。
馬會是非盈利機構,所得傭金除用于行政開支外,大部分投入慈善事業,是香江最大的慈善組織。
博彩稅是香江重要的財政收入,數額巨大,僅次于利得稅與關稅,位列第三大稅收來源,被譽為“政府金礦”。
前港督葛量洪曾意味深長地說:“控制香江的是香江總督府,匯豐,怡和,馬會,排名不分先后。”
M國《財富》雜志也曾撰文稱,統治香江的權力,按順序依次是馬會,怡和,匯豐以及香江總督。
當年怡和的排名,甚至在匯豐和香江總督之上,馬會更是高居榜首。
如今情況已變。
程功了解,當下香江總督與匯豐影響力不相上下,馬會位居第三,怡和雖仍有影響力,但已遠不及七十年代初吞并香江牛奶公司時的鼎盛時期。
程功明白,正是由于香江馬會影響力巨大,香江主要的精英,富豪幾乎都是其會員。
很多時候,香江的重大政策變動,可能并非始于立法局或總督府,而是先在馬會的重要會員圈子里達成共識,再由總督和立法局通過。
雖然香江有一部分富豪是很痛恨跑馬地賭馬的,相反,李加成絕對是位極其精明之人。
七十年代初,李加成就摸清了沈弼喜好賽馬,高爾夫和網球的脾性,于是投其所好。
除了常陪沈弼夫婦打高爾夫,網球,他更在七十年代中期就成為香江馬會正式會員,并豢養騎師和賽馬為公司揚名。
他旗下的騎師和賽馬多次在賽事中躋身前三,大大提升了長茳實業集團的知名度。
不過,程功腦海前世記憶中,八十年代李加成徹底吞并和記黃埔,贏得沈弼完全信任后,他突然變得與一些其他香江富豪那樣,僅保留馬會會籍,將騎師和賽馬轉讓給其他富豪,本人也基本不再現身賽馬場。
從這一點上看,李加成的精明與變通之道,在香江確實登峰造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