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大年三十,除夕,歲暮,算是一年間最特殊的日子之一。
城內,城外,都很熱鬧,各處都有小販,與采購物品、準備迎新年的人家,總體上,今天的東風縣似乎感覺比‘立春’那天還熱鬧些。
東門外。
說書人與東風茗的茶攤依舊,只是人少了很多,也沒有見到陳仲在哪里,有人坐在茶攤,聽著這兩天從各處,反復聽得耳朵已經出繭的故事,又閑聊起了故事中的‘年獸’會不會真的從中跑出來。
有人置之一笑,當作笑談;有人不置可否,半信半疑;也有人希望為真,卻不動聲色……
眾人神色各異,看向了原本作為迎春儀式的場地。
那里正有著隆隆作響的鼓樂之聲傳來,有人家佩帶鬼獸面具,舞著儺舞,表演儺戲,與鼓音應和。
眾人喝著茶,遠遠看著,津津有味,最后甚至將臺上的說書人也給喊了下來,一起觀看。
年紅小攤處,季易余光瞥見那邊,似有所感,以‘積歲靈氣’相和,果然立刻就察覺到‘節候書’上面‘除夕’這一頁,一頁朦朧,就有模糊處被掃除,有相關的畫面形成。
畫面似乎比起現在見到的儺戲要可怕,舞儺者形如惡鬼,似能阻止小孩啼哭。
甚至有字符生成——
“以大儺之儀式,擊鼓驅逐疫癘之鬼,以應逐除。”
季易微微一愣,在思考,東風縣此刻是不是有什么惡鬼隱藏著,不然‘節候書’應該不會隨便有文字生出的才對。
畢竟,這不同于剪[纟采]為燕。
但轉念一想,東風縣有宋言神君祂們坐鎮,應該不會有這種情況出現的。
見季易愣住,小寒伸出小爪,扒拉了一下季易的衣角,然后盯著他,似在關心。
“你怎么了?”
“看見‘儺’,生起了一些相關的念頭。”
“儺?”小寒往那邊看過去,“他們明明是人,為什么要扮成這樣?”
“這個就是儺。”
“不懂。”
“……”季易組織了一下語言,解釋道:“‘儺’是一種以舞蹈、戲曲為載體的祭禮儀式,目的在于驅疫降福、祈福禳災、消難納吉,是‘除夕’這天的節令習俗之一……”
“小寒更不懂了。”
“用來驅鬼的。”
“小寒懂了。”雪白小獸的小尾巴不自覺的晃了晃,似乎想到了什么,又問道,“是用來驅除那個大鬼與那些小鬼嗎?”
“宋言神君?”季易無奈,耐心解釋:“不是。宋言神君祂們是鬼神,就算說是鬼也應該是好鬼,儺是用來驅逐那些能讓人生病、變得不好的壞鬼。”
“壞鬼?”
“對。”
“小寒知道了!儺是用來驅除那塊小旗子里頭那個壞鬼的!”
“嗯?”見小寒一臉認真,季易反而露出疑惑的神色,“小旗子?壞鬼?”
“前兩天想要搶小寒燕綢的壞人,旗子里有一個鬼!在壞人手中,肯定是壞鬼!”
季易回想起那個老道,手中確實有一塊小旗。
里頭有鬼?
“應該是的。”
季易微笑回應了句,心中卻在想著要不要在等下找宋言神君之時,順帶給其說一說。
二人看著儺戲之際,有找季易寫年紅的人家靠過來:“季先生你也喜歡看儺戲啊?”
“嗯嗯。”
季易與小寒一同收回目光,也沒有否認。
“嘿,今天大年三十,東風縣內可有好幾處都有儺戲看。”
“哦?”
“季先生不知道?”
“嗯,這幾天忙,沒有留意。”
“除了東門,其他三個門外也有,城內也有,季先生現在要是沒空,可以等晚上,這些儺戲是同一個戲班子的,等晚上就會集中在城隍廟前,集體給神靈表演一場儺戲,然后游街,將疫氣送出城外燒掉!”
“謝謝解惑。”
季易禮貌道謝,看向他手中的紅紙:
“這是?”
“季先生啊,還不是因為你寫年紅不帶對聯,今天將你寫的那些字和其他地方買的對聯,放在一起打開一看,家里那娘們立刻不樂意了,還讓我趕緊過來找你再寫一副對聯,唉,然后我就急急忙忙的去買了寫對聯的紅紙過來找你了,白白浪費了幾文錢,真是的……”
“……”
季易緘默,看了看自己的桌子:“之前并非在下不寫,你看我這桌子……”
“季先生你放心就好了,找過來的可不止我一個,這些早就有人想到了!”
“嗯?”
“季先生!俺們帶著桌子來找你寫找你寫對聯嘞!”
“季先生你看,他們過來了!”
見到一群人,抬著一張寬大的長桌,走出城門,向自己走來,季易登時也不知該說什么。
他似乎低估了這個時代的人家對于一些東西的執著。
只好看看小寒,在小獸疑惑的目光下,又挪開目光。
一起幫忙收拾出場地來,現場按照他們的要求,書寫出對應的對聯,也沒有收多少錢,只是象征性的收一兩文,當墨水錢。
只是令季易想不到的是,經這些人家一鬧,頓時有很多人圍了過來。
還有不少是季易接待過的客人。
現在見季易這有能寫對聯的桌子,也要讓寫。
見季易這里沒有對應的紙張,立刻就有人自告奮勇請求幫忙去買來。
事已至此,季易也不好再拒絕,只好數出銅錢,用話語請求一遍,并報上地點,讓之順帶著買一塊墨回來。
然后,就忙了起來,也沒有了時間往其他地方亂看。
替人寫的是‘年紅’,貼在門前、家里各處的,一貼就是一年,代表那一戶人家的門面,季易對此很認真,全心對待,只關心手下的一筆一劃。
好在有一個雪白小獸在一旁幫忙收取別人付的銅錢。
要是偶有漏給,或者沒注意給少了的,小寒則會認真嚴肅的盯著其。
季易這個時候才會念叨一句,讓其不用太過在乎這個。
大年三十,當討個好彩頭。
只是不知小寒聽沒有聽就是了,依舊認真清點。
從早上忙到下午申時中,東門外才不見季易與小寒的身影。
幸虧由于對今天的行程早有規劃,中午也沒有回去一趟的打算,早上準備了食物用食盒帶了過來,也沒有餓著,否則面對一些熱情的人家,季易就沒有辦法拒絕了。
其實季易還能早一個時辰離去的,只是被拉住了。
所以再次留多了一個時辰。
即便如此,在季易離去后,還不時有人家找來,被指明居所,親自去尋。
尋到燕來巷寒房處,又見到門前貼著的黃麻紙,聽人說明上面的文字,只好站在門前,遙望巷口,著急的等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