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少年也是個皮孩子,盡管那個吃不飽穿不暖的年代,那個還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年紀(jì)。
午父親年輕時參加過紅軍,由于受傷,身體一直不好,沒有好好的管教過他們兄弟姐妹,所以很熊
天天晚上一群同齡人踩著竹蹺去公社玩,天天一群人摔得鼻青臉腫。
這不趁大河邊的開筏人不在就和兩三個同伴就把筏開到大河中間,幸虧有人發(fā)現(xiàn)。叫了開筏人過來
“桿往左”
“現(xiàn)在往右”
“再往右”
……
其中不乏瞎指揮的
幸虧最終有驚無險
還有很多很多的熊孩子搗亂事
少年時,無憂無慮,直至六兄弟姐妹沒了兩,父親舊疾也沒了。
那年他一下子就懂事了
由于個子不高,身體也弱,所以公分也少。早年兄長分了家,他是頂梁柱了,為了公分他跟老孃學(xué)了一些字和數(shù)然后把阿爺留下的書拿來自學(xué),他很聰慧,不到一年基本的漢字會寫了,基本數(shù)術(shù)加減乘除會算了,跟老村推薦自己當(dāng)晚上的守倉人。
老村是這時的生產(chǎn)隊長,他看午很聰慧而且實誠,就在開會時順便提他,大伙知根知底也都同意了。
別以為那個年代只會基本的文字?jǐn)?shù)術(shù)很差,但那時山溝溝的文盲率很高。
別以為晚上的守倉人誰都可以當(dāng),那個年代隊員都是白天干活,晚上才來借和還,你得會看隊長會計批條內(nèi)容,記下來某人名字和斤兩,然后盤點,第二天把數(shù)據(jù)交給隊長會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