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5章 ?代國的裂變與重生

  • 鮮卑傳
  • 拓跋風雨
  • 2783字
  • 2025-07-19 15:51:47

建興四年(316年)冬,盛樂宮闕的積雪尚未消融,代王拓跋猗盧的頭顱已被懸掛在轅門之上。這位曾統率四十萬控弦之士的雄主,終究未能逃脫鮮卑「兄終弟及」傳統與嫡庶之爭的宿命——當他執意廢黜長子拓跋六修、改立幼子拓跋比延時,一場足以動搖國本的兵變已如火山般噴薄。六修率部攻破盛樂時,猗盧正穿著庶民粗布在街巷中奔逃,最終被認出身份的士卒用長槊刺穿咽喉。這位將代國疆域拓展至雁門關的英雄,臨終前眼中倒映的,是自己一手建立的「三都」防御體系正被叛軍付之一炬。

猗盧的死訊如驚雷般震動北疆。時為中部統帥、素有“飛騎將軍”之名的拓跋普根——拓跋猗迤之子——立即率軍從參合陂馳援盛樂。他聽聞此噩耗,濃眉瞬間擰成了一個“川”字,眼神中滿是憤怒與決絕。在帳中來回踱步片刻后,他猛地抽出腰間長刀,朝著案幾用力一劈,“嘩啦”一聲,案幾上的羊皮地圖被劃開一道大口子,“六修逆賊,竟敢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我定要親手取他首級!”

陰山,這座橫亙在北疆的天然屏障,平日里巍峨雄渾,令人望而生畏??纱藭r,在普根急切的軍令下,他的大軍如同一股黑色的洪流,向著平城方向奔涌而去。普根一馬當先,胯下的駿馬渾身汗水淋漓,卻依舊奮力疾馳。他的臉龐因連日奔波而略顯疲憊,但眼神卻銳利得如同獵鷹。身旁的副將勸道:“將軍,士卒們連日趕路,是否稍作歇息?”普根目光如炬,望著前方,斬釘截鐵地說道:“此刻正是生死存亡之際,六修叛軍不知又在犯下何等惡行,我們每耽擱一刻,代國便多一分危險,繼續前進!”

僅僅七日,普根的先鋒部隊已跨越了陰山天險,出現在平城郊外。那一日,陽光灑在大地上,卻絲毫未能驅散空氣中彌漫的緊張氣息。遠遠望去,六修的叛軍營地中旗幟招展,營帳連綿不絕。普根勒住韁繩,目光冷峻地審視著敵軍營地,對身旁的將士下令:“傳我命令,全軍戒備,準備迎敵!”

普根的前鋒部隊,人人皆著鐵鎧,那鐵鎧在陽光下閃爍著森冷的寒光,好似一層堅不可摧的鋼鐵壁壘。戰馬的馬首蒙著犀革,只露出一雙雙警惕的眼睛。這些前鋒將士,皆是普根從軍中精心挑選而出,個個身經百戰,他們胯下的戰馬,也都是久經沙場的良駒。此時,他們整齊地排列在陣前,如同一尊尊鋼鐵鑄就的雕塑,散發出令人膽寒的氣勢。

白登山下,一場決定代國命運的決戰即將爆發。拓跋六修得知普根來襲,心中雖有些許慌亂,但自恃兵力雄厚,仍帶著幾分傲慢地率軍出營迎戰。他騎著一匹高大的紅鬃烈馬,身披黑色戰甲,手中長槍指向普根,大聲吼道:“普根,你不在邊境好好守著,跑來湊什么熱鬧?今日便是你的死期!”普根冷笑一聲,眼中滿是不屑,“六修,你弒父篡位,天理難容,今日我便要為代國除了你這個逆賊!”

隨著普根一聲令下,他麾下的“突騎”如同狂飆般沖向六修軍陣。這些突騎,是普根軍中的精銳,他們馬術精湛,箭術高超,作戰時悍不畏死。他們的馬蹄聲如雷,大地仿佛都在為之顫抖。只見他們沖入敵陣后,迅速分散開來,手中的長刀揮舞得虎虎生風,每一次揮動,都伴隨著敵人的慘叫和鮮血飛濺。一時間,戰場上刀光劍影,喊殺聲震耳欲聾。

普根親自率領中軍,緊跟突騎之后,如同一把銳利的匕首,直插敵軍心臟。他在陣中往來馳騁,手中的長刀如同死神的鐮刀,收割著敵人的性命。他的身影所到之處,敵軍紛紛避讓,仿佛他就是戰場上的主宰。在普根的帶領下,普根軍士氣大振,而六修軍則漸漸陷入混亂。

經過一番激烈的廝殺,六修軍陣形大亂,士兵們開始四處逃竄。六修眼見大勢已去,心中驚恐萬分,掉轉馬頭便想逃走。然而,普根豈會輕易放過他。普根目光緊緊鎖定六修,大喝一聲:“逆賊休走!”隨即催馬追去。在一片混亂的戰場上,普根的戰馬如同一道黑色的閃電,迅速接近六修。終于,在一處小山坡下,普根追上了六修。六修回身想要反抗,卻被普根眼疾手快,一刀砍中手臂。六修慘叫一聲,長槍掉落,整個人搖搖欲墜。普根毫不留情,緊接著又是一刀,直取六修首級。

普根提著六修的首級,回到戰場。他將首級高高舉起,大聲喊道:“六修已死,逆賊已誅,降者不殺!”戰場上的六修軍見此情形,紛紛放下武器投降。普根望著眼前的場景,長舒一口氣,心中的一塊大石頭終于落了地。隨后,他命人將六修的首級懸掛在營帳前的旗桿上,用以祭旗,以告慰猗盧的在天之靈。

這場歷時月余的平亂雖穩定了局勢,但代國的根基已被撼動:衛雄、箕澹等漢臣率三萬戶晉人及烏桓部眾南投劉琨,帶走了代國半數以上的農耕技術與鐵器工匠。

更致命的是,普根本人在繼位僅一個多月后便染病身亡,其尚在襁褓中的遺腹子被倉促擁立,卻在同年冬夭折于盛樂宮。

當拓跋部貴族在盛樂宮為幼王舉哀時,遠在河套的拓跋郁律正指揮著鐵騎與匈奴鐵弗部鏖戰。這位平文帝拓跋弗之子、猗盧之侄,在接到部眾的勤王急報后,果斷留下少量兵力牽制劉虎,親率三萬精騎東進。

太興元年(318年)春,郁律的軍隊在參合陂擊敗宇文部的攔截,順利進入盛樂。其「身長八尺,目若朗星」的威嚴形象震懾了心懷異志的部落大人,最終被推舉為新一任代王。此時的代國剛經歷內亂,國力亟待恢復,而周邊勢力如匈奴鐵弗部、鮮卑段部等虎視眈眈。

318年,匈奴鐵弗部首領劉虎趁代國內亂,率軍自朔方渡過黃河,進犯代國西部邊境。拓跋郁律親率大軍迎擊,在黃河沿岸展開決戰。他采用集中兵力突破敵軍薄弱環節的戰術,大敗劉虎,劉虎僅率數騎逃脫,其堂弟劉路孤率余部投降。為鞏固聯盟,拓跋郁律將女兒嫁與劉路孤,將鐵弗部納入代國勢力范圍,解除了西部威脅。

擊敗劉虎后,拓跋郁律繼續向西攻取烏孫故地(今中亞伊犁河流域),向東兼并勿吉(今吉林西部)以西地區,使代國疆域橫跨大漠南北。通過軍事威懾與聯姻政策,他迫使高車、柔然等草原部落臣服,確立了代國在北方草原的霸主地位。

319年,鮮卑段部首領段匹磾因屢遭后趙攻擊,意圖移軍保守上谷(今河北懷來)。拓跋郁律趁機率軍突襲,段匹磾棄妻棄子逃奔東晉,代國勢力進一步滲透至幽州北部。

這位被后世追謚為「平文皇帝」的君主,展現出卓越的戰略眼光,清醒地認識到前趙和后趙根基不穩,斷然拒絕與前趙劉曜和后趙石勒結盟的要求,雖強硬,卻避免了代國卷入中原混戰。

321年,晉元帝司馬睿派使者韓暢至代國,試圖通過加授爵位拉攏拓跋郁律。拓跋郁律以“中原無主,天其資我乎”為由,拒絕東晉冊封,明確表達了獨立于晉室的政治立場,并厲兵秣馬準備南下。強硬的外交策略維護了代國的獨立性。其治下的代國「控弦上馬將有百萬」,成為漠北無可爭議的霸主。

前涼張茂為抵御前趙威脅,于 320年遣使向代國朝貢。拓跋郁律欣然接納,雙方建立了以貿易為主的松散聯盟,借此獲取河西地區的戰馬與物資。

拓跋郁律通過軍事勝利樹立權威,將分散的鮮卑部落整合為更緊密的聯盟。他設立“四部大人”協助管理政務,同時保留部落酋長的自治權,形成“中央集權與部落自治并存”的治理模式。

他重視騎兵訓練,組建精銳“突騎”部隊,配備鐵鎧與犀革馬具,提升了代國軍隊的沖擊力。此外,他在盛樂等地修筑城防,儲備糧草,為長期戰爭奠定基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静县| 班玛县| 余庆县| 濮阳市| 开化县| 沙洋县| 怀来县| 高州市| 子长县| 乌海市| 庆安县| 钟祥市| 秭归县| 连山| 金门县| 鹤峰县| 固安县| 和田县| 南宫市| 阜南县| 嘉荫县| 安福县| 泰和县| 当涂县| 宝山区| 庄浪县| 玛曲县| 治多县| 新干县| 武安市| 江安县| 无极县| 特克斯县| 浑源县| 湖北省| 辉县市| 西城区| 湛江市| 博客| 类乌齐县| 巴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