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票房對賭協議
- 1978港娛野性時代
- 筆下微塵
- 3581字
- 2025-07-05 12:00:00
《蛇形刁手》合約簽訂完成。
接下來就是商談《醉拳》的拍攝。
關于票房分成占比,馬國豪和吳思遠產生了分歧。
馬國豪堅持索要35%的票房分成,吳思遠覺得太多了,只肯給25%。
10%的差距,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馬先生,我愿意加投資金20萬,這樣可以了吧。”吳思遠也不愿意退讓,他有預感,這部《醉拳》很可能大火。
因為題材,劇本,以及演繹方式都實在是太棒了。
馬國豪也不傻。
《醉拳》上映后,在香江的票房達到600萬港元,成為年度亞軍。
35%的票房,工作室最后能夠分得210萬。
25%的票房,工作室只能分得區區的150萬。
這其中有60萬的差距。
而吳思遠加注投資20萬,投資的是電影成本。
這錢進的又不是個人口袋,都是支出項。
哪有進項多60萬來的舒服。
所以,馬國豪寸步不讓。
“吳先生,我是缺錢的人嗎?這項目我大可以撇開你單干。”
吳思遠冷笑:“就怕你電影拍出來沒有院線可以上映。”
馬國豪絲毫不懼:“你能找邵氏合作,我就不能?”
“沒有邵氏,還有嘉禾,嘉禾不行,還有麗聲。”
“你覺得我馬國豪會沒辦法將自己的電影上映嗎?”
他的這番話,擲地有聲,底氣十足,令吳思遠有些慌亂,呼吸都急促了許多。
其實馬國豪這番話,有些想當然了。
如果他自己去找邵氏和嘉禾談上映,對方的態度一定是兩個字,買斷。
花個十萬左右,買斷他的電影,然后邵氏,嘉禾自己上映電影,拿全部票房。
況且,單干的風險太高,劇組要從零開始,需要拉人,租設備,場地等等,這些投資弄下來。
可以這么說,馬國豪別想《醉拳》賺錢了,能不虧本就謝天謝地了。
這些困難,馬國豪心里門清。
所以他才會愿意和吳思遠合作,大家一起賺錢。
吳思遠扯了扯自己的領帶,他完全沒料到,這個17歲的半大小子,談判起來如此的犀利。
對院線的情況了解的如此通透。
香江的電影院數量,最頂峰時是在1969年,當時香江的電影院數量達到了恐怖的180家。
之后就逐年減少,到目前,香江的院線形成了雙雄格局。
邵氏和嘉禾的并列競爭。
邵氏不用多說,香江第一個做電影的龍頭影視公司,家底雄厚,捧出了新舊金陵十二釵。
原本的香江電影業,邵氏是龍頭,無人可以挑戰權威。
不過隨后,嘉禾的逐漸崛起,打破了他的壟斷地位,逐步形成了雙雄局面。
嘉禾的成功,離不開一個人,李小龍。
李小龍先生其實一開始投的是邵氏,但是邵氏給不了他想要的創作權,企圖用流水線作業,軍事化管理控制這位超級巨星。
而就在這時,嘉禾給李小龍投來了橄欖枝。
雙方一拍即合,嘉禾也因此逐漸成長起來。
院線上面也就形成了雙雄競爭格局。
除了這兩家,香江還有其他院線,比如二線院線,雙南,麗聲。
雙南院線,一般只放映大陸的影片和香江的左派電影,其他電影很難在雙南院線上映。
這家是有大陸背景的院線,長城、鳳凰、新聯這三家左派電影公司的影片,就全是在雙南院線上映,其審片很嚴格。
甚至有專門的審片委員會,不說什么色情和暴力鏡頭,只要電影臺詞或者宣傳海報里出現性感二字,就不可能通過雙南院線審委會的審查,只有把相關內容剪掉才能批準上映。
香江的商業電影,在這根本就不可能上映,即便是上映了,那么恭喜你了,你將得罪寶島那邊,其制片公司將被寶島的電檢處打入黑名單。
現在的大陸發展才剛剛開始,市場遠不如寶島重要,所以沒有人會傻乎乎的靠攏大陸,從而得罪更大市場的寶島,這么選擇無可厚非,畢竟商人是逐利的。
至于麗聲院線,本來只有4家電影院,是雷氏家族建立的,前些年一直租給嘉禾在用,相當于嘉禾院線的子院線。
不過今年麗聲院線從嘉禾院線中分離了出來。
在另一個時空,在1980年,雷覺坤有意進軍電影界,四處連結其他散戶電影院,組建出一家可以跟嘉禾院線、邵氏院線抗衡的大型院線,最終麗聲更名,成為金公主院線。
吳思遠心里明白,真要把馬國豪逼急了。
馬國豪還真就可以撇開他的思遠影業單干。
雖然這會延長制作周期,以及持續增加的高額投資成本。
這樣的結果是《醉拳》最后票房即便火爆,他也賺不到錢,因為需要拉班底,太費錢費時了。
電影制作成功后,便是找院線談合作。
找邵氏和嘉禾的結果也不好,吳思遠可以預見,一定是要求買斷母片。
但是即便這兩家瞧不上馬國豪,他大可以去麗聲試試。
麗聲應該不會推辭送上門的財神爺。
畢竟麗聲只是二線院線,片源遠遠不如邵氏和嘉禾有自己的片源。
送上門的片源,加上院線包底制的存在,麗聲會很樂意馬國豪掏錢包下院線,放映《醉拳》。
吳思遠可不覺得自己有能力封殺馬國豪。
他可不是邵大亨,嘉禾這樣的大佬。
所以,吳思遠想了又想,咬牙提議道:“這樣吧,我再追加10萬投資如何?”
“馬先生,我已經很給誠意了,你畢竟不是影視業的人,很多東西你若是單干的話,會很麻煩,與我合作,你可以事半功倍。”
馬國豪分毫不讓:“劇本是我的,電影是我立項的,投資大頭是我,我要求35%的票房分紅,有什么問題?”
吳思遠抓狂道:“你好歹給我們其他投資人留下一些湯喝吧。”
馬國豪替他算起賬目來:“《醉拳》上映后,若我所料不錯,500萬票房肯定會有的,吳先生,15%的票房分紅,你可以拿到75萬。”
“你一共才投資多少錢啊,75萬,你可以翻倍盈利,這還嫌少嗎,做人別太貪心了。”
“你容我考慮一下。”吳思遠陷入糾結中,心情煩躁的他點了根香煙,狠狠抽起來。
馬國豪不喜歡香煙味,走出辦公室透口氣,順便讓吳思遠好好想想。
陳龍跟出門,像個小弟一樣圍著馬國豪。
“馬先生,我不是太明白,他投資多點,你就可以少承擔些風險了,這樣不好嗎?”陳龍道出自己心中的疑惑。
也許是票房撲街撲怕了,陳龍對自己沒有太多信心,想著虧錢也不能虧老板的,虧吳思遠的,他不心疼。
馬國豪扭頭看向他,深邃的眼眸仿佛將他徹底看穿。
微笑的解釋道:“阿龍,你不懂,雖然你也在影視圈做演員,但是現在是光桿司令,沒有自己的班底,很多東西都不清楚。”
“這劇組內部運作的事情,咱們畢竟都是外人,很多東西都不懂的。”
“他嘴上說加30萬的投資,讓我少承擔些資金壓力,但是你想過沒有,這30萬,真的會有嗎?”
陳龍臉上一愣,詫異道:“他會不給錢?”
“不,明面上30萬投資還是會出的,但是拍攝的時候,服裝道具,租場景,請龍虎武師等等上面。”
“做賬時候,比如2元的奶茶,他虛報5元,這多報的3元,就是他投資的30萬。”
“這么做,你說他是投資了還是沒投資?”馬國豪滿含深意的看向他。
陳龍臉色陡然一沉,氣急的捏拳:“他敢食言,看我不打爆他的狗頭。”
馬國豪招手示意道:“別這么暴力,咱們都是正經商人,求的是和氣生財,江湖那套草莽手段,能不動用就不動用。”
“吳思遠為人還不錯,我相信他不會這么做,但是其他投資人就不知道了。”
兩世為人,讓馬國豪清楚的意識到人性的可怕。
在巨大利益面前,人心都是貪婪的,是很容易被腐蝕的。
陳龍想了想,徹底明白了:“所以,寧可自己投資,自己操盤,也不讓別人有機會胡來。”
馬國豪拍了拍他肩膀,欣慰的點點頭:“對了,這就是我為什么讓你自己開工作室,自己拍電影的原由。”
“拍電影等同經營一家大公司,要想經營好這場大戲,就必須要自己親力親為,不然你就是被蒙上眼睛的驢,天天拼命的跑,其實是在原地打轉,給別人使勁拉磨。”
“阿龍,你現在還沒名氣,還沒有自己的工作室班底,不過我相信用不了一年,你就可以像你師兄洪晶寶一樣,拉出自己的班底,自導自演電影了。”
“到那時候,只有別人求著投資你電影的份,不用再受別人的氣。”
馬國豪其實并不想目前就單干,要在短期內拉出一整套劇組班底出來,極為不現實。
雖然他要真想辦,也能辦到,一句話,砸重金唄。
但是這樣拉出的班底,不牢靠。
若是沒活干,軍心就容易渙散了,而且還要花真金白銀,高價白白養著。
換成任何一個老板都不樂意,這就是為何他愿意拿出《醉拳》借雞生蛋的原因。
用吳思遠的劇組班底,來為自己賺錢,還不用花錢養著,多棒。
而且拍攝過程中,說不定還能挖些人才過來,這等于是溫水煮青蛙,在慢慢掏空吳思遠的電影公司。
所以,合作對馬國豪是有利的,單干反倒不利。
這場合作對于吳思遠而言,其實就是個天坑。
但是吳思遠相中了《醉拳》的價值,明知道是坑,他還是會義無反顧往里跳。
沒辦法,在這年代,你不抓住機遇,搞不好你開的電影公司就要破產。
破產和賺錢之間,吳思遠知道怎么選擇。
陳龍聽的熱血沸騰的,激動的緊攥雙拳,重重的點頭:“馬先生你放心,我一定好好拍戲,不會讓你失望的。”
“走,回辦公室,某人現在應該已經想清楚了。”
二人返回辦公室。
吳思遠的香煙已經掐滅了,見到進門馬國豪,他深吸一口氣,做出決定。
“馬先生,我同意你的35%票房要求,但是我有額外要求。”
看著吳思遠精明的眸光,馬國豪詢問道:“什么額外要求。”
吳思遠要求道:“我要與你簽份對賭協議。”
“你之前預測《醉拳》票房會達到500萬。”
“咱們打個賭如何,若是票房最終達到500萬,您的票房分成,按照35%計算。”
“若是沒有500萬,則按照25%計算給您,不知馬先生意下如何。”
“當然,若您覺得這風險太大,我建議你還是同意我追加投資,這樣您也可以少承擔些投資風險。”
“您是一位優秀的商人,如何選擇,規避風險,我相信你會做出最合理,最明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