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用當即搖頭說:“不可,要燒也該是我軍親自去燒。”
吳用當過賊寇軍師,對這種占山頭的義軍首領可太熟悉了,他解釋說:
“魯大能此人,雖然是呂師襄弟子,但終究眼界太窄,不如其師父呂師襄。
呂師襄是在援助方臘時,死于亂軍之中,諸位想想呂師襄在臺州,離睦洲、杭州甚遠,卻為何要千里迢迢援助方臘?
無非是此人目光長遠,不同于普通義軍,知道唇亡而齒寒的道理。只可惜他們手下士兵太弱,難以抵擋宋軍。”
吳用說著抬頭看了眼陳途安,見對方沒說什么的意思,這才繼續說道:
“如今方臘受困睦洲、再無兵源,睦洲兩邊宣州、與我等越州皆有大軍,自顧不暇,無法援助方臘。
但臺州、處州、衢州以及其他各縣之地皆有義軍,他們卻按兵不動,等著方臘與宋軍兩敗俱傷。
可見此臺州魯大能,實則無能之輩。
此等人物,又豈會因我等一句話,而燒掉自己家中船廠?
他怕是巴不得宋軍南下攻下寧海,與我等死磕,自己好多過幾日安穩日子。”
吳用的話的確說得在理,但他還有一句心里話沒說出來:“陳家能在海上找退路,魯大能又如何不可?臺州外的島嶼可不少。”
帳中眾將皆點頭贊同,他們的確沒考慮到這一點——人家憑什么幫你?
若他們是魯大能,不但不會幫,反而會順水推舟,將宋軍主力引開。
實際上趙家如今做的事,也大差不差。
唯一的區別是宋軍就算和陳家打,也過不了浦陽江,陳家強迫宋軍退軍而已。
陳途安此刻才點頭笑道:“吳將軍說的在理,既如此吳將軍、燕將軍二位可愿南下寧海,燒毀船廠?”
吳用、燕青眼前一亮,他們立功的機會來了,當即拜道:“末將愿意!”
“好!你二人領兵兩千,我會讓裘日新借道給你們。
從新昌出了越州境內后,日夜兼程,直取寧海船廠。”
陳途安說完,還是敲打了一下這兩個前流寇道:
“此事關乎我等家眷性命安危,你二人中途不可耽擱,若是沒完成,當軍法處置!”
二人自然滿口答應,陳途安又繼續說道:
“宋軍前來,我等也不能就這么撤走,先派船只送走所有民夫,再搜剿剡縣所有大小船只。
只給大軍留下一個月糧草,我等守在曹娥江西岸,與鏡湖水軍聯合,隨時準備半渡而擊,逼迫宋軍大軍北上婺州。
讓他們繞一大圈,先跟婺州東陽縣義軍打一場!”
越州地形十分有趣,于會稽山兩岸分別是浦陽江和曹娥江,其中諸暨縣在浦陽江東岸、剡縣在曹娥江東岸。
兩條江發源地又皆在婺州,婺州東陽縣又剛好在義烏溪尾、曹娥江江頭。(后世東陽縣搬到了義烏溪中間段)
若是宋軍仲師道大軍想要攻打新昌,其一是跨過曹娥江,不到三十里,就進入新昌境內。
其二就是北上婺州,攻打下東陽縣,再繞個圈子南下打新昌,但這樣一來耗費的時間、經歷就不是一般的多。
最后卻只能拿下一座新昌縣城,如果是陳途安,進入婺州境內后,一定不會再繞個大圈子,去打一個越州邊縣。
而是直接打下婺州的義烏與浦陽,最終與童貫大軍合兵一處,以兵力優勢憑借最小的代價,一舉拿下方臘。
可他還得估算趙佶是有多恨他,這個不確定因素。
所以還是要考慮最壞的結果……種師道是否會不顧一切,繞個大圈也要拿下新昌、剡縣,然后從臺州進入明州,掏陳家屁股。
若是對方真強行拿下新昌,再南下打下奉化,陳家實際已經被包圍。
水長城外圍,完全被宋軍占領,陳家將完全陷入被動局面。
——·——
七日后,種師道大軍翻過會稽山,與剡縣內王淵部匯合。
王淵見到種師道心中既愧疚又感慨,他請罪道:
“罪將王淵,于越州吃了賊寇敗仗,損兵折將近半,還請經略相公責罰!”
種師道卻把他拉了起來,他來時已經看到曹娥江上不時渡過的船影,很明白當初王淵經歷了什么。
說實話他也被這種戰術惡心得不行,這個戰術并不是很高明,但你就是拿他沒辦法。
越州水脈還古怪異常到處都是河,形成的水長城,直接將這群山、陜來的旱鴨子西軍惡心得不行。
在越州城外,有浦陽江阻擋,到了剡縣眼見過江就是新昌縣,
他搖頭說道:“此非戰之罪也,實乃天時地利人和不足。
只要王將軍接下來能立下大功,我就能為王將軍上表官家,洗脫將軍之責。”
“多謝經略相公!末將必然戴罪立功!”王淵頓時感激涕零,同時感慨幸好遇到的是種經略相公。
如果是童太尉恐怕不但會治此次討賊失利之責,還會替對方親信背上幾個黑鍋。
那可就是黃泥巴掉褲襠……有理也說不清了。
王淵感動異常,立即給出道:“陳賊擅用兵法,又與尋常賊不同,只固守一地并不乘機裹挾亂民,壯大自身。
只是在末將看來,陳家這般做法乃是徐徐圖之,實際比方臘賊危害更大。
若任期發展,假以時日,必將成為我大宋心腹大患,還請經略相公定要除此賊,保我大宋江山!”
“放心。”種師道雖然有些擔心,童貫與方臘最后睦洲決戰的情況。
但他之所以分兵南下,就是官家點名要趁早剿滅陳家,將陳家老小皆送入京城等待皇帝治罪。
他登上城墻,看向湖面不時來回的船只,心中已然有了決斷。
種師道說道:“傳令下去,全軍休整三日,三日后立即北上婺州!”
三日后,剡縣除去留下三千守軍外,其余宋軍全部北上。
——·——
與此同時,遠在百里開外的寧海船廠想,卻迎來一批特殊商人。
這的確是一群商人,燕青他們打著買海船的噱頭,才進入寧海船廠。
這里的船監官(技術官)非常熱情,原因是這里還不如明州船廠,他們已經快做不下去了。
明州船廠好歹還有官府、私人的訂單,還能回回血,甚至是偶爾盈個利。
而寧海船廠,自從戰亂四起以來,一直沒有訂單、船廠還被臺州起義軍搶了一遍,很多匠人甚至已經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