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離開
- 民國1937年的紐約
- 喜歡冬眠的小南
- 2246字
- 2025-06-30 09:00:00
李長安再次踏入宋公館的大門時,二姐早已在會客廳等候。她手中握著一支小巧的手槍,在確認了李長安愛國華僑的身份后,臉上的神情比上次見面時熱切許多。
“李先生!“二姐快步迎上前,雙手緊緊握住李長安的手,眼中閃爍著真誠的感激,“海外同胞們的這份心意,實在令人感動。“
李長安感受到她手心的溫度,微微欠身:“夫人客氣了,您叫我小李就行。“對于這位愛國的二姐,李長安的充滿敬意的。
然后李長安直入主題,“還是上次那個倉庫,一百噸白糖已經備齊。我建議盡快安排轉運,上海的戰事恐怕就在眼前了。“
二姐眉頭微蹙,引著李長安在沙發上坐下:“小李,你為何這么肯定?難道國際調停真的毫無希望?“她親手為李長安斟了杯茶,目光中帶著探詢。
李長安接過茶杯,指尖在杯沿輕輕摩挲:“大不列顛和米國等列強不會真正關心華日戰事。日軍的所謂談判,不過是在爭取調兵時間。“他放下茶杯,聲音壓低,“夫人,早做準備才是上策。“
會客廳一時陷入沉默。二姐凝視著窗外的花園,手指無意識地輕叩桌面。良久,她深吸一口氣:“我明白了。“她轉向李長安,眼中帶著關切,“如今時局動蕩,你自己也要多加小心。“
李長安起身告辭,從懷中取出一張紙條:“這是周至深的聯系方式,有任何需要隨時聯絡他,他能聯系到我。“他的目光在二姐手中的槍上停留片刻,轉身離去。
走出宋公館,李長安長舒一口氣。上海的事務已基本安排妥當,現在只剩最后一件事要處理。他叫了輛黃包車,直奔陸曼云住處。
推開熟悉的房門,陸曼云正在收拾衣物。見李長安進來,她放下手中的旗袍,眼中帶著詢問。
“曼云,“李長安在她身旁坐下,“你家里還有什么親人嗎?“
陸曼云聽到這個話,心里有些悲傷,手指絞在一起:“父母早就不在了,現在就剩我一個人。“她的聲音輕得幾乎聽不見。
李長安上前握住她微涼的手:“我過幾日就要回米國,你愿意跟我一起走嗎?“
陸曼云猛地抬頭,眼中閃過驚訝與不舍。自從15歲來到上海灘,今天22歲,已經在上海灘多年了,她環顧這個生活多年的小屋,最終輕輕點頭:“我跟你走。“
“這房子是你的?“李長安打量著四周。
“嗯,父親留給我的。“陸曼云撫摸著茶幾上的花紋,語氣中帶著眷戀。
李長安沉吟道:“這次離開恐怕短時間內不會回來,不如把房子處理掉。“見陸曼云面露猶豫,他補充道,“到了米國,我會給你置辦新的住處。“
陸曼云咬了咬唇:“好,我盡快安排。”
李長安補充道:“還有,你給我幾張證件照片,我幫你辦理入美的手續。“
她轉身從抽屜里取出幾張照片,“這些夠不夠辦理手續?“
李長安接過照片,說道:“沒問題。”
離開陸曼云家,李長安徑直前往上海分堂。推門而入時,孫大山正與周至深等人圍坐在牌桌前,見李長安進來,孫大山立即招手:“長安!快來玩兩把!“
李長安擺擺手:“你們玩。“他走到電話旁,撥通了南京孔公館的號碼。
其實1934年就已經開通滬寧直達長途電話,只是價格比較貴,1937年價目表顯示,3分鐘通話需4元法幣,相當于普通警察半月工資。
“喂?“電話那頭傳來孔曉清脆的聲音。
“曉曉,我過幾天就回紐約了,你什么時候動身?“李長安在電話中說道。
孔曉的聲音帶著撒嬌的意味:“我想多陪媽媽幾天嘛。“
“應該的。“李長安的聲音溫柔下來,“那我先回去等你。“
掛斷電話,李長安揉了揉眉心。孫大山湊過來詢問行程,聽說要提前離開,立刻垮下臉:“再多待幾天不行嗎?“上海灘可比唐人街好玩多了,昨晚上周至深帶他去了上海有名的舞廳,玩了一個通宵,他還想多待幾天。
“最遲十一號。“李長安態度堅決,不容商量。他轉向孫大山,“你這就去買船票。“
雖然孫大山不想回去,但是老爹讓聽李長安的話,他也只能去乖乖去買船票了。
接下來的日子,李長安帶著陸曼云住進了和平飯店。陸曼云忙著處理房產,幻想著在米國的新生活。
陸曼云到百樂門收拾東西,姐妹們聽到她說要去米國了,也都送來祝福。平時和陸曼云玩的比較好名為白海棠的舞女對著陸曼云說道:“曼云姐,真羨慕你,找到了如意郎君,我的白馬王子還不知道在哪里呢!”
陸曼云收拾著自己的東西,笑著對白海棠說道:“海棠,我走了以后你也小心。”
白海棠抱著陸曼云,兩人居然哭了起來,也許都知道下次見面還不知道是什么時候呢!
十一號清晨,孫大山帶著幾個小弟準時出現在飯店門口。看到李長安身邊的陸曼云,孫大山眼睛一亮,用手肘捅了捅李長安:“長安,還是你有本事,這才來上海幾天就娶到媳婦了。“他壓低聲音,“那位孔小姐知道嗎?“
李長安瞪了他一眼,孫大山立即轉身拍了下小弟的后腦勺:“愣著干什么!還不幫忙搬行李!“
盡管李長安再三勸說,陸曼云還是收拾了整整三大箱行李。兩個大箱子裝滿了各式旗袍,另一個則塞滿了首飾盒。
“弟妹好!“孫大山嬉皮笑臉地湊上前。
李長安無奈地介紹:“這是孫大山,我兄弟。“又對孫大山說,“這是陸曼云,叫曼云就行。“
登上輪船的舷梯時,李長安駐足回望。外灘的鐘聲遠遠傳來,黃浦江上船只往來如梭。這座繁華都市即將迎來戰火,而他只能帶著身邊的人暫時離開。
隨著輪船的汽笛聲響起,輪船緩緩駛離黃浦江,直到上海灘消失在李長安的眼中,李長安才回自己的船艙,內心希望有他支援的那一點武器,會戰能打的更好一點。
但這只是李長安的愿望,兩國此時國力差異太大,想要取勝幾乎沒有可能。但其實整個二戰中,華國開始的這一場淞滬會戰表現相比于其他國家的第一戰其實是很不錯的。
君不見歐洲第一陸軍強國只堅持了42天,日不落帝國直接是敦刻爾克大撤退,蘇德第一戰蘇軍損失300多萬人,珍珠港就更別提了,日軍幾乎無損失。
而開戰之前揚言3個月結束戰爭的日軍光第一戰就打了3個月,所以華國的第一戰打的還是很精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