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往事
書名: 江廬殊途作者名: 霖芯梅本章字數: 1147字更新時間: 2025-07-22 00:00:00
另一邊廬西途為江殊泡一壺云霧山茶,這個云霧山茶可不簡單茶樹植根于海拔800米以上峭壁石縫,終年裹在乳白云濤里。
芽尖挺直如銀槍,附著的茸毛在光下泛珍珠光澤;嫩葉則蜷成雀舌狀,邊緣鋸齒被霧氣柔化,觸手潤涼似浸寒泉。
沸水傾注剎那,蜷曲的茶葉倏然舒展,如綠蝶翩躚沉浮。湯色漸由淡青轉金蜜色,透亮如融化的黃玉。細觀盞底,白毫如星屑游弋,遇光則散作流金碎影。
初嗅干茶似有凍梨的果酸氣;熱水激出第一道香時,栗香混著野百合的清甜撞入鼻腔;待三泡后,喉間竟升起松針與薄雪的冷香。
首啜微苦若含露水中的嫩蕨,轉瞬化為甘泉;再飲則舌底鳴泉,鮮爽似嚼初春冰筍;待茶湯入腹,一股清氣自丹田盤旋而上,齒頰間似有山風滌蕩。民間贊曰:“三道茶過喉,如坐五老峰巔聽松濤。”
這就是著名的廬山云霧山茶。
廬西途把茶喂了下去,只見江殊周身云霧繚繞體內有一股暖流劃過五臟六腑。
當廬西途把江殊平放在床上時,江殊腦中閃過一些片段。
“你是誰?這不是你該來的地方,快走”一道聲音傳來,他身姿挺拔如出鞘的利刃一般,讓人不不寒而栗,只是看不清楚他的面容。
江殊環顧四周全是禍,只聽“他”用平淡的語氣說道“我是儺,從戴上面具的那一刻起,即為神。”
舞動的面具,滄桑的面具,古老的面具,都由人心雕刻而成,布滿荒誕扭曲的圖騰。
赤腳踏地似夯石,腳掌跺擊塵土驚飛,膝部屈蹲如盤虬老樹扎根,每一次踏地都震得腰間銅鈴狂顫。
雙臂猛然高舉如青銅古戟破空,肘關節以生硬角度折轉,指訣或捏金剛印(驅禍)、或展鷹隼翅(招魂),袍袖甩動間風聲獵獵。
“他”轟然伏地叩首,汗珠從面具下頜滴落,在塵土中砸出小小的血褐色深坑。
江殊認出此舞姿非為娛人,乃是向天地逞兇:以金剛之力踏碎災厄,用扭曲之形逼退無常。
“鴻運盛,二十四神生,萬禍回避。”舞動的臂膀,手捧一顆虔誠的心,千金臺上把面藏,紅衣燒。
這是江殊從小到大見過的最宏大的場景,紅與黑的極致碰撞,形成鮮明的對比。
紅是燒到發白的烙鐵,是被剖開動脈噴薄而出的血漿,是煉獄火湖翻滾的浪頭;黑是吞噬萬物的宇宙深谷,是冷卻千年的玄武巖,是裹尸錦緞最后的暗光。
二者相撞剎那,紅炸裂成飛散的猩紅星辰,黑則坍縮為漩渦般的暗淵,邊界處火星迸射,似有硫磺與硝煙的氣息灼燙視網膜。
這是江殊對夢境最深刻的回憶,“他”好強,是江殊對“他”的評價,還有崇拜這就是“儺”嗎。
以一己之力與這么多禍對抗,他的法力似瀚海一般無窮無盡。
江殊感覺自己在他面前如同螻蟻一般渺小。
在其中江殊還看到了一個書院?!“白鹿洞書院”創建于南唐,宋代理學大師朱熹于淳熙六年(1179年)重建并親自主持,奠定“理學圣地”地位。
南宋時與岳麓、嵩陽、應天書院并稱“天下四大書院”。
江殊覺得這個書院出現在自己的夢境中一定不是巧合,決定清醒過來后就去“白鹿洞書院”瞧瞧。
還有那個聲音的主人應該也是一個不平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