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誅逆
- 三國:荊州有個李世民
- 下午五點到期
- 2048字
- 2025-07-27 08:00:00
數個人正欲跟著李世民沖了出去,取其后背,只聽一聲暴喝:“休傷吾主!”
趙云手中長劍已經殺到,將數人攔在帳中。
因李世民沖出而暫時失去核心目標的刀斧手們,驚魂稍定,更加兇猛地撲向留在帳中的趙云和李江!
他們知道,只有拿下這二人,才能將功折罪!
趙云被十余名精銳甲士圍攻,壓力陡增!
只見趙云劍隨身走,身隨步移!
舞動的長劍不再是單純的武器,而是一片潑水難進的銀亮光幕!
猛地一腳踢翻身前的帥案,巨大的案幾翻滾著砸向撲來的敵人,阻其攻勢!
同時矮身一個旋風掃堂腿,將兩名企圖攻他下盤的士兵掃倒,長劍順勢下扎,結果一人性命!
帳外,夜色初臨。
張允倉惶奔出十數步,慌不擇路,一頭撞向附近一座存放輜重的營帳!他喘息著,臉上驚魂未定,口中卻已發出歇斯底里的狂吼:“來人!快來人!營前哨騎!速傳令!劉琦反了!殺了趙云!拿下營中三人!快……”
然而,他的吼叫戛然而止!
一支羽箭!
不知何時,李世民在沖出大帳的瞬間,便已看準目標,閃電般從一名驚呆的親兵箭壺中抽出一支箭,同時抄起對方腰間的角弓!
張弓!搭箭!
動作一氣呵成,快到極致!
在張允剛剛掀開那輜重營帳簾幕,露出半個身子并發出第一聲狂呼的剎那——
“嘣!”弓弦震響!
一道烏黑流光撕裂薄暮,穿越數十步距離!
“噗嗤!”
鋒利的箭簇精準無比地從張允的后心貫入,自咽喉處帶著一團血沫和碎裂的骨肉猛然透出!
張允的聲音被徹底掐滅在喉嚨里!
他身體猛地向前一挺,眼睛難以置信地瞪得滾圓,低頭看著胸前透出的那截染血的箭簇,臉上的瘋狂與驚慌瞬間凝固,化為無盡的驚愕和死灰。
隨即,他如同被抽掉所有骨頭的破麻袋般,軟軟地向前撲倒。
營區短暫的騷動瞬間被這精準而致命的一箭射得死寂!
李世民收弓,面色冷硬如鐵,大步走到張允尸體旁。
手起刀落!只聽“咔嚓”一聲。
帳內,趙云已幾乎力盡!
他身上銀甲染血,胸口劇烈起伏,腳邊橫七豎八倒了不下三十具尸體或重傷哀嚎的士兵!
但仍然有數十人圍在外面,趙云手指寶劍,如同一個殺神一般立于帳營之中。
那剩下的幾個刀斧手轉了幾圈,終于來了膽氣,大喊一聲,“一起上,圍殺他!”
“停!”帳外忽然一個難以抗拒的威嚴聲音傳來。
李世民大步流星走到帳中,在所有人驚恐的目光中,將那血淋淋的人頭狠狠摜在地上!
咕嚕嚕滾了幾圈,停在文聘腳下,那凝固的驚駭表情清晰可見!
“張允圖謀不軌,行刺本公子!罪證確鑿,已被我就地正法!”
李世民的聲音不高,卻帶著冰封千里的寒意和不容置疑的威嚴,在大帳中回蕩!
“文將軍!”他目光銳利如刀,直刺文聘,“此獠借你軍營之地,設此鴻門殺局,若非子龍忠勇,我劉琦已成刀下冤魂!你身為軍統帥,如何說?!”
文聘看著腳下張允那顆死不瞑目、血污狼藉的頭顱,又看看如同從血海修羅場中殺出的李世民和趙云,只覺得一股寒氣從腳底板直沖天靈蓋!
身體猛地一顫,竟是站立不穩,“蹬蹬蹬”后退數步,直到后背撞上支撐大帳的木柱才停下。
那些殘余的刀斧手,看著主謀張允血淋淋的人頭,再看看如同戰神般屹立的李世民和趙云,最后一絲膽氣也徹底崩潰!
“當啷!”一片兵刃落地的聲音響起,所有刀斧手都惶恐地跪倒在地,磕頭如搗蒜:“公子饒命!將軍饒命!我等皆是被張允脅迫!”
帳外趕來的士兵,看到帳內情形和張允頭顱,更是嘩然一片,不知所措。
李世民環視一周,冷哼一聲,并未理會那些求饒的士兵,目光依舊鎖定文聘。
“文聘…治軍無方,竟讓此等逆賊近身,險致公子罹難!罪莫大焉!萬死難辭其咎!請…請公子責罰!”他的姿態前所未有的卑微。
“罷了!”李世民一擺手,帶著幾分疲憊,更多的是不容置喙:“賊子已誅!罪在首惡張允!余者愚昧,聽令行事,其罪可饒!”
“文聘,你需將張允所行之事,立刻寫下交與我!”
文聘腦袋一團馬亂,又看趙云手中血淋淋的寶劍,心中愁煩,想也不想就答應了下來:“是!”
待文聘將文書寫完,李世民定定地看著文聘,話鋒一轉:“文將軍,張允伏誅,然其黨羽尚在軍外,你欲如何回襄陽?如何向蔡瑁復命?”
文聘聞言,身體又是一僵,臉上血色盡褪。
這正是他此刻最恐懼的問題!
張允死在他的營地,死在他的面前!
而且還是被公子劉琦親手所殺!
蔡瑁豈能善罷甘休?
他文聘回去,就算渾身是嘴也說不清,必然成為蔡瑁泄憤和攻訐的對象!
輕則削職查辦,重則……性命堪憂!
一時間,這位沙場宿將眼中竟露出一絲茫然和絕望。
他看著眼前這位氣質翻天覆地、談笑間誅殺張允的“公子琦”。
一個大膽得近乎瘋狂的念頭如同野草般在他絕望的心中瘋長。
他猛地抬頭,看向李世民的目光充滿了復雜至極的光芒——那是恐懼、猶疑、最后似乎抓住救命稻草般的決絕,還有一絲連他自己都沒意識到的臣服!
“聘……聘……”他聲音顫抖,嘴唇翕動,似有千言萬語,卻不知如何開口。
要他背棄蔡瑁投效劉琦?
雖然他的內心此刻認為面前的公子琦一定能成大事,但能成和成還有十萬八千路要走!
這條路同樣荊棘密布,兇險萬分!
李世民卻仿佛看透了他心中所想。
此人并非心悅誠服,現在不是收服的
他沒有再逼問文聘的決定,反而說出了一句讓文聘如遭五雷轟頂、難以置信的話:
“不必如此為難。”李世民神色平靜,仿佛在說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我與你去襄陽。”
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