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白頁
- 我有一冊妖魔錄
- 雨之霖
- 2562字
- 2025-07-24 19:05:00
夜深了。
山莊客房的窗簾拉得嚴實,門縫透出外頭昏黃的走廊燈。
房間不大,一張床,一個落地衣架,一面鏡子,一個行李架,還有一張木制書桌。
黎言清剛洗完澡,頭發還在滴水。他穿著睡衣,從箱子里拿出那把黑色油紙傘,放在門后,然后把封靈符貼在傘口,輕輕按了一下。
傘中傳來一聲有氣無力的哼聲:“外面信號還不如陽臺呢……”
“忍著。”
他說完便不再理會,彎腰從箱底翻出那本黑皮書。
黎言清把書放在床上,順手擦干手,一邊擦一邊隨口念叨:“也沒法子……估計這次真是純風水活。”
他剛說完,便看見那本妖魔錄忽然輕輕一震,像是微風吹動,書頁無風自翻。
唰唰幾頁過后,停住了。
他低頭看去,是一頁白底黑字。
紙面似乎隱隱發著光。
下一刻,一幅古畫風格的圖像緩緩浮現出來,墨線勾勒,筆意古拙。
畫面中央,一具僵尸立于荒野之間,手指如枯枝,直指前方。
面色青黑,眼目微睜,嘴角有血。
它的腳下是一片黑泥,四周荒草枯萎,遠處隱有殘垣斷瓦。
畫左上角,兩個字:
「僵尸」
黎言清站在床邊,面色沒變,只是輕輕皺眉。
他盯著那僵尸兩個字片刻,又看了眼窗外的夜色,緩緩把書合上。
“看來,這些瞎準備的東西倒還是派上用場了。”
門后,黑油紙傘中傳出張大壓低的聲音:
“道長?”
黎言清沒有理會他,默默地把書放進枕頭底下。
然后拉上被子,躺下。
---
第二日一早,天色尚未全亮。
黎言清起得早,簡單洗漱后,帶上油紙傘,從房間后門出了山莊。
約定地點在山莊后山的一條小路盡頭,有一扇鐵門,是對外的后門,通往山林外圍。
此時門外已站著三人。
兩男一女,其中女的是任坤的助理劉齊,穿著一身職業套裝,披著件灰呢外套,手上拿著一疊資料。見他過來,露出職業性微笑。
“黎先生,早。”她看了眼表,“正好,幾位剛好到齊。”
另外兩人,一老一少,皆是男子。老者六十上下,頭發花白,穿一身洗得泛白的對襟褂子。少者年約二十,背后背著一柄長包裹的木劍。
劉齊一邊翻資料一邊念:“黎先生,這兩位是任總另外請來的協助人員,張嶺先生,張子異先生。二位說是天師府的下傳……”
“無妨,劉小姐,這話我自說即可。”
說話的是那年長者,張嶺,語氣緩慢低沉,自帶些許傲氣。
他看了黎言清一眼,拱手道:“貧道張嶺,出自龍虎山張家天師府,雖非正脈,但得幾分真傳。這是我孫兒張子異,自幼修習法術,粗通些雷法符箓。”
那少年隨即也拱了拱手,面色沉穩,語氣拘謹:“見過黎先生。”
黎言清也拱手還禮:“黎言清。”
張嶺點了點頭,目光略微一凝。
而黎言清站在原地,眼神不動聲色地落在兩人身上,仔細打量了一番。
毫無靈力波動,魂息也不見起伏。呼吸雖穩,但無真氣運行之感,倒像是多年習氣調息留下的樣子貨。
不像修行人,更像是江湖上常見的道門擺設。
他心中略有所判。
但面上卻什么都沒說,微微一笑,收回目光。
劉齊打圓場似地笑道:“幾位都是任總特請來的貴客,接下來幾天,還請多多配合。”
張嶺拱手:“自然。只愿能早日定下此地風水根源,免后憂。”
張子異也開口:“此地煞氣浮動,昨日夜里我們便感到一陣風聲逆起,鬼氣入骨,不可小覷。”
黎言清沒說話,只是扭頭看了眼山林方向。
風不大,氣息平平。
那所謂的鬼氣入骨,倒也說得輕巧。
他慢悠悠轉回視線,隨意地應了一句:“那可要小心。”
張子異微微一怔。
張嶺則捻著胡須,淡笑著點頭:“多謝提醒。”
劉齊見幾人寒暄完,便抬手看表,道:“那今天暫時先不行動,任總說,下午會安排初步現場踏勘,上午各位可先熟悉一下山莊格局。我這邊有地圖和分布圖,請幾位收好。”
她把圖紙遞出,四人依次接過。
張子異一邊翻看一邊低聲道:“這山莊的后山方位不正,正對坤位,不吉。”
張嶺又道:“是坤卦應地為陰,此地水流又是反弓形,極易聚陰養煞。若再加上地下有舊墓,那就麻煩大了。”
他們一邊議論,黎言清則只隨意掃了幾眼,沒開口插話。
黎言清早就看出來,這兩人嘴里說得多,法力不見多少。若是有點真本事,倒也無妨;若只是嘴上風水,那這地方遲早會讓他們說不出話來。
不過他沒打算點破,總不能壞人飯碗,權當提前給自己找些樂子看。
午間用過簡單午飯后,幾人依照劉齊安排,在山莊與農家樂區域內隨意走了走。
說是熟悉格局,實則多是張嶺和張子異在前頭來回踱步,不時駐足點評一二。
“此處為前堂,水口朝西,主漏財。”
“這角落凹陷,氣聚不升,不利人丁。”
“此間廚灶靠北,寒水沖火,尤為大忌。”
他們你一句我一句,眉頭緊皺、手指連動,仿佛真看出什么大事不成。
黎言清走在他們后頭,安靜聽著,不插話。偶爾張子異回頭看他一眼,他也只是微笑應對。
一整個上午,基本就是聽評書流程。
到了下午,三人換了衣物,帶好羅盤、地圖與羅庚尺等工具,在劉齊帶領下,從山莊后方沿林間小道進入后山區域。
一路上林木幽深、山勢偏斜,山腳有一條溪流蜿蜒而過,水聲潺潺,地勢卻顯得略有壓迫。
“此山西北低,東南高,水來龍未聚,氣局不穩。”張嶺走著走著,時而駐足測量,時而皺眉不語。
張子異則打開一只便攜式羅盤,不時微調角度,道:“午位煞氣不退,巽位有沖,倒像是有煞氣藏于地下未出。”
“嗯。”張嶺輕輕點頭,語氣沉穩,“可惜地脈受擾太多,未必能一眼看出源頭。”
黎言清跟在他們身后,聽了一會兒,忍不住低頭嘆了口氣。
他確實也學過些風水,只不過那師父王淵虹大多教他的是符、陣、禁與鎮,風水一途只點到為止。什么來龍去脈、龍砂穴位,聽過講過幾回,卻未細究。
他只能靠著直覺和些許氣感判斷地勢變化,真要坐下分析五鬼運財、陽宅陰脈、玄空飛星,那就是剛入門檻級別。
此刻聽這兩張一路評點,一邊默默打量山勢脈絡。
倒也不是毫無收獲。
只是每當張子異回頭望他一眼,似乎在等他說話時,黎言清就依舊面無異色地望向遠處,表現得風水高深莫測,穩如老狗。
張子異明顯有些疑惑。
他早就注意到黎言清手里拎著那把黑色油紙傘,始終不離身。
這傘看著古舊,傘面布紋細密,傘骨粗長,看似普通,卻始終帶著股難以言說的壓氣之感——不像法器,更像某種壓物或載物之器。
這讓張嶺也數次投來意味深長的目光。
終于,在一次休息間隙,張子異忍不住開口問道:“黎先生,這傘……是您用來看風水的工具?”
黎言清頭也不抬:“遮陽用的。”
張嶺看了他一眼。
“這黑油紙傘,古時是護魂所用。黎先生隨身攜帶,倒是講究。”
黎言清含笑答道:“日光太毒,陽氣太旺,我人比較陰。”
二張對視一眼,似懂非懂,不再多問。
午后的林間陽光從密密樹隙灑下,照在人身上不甚溫暖,反倒有些潮濕悶沉。
三人繼續往山中更深處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