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有言南遷者,斬!
- 大明天幕:曝光我將成為千古一帝
- 太白智多星
- 1669字
- 2025-07-21 23:41:16
這一次,朱元璋沒有再怒批朱棣有這樣一個愚蠢的后代,朱標平淡的眼神也有了些異樣。
精明的他們,已經能夠想到,現在,對大明的局勢來說,可以說是十分緊張。
一是大明的百姓們,尤其是那些將士,包括朝廷的這些高級文臣武將,都會對他們朱家不滿;
二是這天幕北邊的元廷殘余勢力也能看得見,那個統一草原的也先,他們肯定知道了,這,只會加速草原的重新統一,也先,也會比天幕上的時間,更早的登上歷史舞臺。
大明是在戰爭中建立起來的,一邊打擊異族,一邊恢復經濟和民生,現在的大明,還需要休養生息,實在不能再有動亂。
朱祈鑠感受了高祖父朱元璋對他期盼的目光,也讀懂了朱標和朱棣眼中對他的看重——還好有這個孩子。
朝堂上,那些平日里活躍的群臣,那些最跳脫的言官,都是把目光匯聚到了他的身上。
這些高官厚祿的大臣們,和大明是綁定在一塊的,他們不希望現在的大明出現什么問題。
所以他們都把大明的希望,放到了朱祈鑠的身上。
朱祈鑠被這么多的目光注視著,只感覺心中沉甸甸的,他不知道天幕里的自己為什么沒有改變既定的歷史。
但既然讓他來到了這個大明,他一定會盡自己所能,避免大明再有此遭遇。
這不是他們朱家的大明,這是大明人民的大明,為了大明的人民,他這個疑似未來的中祖,必須站起來,擋在天下人的前面,庇佑天下。
朱祈鑠的目光掃過朱元璋、略過朱標、朱棣,再從文臣武將的臉上一個一個看了過去,最后,他站起身來,宏亮的聲音在奉天殿里響起:
“高祖父,我定會安撫住軍營,請您放心。”
朱祈鑠走下皇帝寶座的臺階,一把抽出旁邊帶刀侍衛的劍,高高舉起,“有我朱祈鑠在,天下,不會亂!大明!不會亂!此等辱國之事,日后,也絕不會發生!”
“還請諸君放心!請天下放心!”
說罷,朱祈鑠頭也不回地往奉天殿外走去,在錦衣衛的帶領下,騎著馬,往軍營趕去。
至于天幕,不聽也罷,反正他基本知道會發生一些什么,現在當務之急的,還是安撫軍營。
朱祈鑠的氣勢,屬實是把整個奉天殿的人都給震住了。
朱元璋也沒有想到,他原本以為膽小的朱祈鑠,竟然有如此的氣魄……這么說,這小子……之前真的全都是在偽裝……
殿內,不知道何人突然脫口而出一句:
“少年天子!天子少年!大明之福!陛下之福啊!”
天幕并沒有因為奉天殿的這點小插曲而停止,很快,天幕的視角轉到了京城。
到了這個時候,奉天殿的人也都知道了大明在那個時候遷都了,對此,他們并不意外。
畢竟應天府,偏安一隅尚可,想控弦整個天下,實在是力不從心。
只是他們沒有想到,竟然是遷都到元朝的元大都了。
【八月十六日,大明二十萬大軍全軍覆沒的消息,傳到了京都】
【當時,京都人人恐慌,因為這個時候,京師只有一些羸弱的戰馬、疲憊的士卒,并且還不足十萬人】
【瓦剌的軍隊已經跨越了長城,直逼京師,大明的覆滅,就在眼前】
【這個時候,大臣徐珵提議京都南遷,認為北邊淪陷,被瓦剌占領已成定局,大明的天命已經失去,只有南遷至應天府,才能夠守住大明的半壁江山】
【但是我們的于謙于大人在這個時候站出來了,于謙直接說“社稷為重,君為輕”,聲稱一定要死守京都,不能讓瓦剌踏進京都】
【于謙的這一言論,也得到了其他主戰派同僚的支持】
【主戰派在大明的朝堂上掌握了話語權】
天幕里,一方頤闊額,顴骨高聳,鬢角與虬髯是雜灰白色,著一身朱紫官服,手拿象牙笏板的官員,也就是于謙,他當著滿朝文武的面,指著那些主和派,戳著他們的鼻子罵道:
“再敢有聲稱南遷者,斬!”
“京都乃是大明的天下根基,如果真的南遷了,那大明才是真的沒有天命了!”
于謙的唾沫星子,飛到了那群主和派的臉上。
【于謙,也成了京都的實際最高軍事長官,在他的嚴密籌措下,整個京都都是動員了起來】
【不過,這個時候,有一個矛盾的點出來了,那就是大明的最高統帥,也就是皇帝陛下,正在敵軍做俘虜呢】
【現在就是,大明的最高法理,竟然在敵軍的手上】
【并且,這個大明的最高法理,還干了一件背叛他的大明子民的事】
【而這件事,也是他叫門天子稱號的由來,那么,究竟是什么事呢?】
【哎呀,小陳來考考大家,一個皇帝,在敵對手里做俘虜,然后他的外號是叫門天子,那這個皇帝他干了些什么呢,好難猜呀!】
【下面,有請我們的彈幕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