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指揮中心的空氣沉重得如同凝固的鉛塊,壓抑著每一個人的心神。巨大的全息星圖懸浮在中央,太陽系模型上,代表逆模因實體侵蝕前沿的污濁陰影已悄然蔓延至內行星軌道,火星基地的“基石網絡”節點警報頻閃,認知完整性則跌破臨界線。而在陰影最濃重的核心,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LHC)的圖標正發出刺目的猩紅,標注著“量子色動力學(QCD)真空結構認知崩潰-理論組失能”。
“LHC理論組最后一份有效報告顯示,QCD真空‘自發對稱性破缺’機制的推導邏輯出現了系統性斷裂。該機制本是理解強相互作用力、夸克禁閉,乃至物質質量起源的基石。”坎蒂絲的聲音帶著金屬般的冷硬,“認知污染正以此為突破口,向熱力學第二定律、電磁相互作用等基礎領域加速擴散。若無法穩定該節點,基礎物理認知的崩塌將進入不可逆階段,人類將失去理解這個世界的鑰匙。”
埃利亞斯的銳利目光投向指揮中心邊緣的獨立區域。那里,七名守望者靜默佇立,深灰制服筆挺,胸前銀色的莫比烏斯環在幽光中泛著冷澤。他們沒有交談,沒有多余動作,眼神聚焦在接收到的任務簡報光幕上,如同接收指令的精密終端。李哲(錨點-1)站在首位。
“‘錨點’部署已就緒。”金上校沉聲報告。
“確認目標:LHC理論協調中心核心認知場域。任務目標:建立局部認知穩定錨點,抑制逆模因污染活性,為‘外科手術式’模因武器打擊創造操作窗口。”埃利亞斯的聲音穿透指揮中心的寂靜,如同雷鳴般響徹:“武器:‘求知者’模因彈頭,已裝載。”
“這是‘普羅米修斯之火’計劃的又一次迭代,其核心是人類文明對‘探索未知’本能的高度抽象與熵值強化。它剝離了浪漫主義情懷,只保留最純粹的、對宇宙規律進行系統性解構與重構的驅動力邏輯,并嵌入了針對逆模因信息結構的邏輯悖論鉤鎖。其設計當量被壓縮至極低,力求精準、短暫,最大限度規避‘裂隙’風險。”
“守望者小隊,執行協議。”指令下達。
李哲與其他六名守望者同步轉身,步伐精確一致,走向通往LHC地下深層理論區的專用氣密通道。厚重的合金門在他們身后無聲關閉,隔絕了指揮中心所有人的目光,也隔絕了外界的喧囂與紛擾。
LHC理論協調中心,這個曾經充滿激烈辯論和復雜方程演算的大廳,此刻卻籠罩在一種詭異的寂靜之中。數十位頂尖物理學家此刻呆坐在工作站前,屏幕上顯示著他們自己寫下的、如今卻無法理解的公式推導。有人徒勞地重復刷新著數據流,有人眼神空洞地望著墻壁,整個空氣中彌漫著挫敗與茫然的氣息。無形的逆模因污染如同粘稠的毒霧,侵蝕著他們理解物質世界最基本法則的能力。
守望者小隊進入大廳,如同七道凌厲的劍光,分散站立在預定的七個關鍵位置,形成一個無形的正六邊形陣列,李哲位于中心。他們同步啟動了植入式神經接口,將其獨特的“存在永恒性”認知錨點,通過非侵入式場域耦合器,強行注入大廳的集體認知場。
效果立竿見影,卻又冰冷異常。代表污染強度的場域熵值監測器讀數開始穩定,不再攀升,仿佛被一股無形的力量牢牢束縛住。部分科學家眼中空洞的茫然被一種奇異的“空白專注”取代——他們依舊無法理解那些公式,但思維中的混亂和恐慌感被強行抑制了,如同被注入了絕對理性的鎮靜劑。他們能重新“看”清公式的符號,但符號背后的意義,依舊被污染的黑霧籠罩。
整個大廳的氣氛,從絕望的混亂轉變為一種冰冷的、高效的無意義運轉狀態。物理學家們開始機械地記錄數據、運行程序,但失去了所有的靈感火花和質疑能力,變成了純粹的邏輯執行單元。
“錨點場域穩定建立!污染活性被壓制30%!窗口期開啟!”加西亞在指揮中心激動地報告。
“發射‘求知者’!”埃利亞斯毫不猶豫地下達了命令。
沒有驚天動地的爆炸,也沒有絢爛的光芒。一道無形的、高度定向的信息流脈沖,如同幽靈般悄然出現,通過部署在大廳穹頂的發射器,精準射向污染最核心的區域——一個由數名核心理論家工作站形成的認知漩渦節點。
“求知者”引爆。全息模型上,代表該節點的黑色信息漩渦瞬間被一股充滿尖銳棱角的、代表純粹邏輯解構力的靛藍色信息洪流沖擊、貫穿!漩渦結構劇烈扭曲、撕裂!被污染覆蓋的、代表“自發對稱性破缺”關鍵論證路徑的認知節點,如同被強風吹散烏云的星辰,短暫而清晰地重新亮起。
“節點重現!邏輯路徑恢復!有效!”坎蒂絲的聲音帶著難以置信的振奮。
大廳中,幾位核心物理學家猛地一震,眼中爆發出短暫而熾烈的清明。“我……我看到了!”一位白發教授失聲喊道,手指顫抖著指向屏幕上的一行方程,“是希格斯機制!耦合常數!能量標度!它……它就在那里!”淚水涌出他的眼眶,那是失而復得的狂喜。
然而,這清明只持續了不到兩秒,就像流星劃過夜空,短暫而絢爛。“求知者”的藍色洪流被更洶涌的黑色漩渦瘋狂反撲、吞噬。物理學家眼中的光芒迅速黯淡,再次被更深的茫然取代。認知節點重新被黑暗覆蓋。
“武器被中和!目標結構……再次進化!復雜度提升!”加西亞的報告帶著沮喪。
就在這戰術勝利與戰略僵持的微妙瞬間,災難如同噩夢般驟然降臨。
指揮中心內,物理監控席位的警報聲以從未有過的凄厲音調劃破原本沉寂的空氣。
“警告!太陽系監測網:木星軌道附近(坐標:L5拉格朗日點區域)出現大規模時空曲率異常!強度遠超‘坩堝’事件閾值!”
“警告!異常區域引力透鏡效應畸變!背景星系影像嚴重扭曲!”
“警告!異常區域內部檢測到強相互作用力參數波動,基本力場定性崩潰!”
全息星圖瞬間切換,展現出一幅令人震撼的畫面。木星巨大的條紋氣態球體旁,L5點區域,一個肉眼可見的、直徑超過十萬公里的恐怖“裂隙”正在瘋狂擴張!它不是黑洞,而更像一個被無形巨手粗暴撕裂的空間傷口,裸露出宇宙最深處的恐懼與混亂。
其內部,光線被扭曲成詭異的螺旋狀光帶,物質和輻射呈現出無法理解的、違背物理法則的形態——固態氣體、液態金屬流在真空中憑空凝結又蒸發,高能粒子束像粘稠的糖漿般緩慢流動,一切都顯得那么超現實、那么不可思議。
而更可怕的是,一道源于“裂隙”核心的、由純粹扭曲時空構成的隱形“激波”正以亞光速向四周輻射擴散!
“裂隙激波接觸木星大氣邊緣!”監測員的聲音因恐懼而變調。
木星標志性的大紅斑附近,原本洶涌澎湃的氨冰云氣旋,在接觸激波的瞬間,發生了超現實的畸變。一大片云層如同被投入石子的水面,蕩起詭異的同心圓漣漪,隨即“凝固”,緊接著又毫無征兆地“沸騰”,化作無數條違背流體力學、呈直角拐彎噴射的高壓氣體流。木星強大而穩定的磁場,在激波掠過區域,也發生了局部的、劇烈的紊亂和偏轉,仿佛整個行星都在顫抖、在哀嚎。
“激波方向……朝向小行星帶!預計72小時后影響谷神星基地軌道!”軌道動力學專家的聲音帶著絕望。
指揮中心一片死寂,所有人都被星圖上那瘋狂擴張的宇宙傷疤所震懾。這不再是月球背面那微小的漣漪,這是足以撕裂行星、擾亂恒星系統的天文級災難!而它爆發的源頭時間戳,精確對應著LHC大廳內“求知者”模因武器的引爆瞬間。
“‘求知者’……是誘因?”金上校的聲音干澀而沙啞。
“關聯性超過99.999%!”加西亞調出時間軸和能量耦合模型的數據,“武器作用峰值與‘裂隙’爆發起始點完全同步!能量釋放模式高度匹配信息沖突模型預測!這是……逆向感染戰爭的直接產物!”
埃利亞斯的臉色慘白如紙。他看著星圖上那吞噬一切的“裂隙”,又看向戰術屏幕——LHC大廳內,污染源在吞噬“求知者”后,其模型結構變得更加復雜、更加晦暗,甚至隱隱透出一種貪婪的活性。而七名守望者依舊如同冰冷的磐石,維持著穩定的錨點場域,對剛剛在木星軌道爆發的、足以毀滅文明的災難毫無反應。他們的認知中,沒有“毀滅”的概念,只有“任務參數變更”的邏輯。
艾琳娜癱坐在椅子上,看著星圖上那地獄般的景象,又看看監控畫面中李哲那絕對平靜、只專注于維持錨點的側臉,發出了一聲近乎崩潰的嗚咽。這嗚咽在死寂的指揮中心里格外刺耳,仿佛是對人類命運的哀悼。
全球緊急廣播系統被強行切入,最高危機警報響徹每一個角落。木星“裂隙”的實時影像和軌道沖擊預測模型被公之于眾,剛剛還在為“守望者非人化”而憤怒、恐懼、撕裂的人類社會瞬間被一股更原始、更宏大的恐懼所凍結。街頭抗議的人群停止了吶喊,呆呆地看著全息廣告牌上那扭曲的宇宙傷疤;法庭上關于“守望者”法律地位的荒謬辯論戛然而止;醫院里關于“知情同意”的倫理爭執變得蒼白可笑。一切都顯得那么渺小、那么無力。
一種冰冷的、宇宙尺度的絕望,如同木星“裂隙”輻射出的無形寒流,瞬間席卷了整個人類文明。他們剛剛見證了一種力量——一種源于他們自身思想的力量——不僅能抹除他們的認知,更能撕裂他們所在的現實宇宙結構。
金上校轉向埃利亞斯,說出了作為軍人的最后決斷:“‘裂隙’激波預計68小時后到達谷神星軌道。該基地有12萬平民和關鍵氦-3儲備。撤離窗口……不足48小時。需要立刻啟動大規模疏散!但運力……”他調出運力缺口數據,但數字觸目驚心。
埃利亞斯的目光緩緩掃過星圖上的“裂隙”,掃過LHC大廳內冰冷的守望者,最終落在金上校臉上。沉重的疲憊幾乎將他壓垮,但眼神深處,一絲屬于科學家的、近乎冷酷的決絕重新燃起。他沙啞地說道:“疏散……盡力而為。同時,啟動最高優先級預案:‘裂隙’生成機制與逆模因實體結構關聯性研究。目標:找到控制、關閉或中和‘裂隙’的方法。”他停頓了一下,目光銳利地投向李哲的監控畫面,“以及……評估‘守望者錨點’在極端物理法則失效環境下的穩定性與任務執行潛力。”
命令再次下達。刺耳的疏散警報在全球各大太空港響起,恐慌的人群開始涌向運力有限的飛船,爭搶著那渺茫的生存機會。而在CCT最深層的研究室里,科學家們開始爭分奪秒地分析那來自木星軌道的地獄數據流,試圖從撕裂現實的傷口中逆向解析敵人的本質。
李哲和其他守望者收到了新的指令參數更新:維持LHC錨點直至污染指標回升至閾值。他們對窗外世界爆發的宇宙級災難、對疏散的混亂、對文明的絕望一無所知,也毫不在意。他們的邏輯核心只解析出一條信息:任務優先級變更,需延長“存在維持”時間以完成當前任務階段。
星圖上,代表木星“裂隙”的猩紅光斑如同滴血的巨眼,冷漠地注視著這個在認知與物理雙重深淵邊緣掙扎的渺小文明。錨點暫時穩定了思維的戰場,卻點燃了撕裂現實的滅世風暴。生存的代價,正以天文尺度清晰地刻印在太陽系的幕布之上。風暴已至,而人類手中唯一的依仗,是幾座在狂風中沉默矗立的、由人性冰封而成的堡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