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農具革新!
- 我的飯館通東漢末年!
- 書蟲一只
- 2160字
- 2025-07-24 15:30:29
清晨的鐵匠鋪里,馬元義捧著改良犁具的圖紙,指尖在“橫軸軸承”的標注上反復摩挲,直到鐵匠老張將燒紅的鐵坯捶打得叮當作響。
“想要造這彎犁桿得用百煉鋼,”鐵匠老張叼著草根,鐵錘落下的力道震得鐵砧發顫,“尋常熟鐵撐不住這角度,會斷。”
他指著圖紙上劉昴星標注的 15度犁鏵角,“這般刁鉆的角度,是要往泥里鉆得更深?”
馬元義連忙點頭,從懷里掏出個布包,里面是工匠連夜做的木質模型:“掌柜的說,稻根要扎得深才抗倒伏,這角度正好能翻起六寸土。您看這橫軸,轉起來能省一半力氣。”
鐵鋪外突然傳來喧嘩。
十幾個佃戶扛著舊犁來圍觀,看到模型上可旋轉的犁梢時,有人忍不住撇嘴:“花里胡哨的,能有咱用了半輩子的犁順手?”
三日后,試驗田的田埂上排開兩列犁具。
左邊是東漢沿用百年的直轅犁,木質犁桿磨得發亮。
右邊是新打造的改良曲轅犁,百煉鋼的犁鏵在晨光里泛著冷光。
張老三攥著新犁的扶手,手心的汗把木柄浸得發深。
他吆喝著牛往前沖,犁鏵入土的剎那,竟比預想中輕快許多。
“嘿,這玩意兒真不費勁!”他拽著犁梢轉向,新增的旋轉軸讓轉彎變得順滑,不再像舊犁那樣要費力抬桿。
一炷香后,兩列犁溝赫然分明。
新犁翻出的土壟又深又勻,比舊犁多覆蓋了半畝地。
老李頭蹲在田埂上數腳印,突然拍大腿:“往常這功夫只能翻兩壟,現在竟翻了三壟還多!”
劉昴星正用監測儀測量犁深,屏幕上“18厘米”的數字讓他松了口氣。
系統光幕突然彈出:【“機械原理入門”技能激活,改良方案優化度+ 20%】。
劉昴星的腦中突然多了許多有關機械的知識。
他抬頭時,正看見馬元義追著老農們演示旋轉犁梢:“您看!轉彎不用抬,像搖轆轤似的省力!”
熱鬧的人群里,兩個漢子交換了個眼神。
其中一人悄悄退到樹后,指尖在袖中捏碎了塊陶片。
夜幕降臨時,灌溉渠傳來“咔嚓”的脆響。
曹操的家丁趙虎舉著火把沖過去,正撞見兩個黑影將木閘板踹進水里。
“抓賊!”他喊著追上去,火把的光映出其中一人腰間的銅牌,上面“袁”字的烙印在黑暗里格外刺眼。
牢房里,黑衣人咬著牙不肯松口,直到曹操將搜出的腰牌摔在地上。
那銅質腰牌邊緣刻著纏枝紋,正是袁術府中侍衛的制式。
“說!誰派你們來的?”曹操按著劍柄,青衿的系帶因憤怒而繃緊。
其中一人突然啐了口血沫:“我家公子說了,這妖犁觸怒土地神,遲早要讓你們顆粒無收!”
消息傳到洛陽市集時,劉昴星正讓馬元義演示新犁。
少年吆喝著牛在空地上轉圈,犁鏵掀起的塵土里,幾個老者抱著胳膊冷笑:“哼,斷了土地神的香火,早晚遭報應!”
“報應?”劉昴星突然接過韁繩,親自扶犁耕地。
改良犁在他手中如臂使指,轉眼就在地上畫出整齊的曲線,“去年旱災,用舊犁的田減產三成,若真有土地神,怎會看著百姓挨餓?”他指著圍觀者中的老農,“大爺,您來試試?”
大爺猶豫著接過犁,深吸一口氣往前沖。
當犁鏵輕松入土時,他突然紅了臉:“真...真不費勁!比我家那犁好使!”
人群頓時炸開了鍋。
有人跑去鐵匠鋪預訂新犁,有人圍著馬元義打聽價格,之前的冷言冷語漸漸變成驚嘆。
這時,粟特胡商的駱駝隊突然出現在街口。
為首的胡商翻身下馬,金鐲在陽光下晃得人睜不開眼。
他捧著個檀木盒走上前,打開的瞬間,紫黑色的葡萄藤與泛黃的圖紙露了出來:“劉郎君,此乃安息國的水車與葡萄藤。用釀酒術和灌溉圖,換你的稻種手冊,如何?”
劉昴星展開圖紙,上面的水車結構圖讓他眼睛一亮。
那是個簡易的龍骨水車,雖不如現代抽水機高效,卻比東漢的桔槔省力十倍。
“葡萄我要最好的品種,”他指著圖紙上的齒輪傳動,“這水車得改改,加個橫軸能轉得更快。”
【系統提示:觸發主線任務“糧安天下”:三個月內完成洛陽周邊五縣的稻種推廣,配套改良農具與灌溉系統,獎勵“水利工程基礎”技能+東漢官方“農桑顧問”身份】
胡商的眼睛亮了:“劉郎君懂機械?我商隊有能工巧匠,可按圖打造!”
交易達成時,馬元義正在整理葡萄藤,突然從藤葉間摸出個布包。
里面的種子圓如珍珠,比粟米飽滿三倍,表皮泛著奇特的琥珀色。
他剛要問胡商,系統光幕突然閃過:【未知作物,疑似高產谷物前身】。
“掌柜的你看!”少年舉著種子跑來,卻撞進劉昴星凝重的眼神里。
“元義,收拾東西。”劉昴星將種子收好,“朝廷派來的御史,怕是要來了。”
消息是韓歷派人送來的,字條上的字跡潦草:“并州刺史彈劾‘妖稻惑眾’,御史已過虎牢關。”
曹操的家丁策馬趕來時,田埂上的新犁還在泛光。
少年將軍情遞給劉昴星,指尖因緊張而發顫:“我爹說,袁家在御史跟前遞了狀子,說你用魔法治稻,要請方士來查驗。”
劉昴星望著試驗田里翻滾的稻浪,突然笑了:“那就讓他們查。”
他轉身對馬元義道,“把這幾日的監測數據整理好,肥力、株高、根系深度...一樣都不能少。”
夜色降臨時,鐵匠鋪的燈還亮著。
老張正在趕制第二批改良犁,火星濺在“糧安天下”的牌匾上。
這是劉昴星今早讓木匠做的,此刻在月光里透著股執拗的光。
馬元義將未知種子埋進陶盆,突然想起胡商臨走時的話:“這種子來自極西之地,據說能在戈壁上結果。”
他往盆里澆了點水,看著濕潤的泥土,突然覺得這小小的陶盆里,藏著比稻種更驚人的秘密。
遠處傳來驛馬的鈴鐺聲,自西向東,越來越近。
劉昴星站在田埂上,望著洛陽城的方向,手里的監測儀還在顯示土壤數據。
他知道,這場關于稻種的博弈,終于要擺上臺面了。
而他手里的牌,除了沉甸甸的稻穗和鋒利的新犁,還有那扇連接古今的木門。
門后,有更廣闊的天地和更先進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