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航母甲板測試!
- 讓你開五金店,軍方都來進貨了!
- 如果魷魚絲種天賦
- 2640字
- 2025-07-08 23:57:10
巨鯊重工,
作為聯(lián)邦本土阻攔索企業(yè),承接著全世界大大小小的阻攔索業(yè)務。
其中訂單數(shù)量最多的自然是聯(lián)邦海軍。
擁有十一艘航母,在阻攔索需求上非常大。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巨鯊重工很難和本土軍方的訂單中賣出高價。
而華夏雖然只有三艘航母,但也是演練最頻繁,阻攔索需求更不輸聯(lián)邦。
更值得一提的是,因為是對外出口,因此賣給華夏的阻攔索價格更貴,利潤自然更多。
因此,在麥柯回國后,站在豪華辦公室的落地窗前,望著外面陰沉的工業(yè)城市景象,心中的情緒并不算太好。
尤其是公司高官正在質(zhì)問他為什么這次失手了。
“這幫人太狡猾,他們一定是在虛張聲勢,妄想用這種方式壓價!這種把戲我可見多了!”
盡管麥柯咬著后槽牙說出這一番話,可心里還是有些擔憂。
他生怕玩脫了的這個人是自己。
“你確定嗎麥柯?”巨鯊高管漢斯冷冷地望著他,“這筆訂單如果沒有談成,或許后續(xù)就得停止生產(chǎn)了。”
麥柯?lián)u了搖頭,無比自滿道:“他們這樣做太草率了,或許一定是被某些不切實際的實驗成功給欺騙了。”
“說是突破了阻攔索技術,但目前外界一點風聲都沒有,沒有經(jīng)過實戰(zhàn)檢驗,也更別談可靠性。”
“我們巨鯊的產(chǎn)品卻不同,聯(lián)邦海軍可是用了十多年的實戰(zhàn)經(jīng)驗測試過的。”
“現(xiàn)在他們放棄,將來再想從我們這購買,條件只會更加苛刻!”
這話倒是說到了漢斯的心坎里。
“你說的對麥柯,華夏人根本就不可能造出性能達標的阻攔索。”
“去通知一下生產(chǎn)線那邊的負責人,讓他們按照原計劃繼續(xù)生產(chǎn),把華夏的那份量也給我生產(chǎn)出來,我倒是很期待,等他們的航母因為沒有阻攔索而成為海上大玩具時,會該怎么樣回來求我們。”
“那個時候,價格可就不是一千美刀了。”麥柯補充道。
兩人相視一笑,因為內(nèi)心的傲慢,已經(jīng)忘乎所以了。
巨鯊重工其他高層也在巨大的利潤預期,和漢斯的堅持下同意了繼續(xù)生產(chǎn)的計劃。
此時國內(nèi),
一輛軍綠色的吉普車行駛在荒涼的海岸線邊,車輪碾壓粗糲的砂石,發(fā)出刺耳的聲響。
這里遠離人煙,遠遠看去,卻能看到一處戒備森嚴的大門。
當吉普車停在大門后,兩名身著海軍陸戰(zhàn)作訓服的基地警衛(wèi),便迅速貼近車窗。
“長官,請出示證件!”
兩人齊刷刷敬禮,聲音清晰又毫無感情。
當馬云飛遞過自己的工作證件,和一張臨時通行證后。
警衛(wèi)接過開始仔細核對。
而另一名警衛(wèi),則在用手持檢測設備,繞著車一圈快速掃描著車廂和底盤,檢查是否有異常信號和違禁品。
等待過程并不久,可對車里的馬云飛來說像是過了一個世紀。
他只聽到了儀器運作的蜂鳴聲,和那咸濕的海風穿過鐵絲網(wǎng)的嗚咽。
“長官,您可以走了。”
兩名警衛(wèi)再次敬禮,為馬云飛放心。
他很清楚,這還只是個開始。
作為核心實驗基地,能在這里測試的項目都事關國運,安保級別非常高。
層層過濾,滴水不漏。
在經(jīng)歷了三道間隔甚遠的檢查哨崗后,面前,只剩下最后一道覆蓋著偽裝網(wǎng)的合金大門。
當大門緩緩滑開,眼前的景象,讓馬云飛瞬間屏氣凝神。
這里的面積非常大,也特別空曠。
與其說這是試驗場地,更不如說的再準確一點。
一個專門為航母阻攔索系統(tǒng)建造的陸地綜合試驗場地。
當然,任何和涉及到航母的測試都可以在這里進行。
因為場地的正中心,1比1復刻出一個巨大的真實航母甲板。
一個陸地鋼鐵平臺!
甲板末端那幾組巨大的、結構異常復雜的機械裝置,航母阻攔索系統(tǒng)的核心制動單元。
粗壯的液壓缸和盤繞的鋼纜閃爍著金屬特有的寒光。
在甲板盡頭,更遠處,可以看到模擬艦尾的斜坡,甚至還有巨大的噴水偏流板裝置。
可以說,這里是模擬戰(zhàn)場的最前沿。
馬云飛目光所及,皆是震撼。
望著航母甲板那巨大的彈射器軌道,不同的是,軌道的盡頭不是大海。
而是由厚重鋼筋混凝土制成的減速墻。
空氣里彌漫的機油味,和這巨大鋼鐵融合,所展現(xiàn)的氣息,讓每一個身在這里的人都感到了緊繃的肅殺之氣。
當然,
前來參與見證這次實驗的并非只有馬云飛。
前面已經(jīng)聚集滿了一眾軍方大佬和專家學者。
當孟振國看到馬云飛后,也是朝著他這邊走了過來。
“老馬,今天你可是得好好大開眼界了啊,你們艦載航空兵裝備處以后終于不用再到處低聲下氣的求人了,是不是覺得徹底揚眉吐氣了?”
孟振國和馬云飛是舊相識。
因為孟振國本身就是負責研發(fā)阻攔索的,而馬云飛是負責給各軍區(qū)采購裝備阻攔索的,所以兩人算是比較熟悉對方的。
看孟振國心情這么好,馬云飛也是笑得格外暢快,“那是當然,現(xiàn)在不光你們研究所的問題解決了,連我們裝備處也都是一身輕松。”
“就是不知道阻攔索技術怎么這么快就攻克了。”
這才是馬云飛最好奇的一點。
畢竟之前孟振國曾告訴他,國家想要研發(fā)出屬于自己的阻攔索,最少都還需要半年的時間。
而這半年的時間,還不保證研發(fā)出來的阻攔索能順利應用在航母上。
可沒想到,這才過去了多久,問題就好像迎刃而解了似的。
居然開始了模擬甲板測試。
要知道任何技術來到這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意味著基本可以確定應用裝備在航母上。
之所以走這個流程,無外乎就是更嚴謹一點,確保不在實戰(zhàn)當中出現(xiàn)一絲一厘的問題。
“這件事說來話長,因為涉及到某些保密條例……”
馬云飛打斷道:“這我懂,你把我當什么人了老孟,不該問的不問,咱們不都是這樣過來的嗎。”
兩人相視一笑,孟振國說道:“甲板模擬測試馬上就要開始了,這次來的人不少,咱們過去吧。”
孟振國帶著馬云飛來到了一處特意劃出來的觀察區(qū)。
因為兩人是站在上面的,所以放眼向下看去,人群幾乎是由一群深藍、墨綠、藏青、以及白襯衫和便裝組成的群體陣容。
每一個身影,代表的都是一份權力的象征。
馬云飛作為系統(tǒng)內(nèi)人員,也是頭一次看到這種軍方大佬云集的場面。
孟振國指向最核心的位置,馬云飛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去,那塊區(qū)域簇擁著幾位海軍軍官。
而其中,一位面容剛毅,頭發(fā)發(fā)白的老人,是主管海軍裝備發(fā)展的二把手。
馬云飛的頂頭上司。
這會兒聽著身邊一位軍官的匯報,微微頷首的同時,眼神也極為銳利的掃視著前方的鋼鐵甲板。
還有一些手里拿著記錄板,和佩戴著耳麥神情專注的那些人,也都是各自領域的具體負責人。
這些人平日里在自己的單位那都是說一不二的人物。
不過此刻顯得尤為本分和安靜。
和軍方威嚴形成對比的就是另外一群氣質(zhì)迥異可也非常引人注目的專家學者。
這些人都穿著便衣,不過氣度和神情,完全不屬于這些軍人。
“那不是陳院士嗎?沒想到他也來了。”
馬云飛眼神很好,在幾個白發(fā)蒼蒼的老者里,看到了材料學和機械工程院的陳院士。
這位可是國寶級人物。
沒想到他也如此看重這次的阻攔索模擬測試。
尤其這會兒老院士正在用布滿皺紋的手指摸索著嚴禁腿,嘴唇也在微微顫動,像是在計算著什么參數(shù)。
馬云飛大受震撼的同時也不難理解。
這些阻攔索代表著的是國家工業(yè)基礎最尖的智慧結晶。
從研發(fā)到誕生,都凝結著他們的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