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事故
- 火紅50年代,我垂釣萬物
- 貓的黑眼圈
- 2191字
- 2025-08-02 18:00:00
智化寺。
紅墻黑頂,道不盡的歷史滄桑。
今天是李二河正式指揮,搭建杉木架的日子。
人員和杉木,全部都從上次的太和殿調來。
他只需要縱覽全局,監督檢查即可。
李二河隨身帶著把傘,穿過智化門。
看到智化殿外工人們有序勞動的身影。
工人們對參加四九城古建筑修繕工作,有充足的積極性。
李二河看到唐楚鐘今天穿的長袍鼓鼓囊囊。
唐楚鐘瞭望著智化殿頂上,那一排排的黑琉璃筒瓦片。
“唐大師,看什么呢?”
唐楚鐘身影一頓,轉頭微笑一下,隨后恢復往日的平靜。
他對自己笑了一下?
李二河有點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難道前幾天自己給古建處的信,將智化寺列入文保名單的行為,他十分認可自己?
除這點外,也想不出什么原因。
李二河走到身旁問:
“唐大師,你知道那封我寫的信了吧?”
唐楚鐘點點頭,隨后平靜地說:
“河流體操是你發明的吧,我媳婦有幾個動作不會,想當面問你。”
額!
李二河原以為自己對古建筑的熱愛之心,引起唐大師對自己笑。
原來是他媳婦有事相求。
李二河也沒想到,一套廣播體操,竟引發這么多的連鎖事件。
“今天杉木架搭建工作,不能出現半點疏漏。”
唐楚鐘一如既往的冷漠道。
李二河點點頭,走向自己的工作區域。
負責搭建的工人都是熟練工。
在人群中,李二河發現個熟悉的身影。
“大哥,上次你在鐘樓修繕工程中不是包工頭嗎,現在怎么成工人了?”
那人臉上閃過一絲尷尬:
“不要叫我‘包工頭’,這個詞反映階級性,很不好。”
他嘆口氣繼續說:
“上次跟你一樣都是營造商,但因為發現危險行為,沒有上報,被下調為普通工人。”
李二河突然想到,在鐘樓修繕工程中,自己也遭遇過同樣的情形。
當時自己據理力爭,將可疑的情況上報。
李二河突然明白,這一切都是安排好的考驗。
他望向一臉冷漠的洪楚鐘,甚至感到有些可怕。
為古建筑修繕工作不出意外,竟然設下考驗,沒通過的人懲罰如此大。
他不由得重新認識唐楚鐘。
大半天時間過去。
智化殿十來米高,木架搭建很快完成。
李二河踩著木架,鋪上木板,一點點檢查著高層的連接情況。
一切沒有問題后,向下方的唐楚鐘示意。
兩名中年人笨拙的爬上木架,小心謹慎的一步步走著。
他們一個是琉璃瓦修復專家,一個是古木材修復專家。
古建筑修復,他們信手拈來。
但爬架子,在架子上施工,卻很生疏。
沒有幾個人天生不怕高的。
“你們小心腳底下。”
唐楚鐘在下方喊著,聲音中帶著焦急。
兩人亦步亦趨地經過李二河的面前,走到殿頂的窟窿處。
破損情況很嚴重,李二河能窟窿中看到殿內的天王像。
這要是下雨,對里面的佛像、壁畫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
“轟隆隆~~”
遠處的烏云內,電閃雷鳴。
果然要下雨。
李二河來時帶著把傘的決定很是英明。
兩位專家走動的速度越來越快。
“不行就先下來!”
唐楚鐘大聲吼著。
兩位專家專心的走來走去,細致調研情況。
這個年代的知識分子,總是有股鉆牛角尖的勁頭。
否則也不會有大量的科學家,愿意在羅布泊隱姓埋名,制造第一顆原子彈。
“雨來了,咱們走。”
兩位專家小心翼翼的從殿頂移到木架上。
李二河余光掃到,底下的唐楚鐘神情放松下來。
他這才發現,唐大師冷漠的表象下,卻藏著對人命安全的無比重視。
“噠噠~”
雷陣雨風馳電掣,疾速飄落眼前。
一位專家已經安全通過。
另一位戴著眼鏡片的專家慢慢沿著木板走來。
雨水打濕他的眼鏡片下,掩飾不住眼神中的恐懼。
“嘩啦~”
專家一腳踩翻木板,整個人掉落下去。
“咚!”
木板砸向地面。
李二河一手拉著木架,一手本能的拽身前掉落的專家。
但下落人的重量,不是尋常人能拉住的。
“咣!”
專家整個人倒在木板之上,痛苦哀嚎時,緊緊抓著自己的手腕。
“閃開!”
唐楚鐘扒開上前查看的人群。
仔細觀察手臂后,找到兩個木片,掏出長袍里的白色棉布,將專家手部扎好,眼神充滿急切。
李二河在木架上將整個過程看的清清楚楚。
他驚訝于唐楚鐘中骨折這類外傷,專業的簡單處理。
更驚訝于,他竟隨身在長袍中備著白棉布,用來當紗布。
唐楚鐘招呼人將專家送醫院后,眾人聚在他的身邊。
“唐大師,現在四九城開展全面古建筑的調研摸底工作,
現在搞古木梁的專家受傷,我們到哪找替換人選啊?”
周圍的工人“是啊”“說得對”的附和著。
李二河爬下架子,臉上掛著笑容。
缺木匠,自己不就是木匠嗎?
李二河滿含期待地望著唐楚鐘。
少許時間后,唐楚鐘抬起頭,掃過全場后,望向李二河。
“你,過來。”
眾人齊刷刷盯著李二河。
“上次太和殿,這年輕人不是唐大師助手嗎?”
“對啊,深藏不露,還有手木工活。”
“能當唐大師助手的人能是普通人?”
李二河聽到議論飄飄欲仙,面帶微笑地走向唐楚鐘。
“唐大師,我的木……”
李二河話沒說完,被唐楚鐘打斷道:
“我媳婦要下班了,你快跟我回去教她跳操。”
我艸!
原以為是名垂青史的維修智化寺木匠,結果還是體操老師。
周圍的眾人一臉茫然。
他們對唐大師也得重新認識一下了。
……
四合院前院。
“娘,你怎么這么早回來了?”
鍋頭不解的問。
柳秋如將一個油紙袋遞給鍋頭。
小翠花好奇的湊過來。
“娘,這是什么?”
“驢打滾。”
小翠花拿出一個塞在口中。
口感軟糯,豆香濃郁的驢打滾,讓小翠花興高采烈。
“娘,你這是花叔叔的錢買的吧,我不吃。”
柳秋如摸著鍋頭的肩膀說:
“這是我縫藥囊賺錢買的,另外你再對你李叔擺臉子,別怪我揍你!”
鍋頭點點頭,拿出一塊驢打滾吃起來。
天底下誰的話都可以不停,娘的話排第二,必須聽。
排第一的,就是炕上的爺爺。
“娘,你為啥買這個呀?”
小翠花笑著問。
“因為呀,昨天有人在炕上翻來覆去,睡不著覺,跟驢打滾一樣。”
柳秋如笑著,想起昨晚被壓在身下時,看到的那張英俊的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