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一大爺
- 火紅50年代,我垂釣萬物
- 貓的黑眼圈
- 2346字
- 2025-07-26 18:00:00
李二河被二大媽按在兩位大爺的對面。
二大爺宋青竹微笑看著李二河,點頭示意。
李二河看向旁邊的一大爺王自如,精神一震。
王自如板著腰,端坐在太師椅上。
黑紅色的臉龐上,一塊黑色牛皮眼罩扣在右眼上。
“小李。”
中氣十足的聲音震著李二河的耳膜。
“一大爺,我在。”
王自如宛若牛眼的大眼珠,直直地盯著李二河。
“我平時早出晚歸,這是咱們第一次見面,但你這幾個月的表現,我聽你一大媽說過不少。”
“那我謝謝一大媽的表揚,還得繼續努力。”
李二河看著兩位大爺跟審問犯人一樣,心中犯著嘀咕。
自己也沒做禍國殃民、調戲良家婦女的事啊。
哪怕沒跟柳秋如領證,在這一年,還是有很多不領證,卻一起過日子的情況存在。
一大爺王自如扶在椅把上的手指,不停地敲擊著。
“小李,我們食品廠有人舉報金絲避瘟囊,其中填充的藥物作假,你知道這件事嗎?”
李二河方才知道受審的原因。
他望向面色平靜的二大爺宋青竹。
藥物作假,應該歸同仁堂負責才對。
轉念一想,他徹底明白。
同仁堂作為老字號,金絲避瘟囊產生的經濟利益,還不如安宮牛黃丸售賣的利潤高。
同仁堂是不屑于作假的。
那作假的環節,只能是從裝填、運輸、銷售其中產生。
裝填確實是在自己這里結束。
柳秋如負責制作絲綢料子,會先留意一道口子。
然后運到同仁堂裝上中藥粉末。
最后運回來,柳秋如組織人將口子封上。
按照流程,自己是懷疑鏈條上第一個節點。
“大爺,能說說具體情況嗎?”
王自如身體晃動一下,道:
“金絲避瘟囊中的藥粉有白芷成分。”
李二河點點頭。
“我們廠有職工一直對白芷的猛烈氣味感到惡心,
但佩戴金絲避瘟囊卻沒有任何不適感,你能解釋下原因嗎?”
李二河聽到后感到無語。
昨天不喜歡吃小蔥,也許明天就著淄博燒烤的小餅吃的有滋有味。
厭惡白芷味道,不代表金絲避瘟囊的混合中藥味道下,仍能產生不適感。
“大爺,”李二河思考片刻,
“首先,藥囊中含多種中藥,藥末氣味混合,白芷的氣味不那么強烈。”
王自如點點頭,手指頭快速敲擊著椅子扶手。
“其次,今年雨水多,潮濕的空氣反而讓藥材氣味散發沒那么強烈,
最后,白芷的市場價遠比雞蛋便宜,我沒必要偷梁換柱。”
李二河口若懸河,鎮定自若地說完,他望著王自如。
王自如繃直的腰背瞬間彎下去。
頭往前探,背鍋成弧線,整個人如背著龜殼。
“大哥,背痛又犯了?”
宋青竹遞上“香山”煙說道。
“是啊,老毛病了。”
王自如推開遞來的煙,從口袋中掏出“八達嶺”香煙。
撕開口子,從中捏出一根白花花的煙,往煙盒上一磕。
宋青竹從口袋中掏出琺瑯彩銀制火柴盒。
手剛舉起,迅速將火柴盒收回口袋中。
王自如掏出“泊頭”火柴,白棍紅頭的火柴往磷面一擦。
“嗤~”
小火苗將王自如的眼罩映的更加锃亮。
“大哥,借個火。”
宋青竹叼著煙,拿著點燃的八達嶺,頭對頭引燃起來。
“小李,藥囊出問題,我想也不可能是你摻假,這點你不用擔心,
繼續認真勞動,爭當國家的新青年。”
李二河望著王自如的領導派頭,突然想到一大爺是車間主任,說話自帶居高臨下的感覺。
王自如抽兩口煙,斜瞟著身旁升起渺渺青煙的宋青竹。
“他叔,嘗嘗我們廠新發的勞保茶。”
“當家的,給他叔、小李倒茶!”
宋青竹張開嘴“不”字沒說出口,隨即閉上嘴,默默抽著煙。
李二河看著面前印著“勞動光榮”的搪瓷杯。
一小撮短小的碎茶葉放在杯底,熱水澆入,瞬間猛烈的香氣撲面而來。
李二河喝著“勞保茶”,口感只有一個字:
澀。
四九城的水堿性大,發苦。
而這勞保茶的茶水進入嘴巴中,舌頭如被細針扎過般酥麻。
勞保茶唯一的優點就是醒腦提精神。
李二河看向端著搪瓷杯的宋青竹。
宋青竹緩緩地吹著熱氣,抿一小口,立馬放下。
“大哥,小李剛才還買臺收音機,國產試制品。”
王自如微微笑道:
“是嗎,你二大爺那樣的家庭買了臺進口的‘飛歌牌’收音機,
沒想到你剛到院子幾個月,也能買上收音機。”
李二河靦腆一笑:“勞動創造新生活嘛。”
宋青竹忙放下手中煙道:“大哥夸張了,我可是攢好幾年工資才買的。”
宋青竹說完,眉頭一翹,補上一句:
“小李很優秀,但離報效國家的大侄子還是有些距離的。”
王自如聽到含笑點著頭,沒有說話。
“小李,你快帶我看看你的收音機。”
王自如拉著品著茶的李二河往門外走去。
剛到正院,李二河就聽到背后一道聲音:
“小李,天不早了,我明天去看收音機。”
李二河招招手,走回前院。
……
前院南屋。
兩個女人的歡聲笑語傳到屋外。
李二河推開門。
看見柳秋如站在一側笑著,眼神盯著撥弄收音機的宋明月。
宋明月不在店里制造杉木防潮板,跑這干什么?
“李哥,好厲害,這是你給嫂子買的收音機?”
宋明月臉上掛著燦爛笑容。
“是啊。”
李二河好奇,宋明月的家庭條件,連汽車都不稀奇,為何對收音機這么感興趣。
“嫂子,你倆還沒領證吧。”
李二河與柳秋如對視一眼,一齊平靜地點點頭。
肯定是二大媽將自己兩人的情況告訴侄女宋明月。
宋明月眼眸星光閃閃,嘟嘴笑道:
“嫂子,這是李哥為你準備的彩禮。”
柳秋如嘴角一咧,輕輕錘一下宋明月,扭頭含笑望著李二河。
“呃,你怎么跑著來了。”李二河岔開話題。
宋明月從口袋中掏出一份設計圖。
圖上一個類似水車轉輪的裝置,出現在圖中央。
“李哥,這是我們幾人共同想出來的方案,他們讓我送過來給你看看,
我們這個是人工換氣系統,通過手搖地表的轉輪,通過管道,
將地窖中的潮濕空氣排出來,這樣能保持地窖的干爽。”
李二河盯著圖紙點點頭,隨后拍在桌子上。
他拿起鉛筆飛速的畫著,不一會功夫圖紙的最上方,出現四個杯子水平排列著。
“我帶鍋頭去看踢足球時,發現運動場桿子上的風杯風速計。”
柳秋如聽到“鍋頭”二字,神情一怔,隨機滿面笑容。
她心中對李二河的滿意度更上一層樓。
“我們這個地窖系統,在你們設計的地表裝置上,豎起長桿,頂部加上風車葉輪,
這樣有風的時候用風力驅動,不用每天都需要專人守在裝置旁。”
宋明月欽佩的眼神望著李二河。
旁邊預熱好的“紅星牌”收音機上傳來女聲:
“下面播放的是《喀秋莎》三步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