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腳踏式垃圾箱
- 火紅50年代,我垂釣萬物
- 貓的黑眼圈
- 2174字
- 2025-07-21 18:05:00
柳秋如興高采烈的從后院回到前院。
走進屋,就看見李二河坐在桌子上發呆,一臉悶悶不樂。
“咋了?今天遇到什么事嗎?”
她關切的眼神投到李二河的臉龐上。
李二河低沉沙啞地說:“我有一個壞消息告訴你。”
柳秋如心中“咯噔”一聲,如塊重石落在心頭。
她認識的李二河,是個真正的男人,在外披荊斬棘,回家不說半個“苦”字。
難道他生意失敗?
他要離開這個家?
他要離開我?
……
柳秋如瞬間的胡思亂想,被李二河打斷:
“金絲避瘟囊獲得同仁堂大力認可,準備投放市場,以后你有的忙了!”
柳秋如黑云壓城的臉突然再現光明。
她一個鐵肘,懟在李二河的胸膛上。
“誒,輕點,你最近怎么越來越像一大媽了?”
柳秋如聽著李二河的抱怨,呵呵一笑:
“你敢騙勞動婦女,小心鐵拳伺候。”
李二河斜嘴笑著,將兩腳一抬。
柳秋如燦爛一笑,端著臉盆往外走去。
在接水的路上,柳秋如回憶著一大媽的話:
“婦女靠勞動,才能頂半邊天。”
她想跟宋明月一樣,能成為李二河事業上的幫手,而不是伸手要錢的家庭婦女。
腦中閃過癱瘓的陳正明,她臉上浮現一抹陰郁。
……
大河木業店。
王民生等人的工作熱情極為高漲。
他們都知道李二河剛剛宣布的兩個好消息:
第一個是,大河木業店成為“同仁堂合作試點單位”。
這在全國都是頭一份。
他們都在期待掛牌的那一天。
第二好消息是:
在最后幾個組合篩制造結束后,同仁堂訂下20張杉木吸潮板的新訂單。
每塊8元,二十塊吸潮板總共160元。
至少兩個月內,木業店不用愁生意的問題。
“李哥,現在店里忙著組合篩,還要制作鐘樓維修的杉木架子,人手不夠用啊。”
趙蘭心直口快抱怨這幾天的忙碌。
李二河停下手中的框鋸,邊說邊思考著:
“這樣吧,我利用居民小組委員的身份,召集一批待業的高小知青來幫忙。”
趙蘭點點頭,抱怨的臉色一閃不見,轉頭就去招惹孔二柱。
“別煩我,我在切杉木,小心把你頭割下來。”
趙蘭聽到怒火中燒:“好你孔二柱,對宋明月說話輕聲細語的,
對我說話威嚴恐嚇,你癩蛤蟆想吃天鵝肉,人宋明月跟秦英好呢。”
“你,你。”
孔二柱用力的割木頭,鋸條“嘣”的一聲斷掉。
一旁的李二河看到這場景,淡淡的笑了笑。
孔二柱農村出身,憨厚老實。
若放到七十年后,就是集齊一家“六個錢包”,付高額彩禮的冤大頭。
但在這個時代,恰好是根正苗紅,踏實努力的好青年。
至于秦英,滿腦子藝術理想,未必是好事。
而宋明月,李二河都不能確定將來等待她的是什么。
“李哥,你搗鼓什么呢?從你進店就沒停下。”
李二河舉起手中的筐子:“我準備弄個腳踏式垃圾箱。”
宋明月湊上前,好奇地看著這個四四方方的垃圾箱。
李二河有些納悶。
以宋明月的出身,不可能沒見過腳踏式垃圾箱。
“你沒見過這類垃圾箱?”
宋明月聽到后,面色沉寂道:“三年前我家買過。”
三年前?
1948年。
李二河好奇地問:“多少錢一個?”
宋明月啞然失笑:
“當時來自大洋彼岸的塑料腳踏垃圾箱,型號叫T50,售價能買30斤牛肉。”
“多少?30斤牛肉,就一個垃圾桶?”
趙蘭瞪著大眼吼道。
一旁的王民生調侃道:“好一個奢侈的資本階級啊。”
李二河聽到宋明月的話,明白腳踏式垃圾箱看似簡單尋常。
在1951年,全國都沒有幾個人見過。
這垃圾箱,大有可為。
……
李二河今天有一項重要事情要干。
鐘樓修繕工程中,由他負責搭建一側杉木架子,今天正式動工。
上次試驗,通過專家組的評測合格,允許李二河繼續參與其中。
鐘樓現場。
大多數男人身穿毛呢面料的中山裝。
而女性多穿大翻領、收腰設計的列檸裝。
李二河今天穿著一身咔嘰布面料的中山裝。
放到市面上定制,需要5元,接近普通工人半個月的工資。
這是柳秋如買回咔嘰布,照著報紙上中山裝的樣子縫制而成。
出門前,柳秋如對他說:
“鐘樓可是四九城的寶藏,你要是搭木架子出事,那可對不起人民。”
李二河第一次從柳秋如口中,聽到這么大的帽子。
他更了解這次事情的重大。
“你們幾個木架建設隊長過來一下。”
現場領導的聲音將他的思緒拉回。
李二河走到領導面前,突然發現唐楚鐘站在對面。
“下面有請唐大師講話。”
李二河鼓掌歡迎,覺察到唐楚鐘快速掃過的眼神。
看來那瓶盤尼西林,還是起到效果的。
“各位,木架搭建我沒別的要求,只希望不要再出現工人傷亡的事情,我說完了。”
“唐大師,你不多說點?”
領導追著唐楚鐘一路快步走著。
李二河望著這一幕,愈發明白唐楚鐘的傲人脾氣與他強大的能力。
“都別愣著了,開始指揮干活吧。”
李二河把抽到的工人,分為三隊,各自選出隊長。
每次選兩個隊負責兩層木架的搭建。
剩下的一隊,負責準備、運料、雜事等。
剩下的那隊隊長,負責對其余施工兩隊工程質量進行檢查。
如果哪一層發生問題,優先找負責隊長的責任,其次才是具體施工隊。
這樣責任到人,沒有哪個隊長敢耍滑。
由上到下,完成一套高效的運作團隊。
李二河指點著具體的榫卯連接和支撐工作。
他用余光看見,唐楚鐘拿著一厚摞的圖紙,進進出出鐘樓。
身旁一堆年輕人圍著他,記錄著指令與詳細數據。
幸好不是外行人指點內行人。
“李二河同志,你們這一側,進展的很快嘛。”
巡查領導站在李二河身前,忍不住夸贊。
“領導過獎,我這邊責任到人,積極性和責任感比較強。”
領導點點頭:“難怪會將這么重要的任務,交給你這個手工業者。”
望著領導離去的背影,李二河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
留給自己當私營手工業者的時間,剩下不到兩年。
必須利用這段時間差,將私營業務發展壯大。
將來也能吃股息,去完成自己更大的事業夢想。
“李二河同志,唐大師找你!”
李二河一愣。
什么情況?
諸葛亮終于肯見劉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