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打吊瓶的啟發
- 火紅50年代,我垂釣萬物
- 貓的黑眼圈
- 2196字
- 2025-07-21 08:00:00
李二河騎著二八大杠,帶著一大媽趕回家中。
前院南屋外,三叔劉長靜捂著鼻子,站在門口向里望著。
鍋頭剛想往里走,就被劉長靜一把拉回。
“你娘得流感了,你別進去,小心傳染。”
李二河停下車子,快步走向南屋。
“三叔,秋如是咋了?”
劉長靜平靜說:“中午我回來的時候,正好碰見小柳暈倒在院子里,
便通知一大媽她們,將小柳挪到南屋,應該是流感。”
李二河將鍋頭、小翠花拉到一側說:
“你倆去拿條干凈毛巾,在門口遞給我就行,別進去。”
李二河快步走進屋,看到床上頭發散亂、面容憔悴的柳秋如。
“二河,咳咳~~我沒事,你先忙工作。”
李二河走到她身前,將手背放到她的額頭上。
“你額頭這么燙,快跟我去醫院。”
“沒事,喝碗姜湯就行。”
“去協和醫院打吊瓶去。”
“不用管我,你工作要緊。”
柳秋如吃力說著托辭,幾乎將她的精力耗盡。
“轟隆~”
外面春雷陣陣,猝不及防的春雨襲來。
“今年的雨水怎么這么多?”
三叔劉長靜抱怨著跑回家。
鍋頭、小翠花忙往屋里鉆。
“鍋頭,嘴上蒙塊布,按我教你的方法,配好消毒水,灑到屋子里,你倆小心傳染。”
鍋頭領著小翠花跑去北屋。
一大媽竄進屋,一臉愁容:
“下著雨,你倆怎么去醫院?”
李二河抱著柳秋如脫口道:
“不是有蓑衣、或者桐油布嗎?蓋在秋如身上就行。”
一大媽盯著李二河片刻,一跺腳:
“你等會,我給你拿雨披。”
雨披,在這一年屬于特權物品。
橡膠鞋都算高檔貨,更不用提雨披。
這一年,只有干部以上的人群才能擁有雨披,并且需要處級單位開證明才能購買。
身為居民小組委員的一大媽,竟然擁有雨披這一特權品,出乎李二河的預料。
多半是一大爺作為車間主任的獎品。
李二河還在思考時,一大媽已經將厚重的深綠色雨披,套在二人身上。
“雨大不好走,路上小心。”
李二河將柳秋如罩在雨披下,抱上自行車后座。
一切安排好后,李二河踏著自行車,在泥濘的胡同道中前往協和醫院。
柳秋如頭暈的厲害。
只聽到雨點打在雨披上“噠噠”作響。
她本能的抱著李二河,耳邊傳來自行車的鏈條聲與壓過水面的哧啦聲。
在狹小的雨披內,空氣悶熱,但對她來說很溫暖。
她終于在得病的時候,有個人能依靠,而不是像前兩年自己獨自強撐。
躲在雨披里,她想起年僅十八的她,被爹從農村送城里相親的那天。
同樣是下雨,那時躲在蓑衣下,這時躲在雨披中。
當時的她來相親,只為自己名字能出現在四九城的居民登記簿上。
最終得償所愿,但戶主那一欄已換做他人。
同樣落空的,是再也沒法見到的老爹。
柳秋如抱著李二河的手,更加用力。
雨披下的小空間,卻是她心中最溫暖的天地。
昏呼呼的柳秋如,只感覺身體被抱起,進入人聲鼎沸的環境中。
眼前一身白衣女子,提著一個玻璃瓶跟李二河交談著。
“呲~”
針頭扎入手背的刺痛感襲來,她歪著頭依靠在李二河的肩頭。
“護士同志,能給我媳婦換個新膠皮管嗎?”
李二河輕聲問著護士。
“你放心,膠皮管、針頭都已用蒸餾水進行消毒,舊膠皮管沒問題的。”
李二河無奈的嘆口氣。
他知道,這一年哪怕協和這樣的大醫院,擁有的吊瓶設備也不過二十來套。
膠皮管、針頭都是反復利用,至于消毒方式更是簡單,蒸餾水洗、蒸煮更為常見。
甚至打吊瓶這個方式本身,這一年都算極為奢侈的治病方式。
這是李二河極力要求的。
打針,但沒有針對流感的特效藥劑。
只能選昂貴且稀有的吊瓶,緩解流感引發的脫水癥狀。
“噠噠~”
慢速滴落的生理鹽水,緩緩進入柳秋如血管中。
李二河望著吊瓶,腦中閃過一個念頭:
吸潮板的密封問題找到解決辦法了。
但他沒有過多的喜悅,只是靜靜地看著肩頭上的柳秋如。
他很疑惑。
上一世他對各種各樣的女人,并沒產生真情實感。
為何來到1951年,卻對有兩個娃的寡婦產生感覺。
吊橋效應?
他自嘲的笑了笑。
啊。
他的手心傳來一陣刺痛。
低頭一看,原來是柳秋如的指甲深深嵌入自己的手心。
“二河,二河~”
柳秋如迷迷糊糊地輕聲呼喊著。
“我在。”李二河輕輕地摟著她。
柳秋如滑到他的胸口,緊緊抱著。
外面雨越下越大。
“護士同志,我媳婦的吊瓶快打完了。”
女護士拿著一塊沾著血的棉花,放入垃圾桶中。
垃圾桶內一塊尖銳的玻璃渣刺破護士的手指,手指上鮮血滲出。
來不及處理,護士徑直走來,拔掉柳秋如手上的針頭,轉身離去。
護士手上滴落的血珠,在走廊上形成一道虛線。
李二河看到后納悶,為何沒有腳踏式垃圾桶?
這一年大洋彼岸,已經出現塑料腳踏式垃圾桶。
為何我國人民沒想到生產此類產品?
他深思片刻,方才徹底明白。
并非人們的智慧想不到,而是沒有相應的原料。
腳踏式垃圾桶,塑料部分可以用木頭、竹子代替。
但連接桿、彈簧這些金屬構件很難弄到。
這一年,軋鋼廠生產鐵板、鐵塊都忙不過,哪有余力生產彈簧。
彈簧依托的工業這年并不發達。
有了。
回去做個木制垃圾桶,能為醫生護士免去潛在的受傷風險。
等待一段時間后,雨勢變小。
李二河身穿雨披,帶著柳秋如回到家。
將柳秋如安頓好后,他馬不停蹄地的趕往木業店。
今天的吸潮板必須拿出樣品。
“李哥回來啦。”
李二河脫下雨披,甩甩水道:
“你們想出防漏的方法了嗎?”
宋明月上前遞出毛巾,笑著說:
“我們想出用油灰的方法做密封。”
李二河用毛巾擦著濕頭發:“說說看。”
宋明月指著兩塊組合吸潮板說:
“先用麻袋上的麻絲將縫隙處塞滿,
再將生石灰與熟桐油按1比3的比例混合,做成油灰,涂在麻絲表面,
等自然干燥后,就能確保密封補漏炭水。”
李二河點點頭沒說話,走到桌前,在紙上畫著。
沒多久,他放下鉛筆對秦英說:
“你按照圖紙,馬上做出來。”
“李哥,你畫的是什么?”
李二河微笑道:
“凹凸榫卯連接件,這是我從打吊瓶中學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