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被抓
- 火紅50年代,我垂釣萬物
- 貓的黑眼圈
- 2189字
- 2025-07-05 08:00:00
居民小組的會議室內,一排排長靠椅整齊排列著。
十來名婦女拿著筆和本,聚精會神地聽講臺上穿中山裝的錢主任講話。
“馬上到月底,我們居民小組的幫扶就業任務做個總結。”
錢主任點到一人的名字:“分發給你的幾名高小知青,就業情況咋樣?”
那人站起身吆喝著:
“主任,他們嫌苦嫌累,千辛萬苦替他們聯系的工作,沒干兩天就跑了。”
錢主任點起另一名女人:“你呢?”
“我手里只有一人愿去軋鋼廠當鍛工。”
男人依次點名,回答大差不差。
失落的錢主任點起最后人:“你那情況咋樣?”
“分發的十名高小,都已就業。”
說話的正是滿面紅光的一大媽。
錢主任懷疑耳朵聽錯:“你說的是真的?”
一大媽樂呵呵道:“主任,沒騙你,他們都好好工作著呢。”
錢主任微笑說:“好啊,說說怎么解決就業問題的。”
一大媽侃侃而談:“我受到一名木匠小同志啟發,
給高小知青找些與文藝掛鉤的工作,讓他們沒有厭煩心理。”
“比如呢?”
一大媽拿出小本朗讀著:
“安排木工活5人,安排玻璃廠3人,安排鐵藝作坊2人,
我給他們找的,都是跟設計有關工作,而非純體力活。”
錢主任聽后樂開了花,對在場所有人說:“這些經驗你們都回去借鑒借鑒。”
錢主任說完,轉頭對一大媽說:“這個月的先進個人,我把你報上去。”
一大媽高興的合不攏嘴,片刻后腦子閃過一個念頭:
“主任,我建議設立‘生產互助先鋒’獎項,表彰社區內幫助高小知青就業的人。”
錢主任摸著下巴緩緩道:“這提議好,這么說你心里有第一個獲獎者?”
一大媽點點頭:“他就是我說的木匠,名字叫李二河。”
……
協和醫院內。
李二河和柳秋如并排坐著。
兩人買到牛奶和豆漿,翠花飲用后緩解許多疼痛。
再經過醫生有針對性的治療,小翠花并無大礙。
“二河,這次多虧你了。”
柳秋如抬頭望著李二河。
“一定要注意小孩子的衛生。”
柳秋如聽到李二河的話后,語氣低沉:
“都怨我,平時讓她洗手吃飯,但沒真管過她。”
李二河拍拍她的手:“別自責了,小孩皮,你不可能管的過來。”
“你先回去吧,院子一幫人都在等著你呢,這邊我來就行。”
李二河點點頭,起身就走。
迎面秦英著急忙慌地跑來。
“咋了,慢慢說。”
“巡查同志到你家找你呢,我們手里的活也被叫停了。”
李二河有些疑惑,自己也沒做出什么幫助他人的好事啊。
兩人剛走幾步,一名巡查同志攔在身前。
“你是李二河?”
“對。”
“那你跟我走一趟,有些事情要了解一下。”
沒過多久,李二河被帶到一個屋子中。
“同志,我做的木制桌椅、板凳,用的木料都是別人提供的,沒有偷梁換柱,假冒偽劣。”
對面的年輕人微笑道:
“你先不要急,我們找你只是了解下情況,你屋里存放多少斤棉花?”
“十二斤。”
“從哪里買的?”
“用小米跟河東村老鄉換的。”
年輕人隨口一問:“棉花你要賣多少錢?”
“我不賣,我自己留的。”
年輕人眉頭一皺:
“你留12斤棉花干什么?你不用騙我,你這樣投機倒把的人我見多了。”
李二河吆喝著:“我留著造醫用脫脂棉。”
“再撒謊!”
冤!真冤!
……
四合院前院內,王民生等人問著秦英:“小李,他人呢?”
“被帶走調查了。”
幾名年輕的小伙子望向王民生:
“王叔,李哥的棉花都被收上去,恐怕這活得黃吧。”
王民生目光堅定:“我相信小李能回來。”
眾人還在嘰嘰喳喳討論時,門外走進大步生風的一大媽。
“小李呢,我們主任找他呢?”
眾人望著一大媽沉默不言。
“他出事了嗎?”
“恩,他被帶走調查了。”
一大媽聽到后,還沒聽清事情緣由,大步走出院外。
王民生看著一大媽離去的背影,嘆道:
“小李這次的檻,不知道能不能邁過去。”
還在惆悵時,王民生見到院門口,二大爺宋青竹帶著中山裝男人走進來。
平時沒正式接觸過,但兩人都知道彼此。
“王老弟,小李在嗎?”
王民生驚訝的說:“他被帶走調查,現在應該在被詢問吧。”
隨后宋青竹趕忙拉著中山裝男人走出院子。
王民生納悶,怎么這么多人都來找小李?
難道地球圍著李二河轉?
……
李二河坐在屋子里一直被詢問著。
雖然一遍遍解釋醫用脫脂棉的制作流程,但年輕人并不相信他的說法。
單憑木匠,能搞定化工領域。
跟一個發電廠工程師,會寫科幻小說一樣扯淡。
“同志,我想用木工活掙的錢,開家醫用棉作坊,投身衛生事業。”
年輕人微笑點點頭:“你說的事我相信出發點是好的,但空口無憑,你得配合我們深入調查。”
李二河心中盤算著,因這事拖幾天,只怕制造桌凳的團隊人心要散,最后延誤交貨,后果不堪設想。
就這樣又過一個小時。
李二河精神疲憊的坐著,突然聽到年輕人開口道:“事情調查清楚,你可以走了。”
解釋終于被信任。
李二河走出屋,迎面看到一大媽站在身前。
“一大媽你怎么來了?”
一大媽鐵砂掌拍在李二河的肩膀上,哈哈笑道:
“我相信你的人品,把你這段時間的表現都跟人說了,還替你擔保,你才能這么快解釋清楚。”
李二河微笑著:“謝謝一大媽。”
街坊鄰里溫情多啊,關鍵時刻總能幫把手。
不對,自己屋里的棉花只有院里人知道,哪個犢子舉報自己?
李二河還在思考時,第二下鐵砂掌襲來:“快回去收拾下,兩天后領獎?”
領獎?今天的轉折再多點。
……
同一時刻,距離李二河幾米間隔的大辦公室內。
二大爺、中山裝男人、穿制服的人,一起聊著天。
二大爺宋青竹微笑地說:“謝謝你聽我們的解釋,把李二河放出來。”
“應該的,我們不冤枉一個好人,況且有這大領導擔保,我們也放心。”
宋青竹疑惑的問中山裝男人:
“領導,你為什么信任李二河?”
男人抽口煙,緩緩說道:
“別說12斤棉花,就12噸棉花,也抵不上那塊《五十二病方》皂布。”
“為什么?”
“因為它填補了我國醫學史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