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隱瞞
- 火紅50年代,我垂釣萬物
- 貓的黑眼圈
- 4206字
- 2025-08-29 18:20:00
武英殿。
李二河越來越覺得,自己包工頭這個角色成為擺設。
自己的隊伍中,除開二十個年輕人外,剩余的榫卯老師傅,各個一專多能。
除日常的帶年輕人學習杉木架的搭建外,老木匠們自行成立管理小組,完全將自己排擠在工作之外。
李二河仔細觀察其它幾組的情況,包工頭的情況更慘。
有的因為工作審核不合格,中途就被更換。
能像他這樣背著雙手,每天來轉一圈的包工頭,已經是這些人中最幸福的。
李二河越發覺得,唐楚鐘并非像表面那樣對世態漠不關心。
反而,隱藏在冷漠面龐下的熊熊野心,正悄然浮出水面。
李二河對此也沒有怨言。
哪怕是個擺設,能進入古建筑修復這個門檻極高的行業,已經很滿足。
以后他需要的是,建立自己的隊伍,獨立承擔古建筑修復工作。
目前,時機并不成熟,只希望眼前二十個年輕人中,最后留下三兩個人,能成為自己在這個領域的幫手。
目前自己事業的兩架馬車,同仁堂與體育領域。
同仁堂任務相對穩定,但涉及到敏感任務的次數越來越多。
李二河很擔心自己的能力,有哪一天會跟不上高標準、嚴要求。
反而體育領域,建造體育器材等,要求沒有那么嚴格。
可以設想,一段時間后,同仁堂的任務量會減少。
兩架馬車,會變成體育領域獨輪車。
李二河對此很擔憂。
他原本設想在古建筑修繕方面發力,目前看還需要時間。
事業的明天籠罩著烏云。
除非醫用棉作坊成立的狂風,一掃陰霾。
但這比古建筑修繕方面,希望更加渺茫。
“啪~”
一根拐杖從三四層的木架上,磕磕碰碰的掉落下來。
李二河抬頭望去,拄著單拐的唐二,唐云鐘舉著毛刷,一點點清理著殘缺的木梁彩繪。
唐云鐘臉上斗大的汗珠,順著臉頰,一滴一滴地留下。
他的手卻極其穩健,仔細的處理剝落的彩繪。
“大師,休息下吧。”
一旁的工人兩手展開,將他的身體虛環住,生怕他站不穩掉落下去。
李二河納悶,他腿腳不便,如何登上高架?
“放我下去,我去準備下顏料?!?
不一會,一個吊籃晃到唐云鐘的面前。
工人將他放到籃子后,幾人用力拉拽,控制速度,唐云鐘橫著拐棍緩緩降落。
他的眼神盯著幾步遠的李二河,露著淺淺的微笑。
唐云鐘隨時掛的微笑表情,與前幾次在他家中碰到的冷漠語氣,完全不同。
難道是人際關系,帶給他能量,不再陰郁?
“云大師,給?!?
李二河將最早掉落的拐棍遞給唐云鐘。
簡單用力一撐,整個身體再次騰空,身形沒有一絲遲滯。
李二河觀察他兩個腿,只有一只腿是完全殘廢。
另一條并無大礙。
這幾次見面,唐云鐘雙拐多,單拐少。
他看上去也不像是博取人們同情的人物,李二河搞不懂其中的原因。
“李二河,你這幾天忙過嗎?”
“沒有,一直是監工的角色。”
“我早就猜到了,而且你的同行還會被更換,對嗎?”
李二河睜大眼睛,對他的話語感到驚奇。
不愧是堂兄弟,對彼此的性格認知極其到位。
“云大師,你能講講為什么嗎?”
唐云鐘走到調料盒前,不斷調著色,嘴中清晰簡練的說:
“他喜歡掌控一切,你的工作價值會被榨干抹凈,今天是工頭,明天狗都不如?!?
他簡單的幾句話,卻讓李二河心思冷靜下來。
通過唐云鐘之前講過的故事,李二河愈發認為,唐楚鐘是個左冷禪一樣的人物。
除沒有左冷禪表情豐富外,其它的一切都只有一個目標:壟斷古建筑修繕領域。
眼前的唐云鐘,更像是風清揚。
除身手沒那么敏捷外,言行舉止透著一股出世高人的淡定。
“云大師,你對青銅文物修復在行嗎?”
李二河小心翼翼地問,生怕打擾到他調顏色的過程。
“你有什么事?”
唐云鐘神情專注,不斷在旁邊木板上調著顏色。
“我有位朋友,有一件清代銅佛像需要修復,你能幫忙嗎?”
唐云鐘快速的抹出十來種顏色,抬頭望著梁上彩繪說:
“可以,我只有一個要求,下次他邀請你參加項目時,你必須拒絕?!?
輕聲的話語,傳入李二河的耳中,卻引來“咚咚”的心跳聲。
現在自己是名義的包工頭。
雖然被唐大師奪取權力,但每天的工資也不少。
唐大師下個項目拒絕的話,脾氣古怪的唐大師,可能永遠放棄自己。
沒有唐大師的這塊登天梯,自己如何進入古建筑修復領域?
“云大師,我同意的話,你能推薦給我一些類似項目嗎?”
“不能?!?
唐云鐘斬釘截鐵,引來李二河心中五味雜陳。
堂兄弟間的戰爭,終于燒到自己。
自從替唐楚鐘接觸他堂弟后,李二河料定這一天必定到來。
沒想到日子來的這么快,自己沒有積累下古建筑修繕技術。
如今面臨選擇的十字路口,帶來的只有痛苦。
“你不用想了。”
唐云鐘收起調色工具,微笑著說:
“我教你銅制品的修繕技術,替換你想學的傳統榫卯技術,你自己拿主意?!?
唐云鐘說完,李二河腦中閃過各種可能收獲與未知的風險。
好處是,能在古董、古金屬建筑方面得心應手。
將來能當的維修金屬文物的專家,或者是文物鑒賞家。
缺點是放棄自己一直依賴的木匠工藝,前途迷茫未知。
兩種選擇,孰是孰非,李二河腦中激烈的思考。
少許時間后,李二河點點頭說:
“我答應你,下次唐大師找我幫忙,我拒絕。”
唐云鐘嘴角斜笑,臉上的淺褶子互相擠壓著。
李二河作出這項決定有足夠的理由。
首先是,唐大師把自己當成擺設投標工程,達成他掌控全局的目的,這讓李二河覺得學不到多少知識。
其次,古代青銅件、紫銅件古董文物非常多。
這方面懂修復的人才,比專業木匠少的多。
只拒絕唐大師一次,跟著唐云鐘學習一陣,效果好就留下來,效果不好就負荊請罪,重新回到古建筑維修領域。
火紅年代,多給自己一個選擇,才是最正確的方式。
“那就說定了,你把佛像送我家。”
唐云鐘說完,就坐著吊籃,拿著顏料板,回到架子之上。
李二河望著他忙碌的身影,突然發現:
眼前的木架是特別為唐云鐘準備的。
平常的杉木架,寬面較窄,對拄拐的唐云鐘來說,十分危險。
很容易拐杖側滑,引發他整個人摔下。
眼前的杉木架板的兩側,都有一段環形的向上翻折。
類似平整的紙張上,突然兩邊上折,形成有界限的軌道。
這樣唐云鐘拄拐的支撐點,更寬,更安全。
李二河納悶,那家施工隊,竟然單獨為唐云鐘設計出如此不同的杉木架。
還在思考時,只聽到一名工人氣沖沖地朝他跑來。
“那幫學生造反了,你快去管管?!?
李二河搖搖頭,跟著工人前往殿外。
-----------------
四九城工業會議。
郝科長扶著肚子,攤開記錄本,看著領導跟毛熊專家交談著。
今天是工業援助總結會。
四九城和津門兩市的工業領導們都會參加。
這一年,工業援助的情況確實存在。
毛熊援華的156工程,是在1950年、1953年、1954年分別確定項目的綜合為156項。
在1950年確定50項,進程也是十分緩慢。
遠沒有后面那兩年那么痛快。
“首先,我們歡迎外國同志遠道而來?!?
會議室內掌聲四起,氣氛很是熱烈。
領導們簡短的介紹后,高鼻梁、深眼窩的外國專家對設立在津門市,新建化工廠項目進行著技術介紹。
其中重點就是氯堿生產技術。
翻譯一句一句快速說著,郝科長豎起耳朵,仔細聽著有關的技術細節。
外國專家眉飛色舞,神態中充滿著驕傲。
論重工業能力,毛熊很是自信。
與會的的領導們聽的如癡如醉。
參會的工業部門代表,往往是高級知識分子。
但讓他們對所有工業類別,都能了如指掌,就有些強人所難。
況且,國內積貧積弱的工業現狀,只能當眼巴巴舉著飯缽的祈求者。
無奈的只能接受施舍,哪怕是些落后技術。
外國專家說完,主持會議的領導微笑道:
“津門化工廠一些生產技術細節,專家都跟大家說清楚了,你們有什么意見?”
眾人我看看你,你看看我,沒有一人發言。
剛才專家的有些化學名字,翻譯員轉述也不準確,大家聽的更是云里霧里。
“我有個問題?!?
郝科長高舉著手,帶起中山裝向上提拉,小肚腩時隱時現。
眾人望著郝科長,有些驚奇。
平日里對技術交流會這類內容,很少發言的郝科長,今日是刮的哪陣風?
“郝科長,你說?!?
郝科長整整衣服,道:
“整個生產線有個大問題,就是技術太落后。”
“落后?”
領導脫口而出,一旁的外國專家聽到翻譯后,眼神出現一抹異樣。
“老郝還懂化工?我是沒想到。”
“那么多專家都沒看出來,他能知道什么?”
與會者嘰嘰喳喳的討論,傳呼領導的耳中。
“這次介紹的生產氯堿技術,還是隔膜法,生產出的燒堿純度只有35%?!?
眾人翻看著自己的筆記本,查找剛才專家的談話。
“專家沒說啊?!?
“這是常識,你多去化工廠轉轉就知道了?!?
“我去機械廠多,化工廠確實去的少。”
郝科長嘴角揚起,盯著高鼻梁的外國專家說:
“您能介紹下水銀電解法嗎?”
水銀電解法。
聽到這五個字,外國專家嘴上的“杜卡特”牌香煙,不斷冒著煙霧,火星越來越大。
一旁的領導聽到他喉嚨上下滾動越來越頻繁。
“老郝真的了解化工?。俊?
“他在西北那幾年,搞過火藥,肯定多少了解點。”
“那是土法化學,跟工業化學可是兩回事?!?
幾人討論的聲音越來越大,引來領導直視的目光。
郝科長面色平靜,口齒清晰道:
“水銀電解法,生產燒堿純度,能從35%提升到95%,而且這是貴國成熟生產技藝,為何不介紹給我們呢?”
郝科長說完,主席臺最中間的領導,余光瞟著專家。
專家煙頭上積攢的煙灰,突然掉落在桌上,散成一片,來回飄蕩。
“你說的生產技術,我會在后續的會議中提到,請不要著急?!?
專家掐滅煙頭,兩根手指來回搓著,煙頭被壓成兩端。
領導聽到翻譯后,微笑著招呼郝科長坐下:
“郝科長,你不要急。外國專家同志一定會教給我們真技術的?!?
說完后,外國專家跟領導微笑點點頭,沒有言語。
“原來人家還沒講到啊?!?
“你傻嗎?要不是老郝提出來,專家能說這種話,客套而已?!?
“不可能啊,都是同志,還能隱瞞技術?!?
“呵呵,你沒救了?!?
周圍小聲的討論聲中,郝科長泰然自若,神情平靜。
會議很快結束,雙方約好接下來還有更多的后續會議。
“老郝,你從哪學來的化工知識???”
“老郝,以后偷學的時候帶帶同志們啊?!?
幾個不同區的科長們,圍著郝科長聊著天。
他們對技術的興趣,遠沒有郝科長從哪學來的知識興趣大。
“同志們,別逗我了,我有多少墨水你們不知道?”
郝科長的玩笑話,引來眾人的起哄。
在場的各位,大多是硬著頭皮走上這個崗位的。
真想每個工業領域都能粗略了解一番,清華出來的也很難。
“小郝,你過來一下?!?
主持會議的領導面帶微笑的看著郝科長。
郝科長快步上前,將小肚腩甩在后面。
“領導想問的我知道,你看?!?
郝科長拿出一沓信紙,上面中文、毛熊文摻雜著。
“這是什么?”
領導好奇地翻看著,發現在第一頁上,一行中文顯示著:
《氯堿工業技術指南》。
領導翻看的速度也來越快,很快地位到水銀電解法,制備燒堿的相關技術。
兩人矗立良久,一動不動。
“好!你從哪弄來的這份資料,是咱們留學生手里拿來的?”
郝科長微微笑道:
“是的?!?
郝科長沒有提李二河,并非是搶功勞,而是那天從李二河的語氣里,看出他并不想跟這份稿件沾邊。
“小郝,你立大功了?!?
郝科長聽著領導的夸獎,心中一個念頭徐徐升起:
以前李二河咨詢自己燒堿和次氯酸鈉化工原料的事情,將來一定要滿足他的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