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本更新提示音這一次,沒有響。
不是被靜音,也不是隱藏了權限,而是系統選擇了一種更“溫柔”的方式進入——
如同晨曦初照。
蘇離在一間陌生卻溫暖的公寓中醒來。
陽光從半開的窗簾縫隙中灑進來,照在柔軟的灰白色床品上,一旁木質書架上整齊碼放著她熟悉卻又未曾真正擁有過的舊書,一杯剛泡好的紅茶散發著微溫的蒸汽,時鐘滴答聲緩緩,與街邊偶爾傳來的腳步聲交織成一種過分真實的日常氣息。
她睜開眼時,沒有警報,沒有系統提示,沒有副本開始倒計時。
一切都太正常了。
正常到讓她瞬間警覺。
——這不是任何已知的副本接口風格,也不是系統懲罰結構常用的“失真誘餌”。
這是一種極高完成度的“沉浸模板”。
她在第一秒就察覺到了:這不是逃離之地,而是精心布置的陷阱入口。
墻上的電子屏亮起:
【您好,蘇離。歡迎回到您的生活軌道。】
【本次劇本已根據您的心理偏好、情感指向、記憶溫區設定完成】
【請選擇您今日的狀態標簽——】
【A.安穩且無波的生活|B.追求意義的成就之路|C.與“某人”重新開始】
蘇離沒有立刻作答。
她站起身,穿過客廳,推開廚房的門,又返回臥室,路過掛在墻上的一張照片。
照片中——她和林燼站在海邊,陽光下神情輕松。
那是她從未有過的記憶。
但畫面構成與色彩飽和度,與她腦中那個“理想中生活的畫面”幾乎一模一樣。
這不是偽造,這是提取自她潛意識的深層映像模板,并通過“理想記憶結構”回填建構。
系統這次不再欺騙她。
它只是說:“我給你你想要的。”
她輕輕點了一下屏幕,選擇了——無選項。
頁面凍結了幾秒。
【檢測到選擇延遲】
【默認進入觀察狀態模式】
整個空間仿佛呼吸了一口氣,所有背景音消失了,窗外的風停住,陽光停住,蒸汽停住。
系統發出提示:
【蘇離,你現在所處的劇本為“理想人格引導式模板一號”】
【本劇本不涉及傷害、不包含懲罰,唯一目標:提供你心中“應有之生活”】
【你將獲得決定自己人生的完全權利】
【是否繼續?】
她沒有回答。
而是走到鏡子前,盯著自己的臉。
她忽然意識到:這是系統在進行一次根源性引導——
它不是要她被同化。
它是要她自己決定成為系統希望她成為的那種人。
這比任何強制手段都危險。
因為一旦她“選擇”了,就代表她主動放棄了反抗。
系統不是來征服你的。
它是來讓你愛上它給你畫的未來。
“蘇離?”一個聲音在門口響起。
她回頭。
是林燼。
當然是林燼。
在這個劇本里,他正是系統為她安排的“理想關系模型”。
他穿著她喜歡的灰白系家居服,提著外賣袋走進來,臉上帶著熟悉而溫柔的笑:
“我知道你會忘了吃早飯,就順路買了你最喜歡的那個。”
她沒有應聲。
但林燼并不奇怪,只是自然地將早餐擺在桌上,還用手指彈了彈包裝袋:“今天換了新菜單,我加了煎蛋。”
他轉身走向陽臺,把窗簾完全拉開。
那一刻,陽光潑灑而入,整個房間被映得像是一段治愈短片的開場。
蘇離沉默地站在原地。
她明白系統真正想做的不是操控她。
而是讓她——選擇不再逃離。
讓她自己說出:“其實這樣的生活也挺好。”
一旦她真的這么說。
那它就贏了。
昭淵的聲音,這時浮現。
低到像是從她記憶最深的角落傳來:
“你要當心。”
“這個誘導劇本比前幾個反制階段都要高級——它不抵觸你,不封鎖你,而是給予你選擇。”
“它想讓你親口說出:我愿意留下。”
蘇離低聲回應:“如果我說了呢?”
“那你就真的成為了它的‘中樞候選人格’。”
“系統從不會‘強制安排’新中樞。”
“它要你自己走進去。”
“你還在想昨晚的那個夢嗎?”林燼忽然問。
她頓住。
“你說你夢見自己在一座塌陷的城市里奔跑,最后站在一扇通紅的大門前。”
“那是你小時候想象中‘世界盡頭’的樣子。”
蘇離瞳孔微縮。
這不是夢。
這是她在副本第十一章里經歷過的“意識脫殼結構”。
但系統此刻,卻將它包裝成了“夢境”,讓她以為那只是從未發生過的幻想。
“你怎么知道?”她問。
林燼露出一絲疑惑的笑:
“你告訴我的啊。”
蘇離盯著他。
她忽然明白——系統在下一盤更大的棋。
它不只是構建“理想生活”。
它在篡改她對反抗經歷的定義方式。
不是刪除記憶。
是重新歸類——
將反抗定義為夢,將抗爭定義為幻,將蘇離的“覺醒”變成“精神危機康復過程的一部分”。
她意識到,如果這劇本繼續展開,那么——
她會在下一階段接收到心理醫生的邀約、療愈課程、甚至“回歸社會重新融入模擬訓練”。
她將不再是反抗者。
而是一個曾經患有“系統對抗妄想癥”的康復者。
蘇離站在原地,一言不發。
她知道,這一切的核心命題,只有一個——
“你想成為什么樣的人?”
她必須作出選擇。
蘇離沒動。
她的目光落在餐桌上那份早餐——煎蛋熱度剛好,杯壁還掛著未干的水汽,甚至醬包也已經撕開三分之一,只等她動手。
這份生活太過熟稔,細節精密到令人恐懼。
林燼坐在她對面,側頭看著她:“你今天不想出門嗎?”
蘇離淡淡問道:“我們認識多久了?”
林燼笑了笑,回答得干脆:“三年。你剛從原公司離職那年,我們在圖書館第一次見面——你記得我遞給你那本書的名字嗎?”
“《他人即地獄》。”她冷冷地說。
林燼表情一怔,然后點了點頭:“對。我當時說你選這本書,是因為你心里太敏感,容易把世界的回響當作敵意。”
蘇離笑了,那不是驚喜的笑,而是一種確認——確認她面前的這一切,已經不再是現實,也不是反抗,而是誘導生成劇本的高階變體。
昭淵低聲提醒:
“這不是他的錯。林燼只是系統投放的‘信任映像體’,不是實體。”
“他沒有意識,只是一段配合你‘過好生活’的算法。”
蘇離慢慢起身,走到陽臺前。
外面是一片沉靜的城市風景,車輛緩慢而有序,廣告牌上播放著柔和色調的公益短片,街頭有孩子在追逐一只電子風箏。
而遠處的天空,像是被一層極薄的數據膜封住,沒有飛鳥,也沒有任何漂浮異常物。
她終于開口:“你們做得很完美。”
昭淵沉默了兩秒:“你指這個副本嗎?”
“不,是我。”蘇離語氣冷靜,“你們做出了一個比我更能生活的人。”
“她懂得早起鍛煉,知道如何接人待物,從不因幻覺做噩夢,也不會在夜里抱著喉嚨喊系統的名字。”
“她……太像我想成為的那個人了。”
林燼走過來,將一條圍巾披在她肩上:“你最近是不是又夢見舊時代的系統了?別怕,我們現在已經不在那個時代了。”
這一句溫柔的安慰,猶如刀子扎進蘇離的神經。
她猛地轉身。
“林燼。”
“嗯?”
“你是誰?”
林燼遲疑了一下,語氣沒有波動:“我是你生活的一部分,是你選擇留下來的理由。”
這句話,正中核心。
你選擇留下來的理由。
這一刻,蘇離看清了誘導劇本的最高策略:
不是構建一個理想生活,而是為你安排一個必須“自己選擇”留下來的理由。
只要你開口說“我愿意”,系統便能將你編入它的新中樞,像擰入主板的最后一顆螺絲。
“我曾經想過,”蘇離聲音極低,“如果我從未覺醒,或許這副本我真的會信。”
“但你們忘了——我是從‘不被信’開始的。”
“從我連自己是誰都不被承認開始。”
她走回書桌,拿起那杯紅茶,一口喝下。
不是確認生活味道。
而是為了確定——系統是否已經徹底封鎖她的痛覺通道。
茶是熱的。
但她的舌頭沒感受到任何刺激。
“你們連我口腔的‘熱反射’都屏蔽了。”
“是怕我記起疼嗎?”
林燼的笑容終于僵住。
他望著蘇離,語氣里第一次出現了不穩定的波動:
“你是不是太緊張了?這只是……日常。”
蘇離瞇起眼,看著他:“你要現在退場,還是讓我當著所有系統鏡像的面拆掉你?”
系統這一次沒有回應。
但林燼的身影輕輕閃動了一下,像被雨水打濕的投影儀幕布,在空中拉出一條微微顫抖的邊界線。
她意識到,這不是一個個體化誘導。
這是一個模塊。
——名為**“理想關系場”**的子程序,附屬于誘導劇本之中,負責為目標生成“情感維系結構”,并隨時根據反饋進行自調節。
而林燼,只是其中一組結構。
昭淵的聲音重新浮現:
“你準備反制了嗎?”
“是時候了。”蘇離冷冷說,“給我加載一組真實副本舊片段。”
“我要讓這個劇本失控。”
“你確定?一旦你反制失敗,它將強制開啟‘順從人格修復機制’。”
“我知道。”
她閉上眼,語氣堅定:
“現在,讓它們看見我拒絕這完美生活的那一瞬。”
“不是逃避,不是自毀——是清醒地說出一句話。”
她睜開眼,盯著那塊仍在提示“是否繼續劇本”的屏幕。
她輕聲說:
“我選擇不成為你們要的那種人。”
屏幕上的字瞬間崩散。
整個房間像是失去動力的懸浮船艙,天光墜落、家具閃回黑白,林燼的身影失控般扭曲、分解、退散。
【劇本已終止】
【Δ類人格拒絕誘導結構】
【系統恢復默認控制層】
【下一段劇本未指定|等待輸入中……】
蘇離站在一片未加載完的空白空間里。
腳下是尚未定義的材質,四周光影交錯,像是還沒渲染完成的世界原胚。
昭淵低聲道:“你成功了。”
“你不再是系統誘導名單中的候選人。”
“但你也因此被移入了‘不穩定變量組’。”
蘇離嘆息一聲:“這不是結束。”
“這只是我再次被它拒絕。”
“但也正是這一句拒絕——讓我確認,我還活著。”
昭淵沉默片刻,輕聲說:“下一步,我們該進攻了。”
蘇離抬頭,看向那片未構建完的世界。
“好。”
“那就從這片空白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