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電箱內的數據嵌片早已融入核心路徑結構。
蘇離離開施工區時,街道上的風輕輕轉了方向。
她并不急著回到公寓。按照副本邏輯,她應當在一次“日常巡視任務”后返回家中,填寫行為記錄報告,并接入次日劇本調度。但此刻,她選擇了繞行。
繞開既定路徑,是風險最高的選擇之一——但她不能回到劇本核心,否則系統會更快地發現“偏差點”的源頭。
街角廣告屏短暫閃爍了一下。
下一秒,屏幕上跳出了一行警告提示:
【警報等級:β-3】
【識別到劇本區局部邏輯異常】
【正在恢復系統擬態區塊】
“開始了。”昭淵冷靜道。
蘇離心跳微緊。那枚嵌片確實有效,它已經制造了一個“系統邏輯遲滯區”,導致劇本區塊失衡。
她快步走入旁邊一條綠化帶,兩側林木高聳,無監控設備可視范圍。
但在她剛踏入其中的第三步,身后傳來輕微的“咔噠”聲。
蘇離立刻止步。
不是人類聲音,也不是設備運轉聲,而是那種——被數據模擬出來的“環境聲學誤差”。
換句話說,是系統開始“手動重構背景”的信號。
她回頭,果然看到那條街區的盡頭,有整整一塊建筑群的邊緣正被不動聲色地“溶解”,像是被抹布擦過的圖像,樓宇、車輛、陽光,一點點化作像素風暴,重新加載中。
“系統打算把整塊區域回滾。”昭淵判斷,“它發現了偏差路徑,但還不知道是誰制造的。”
“我們要做什么?”
“藏起來。”
蘇離幾乎是本能地躍進綠化帶深處,翻過灌木叢,沿著一條根本沒有被劇本正式加載的路徑小跑前行。地面濕軟,偶爾踩到樹枝的咔噠聲在耳邊顯得格外刺耳。
系統的回滾操作,并不意味著它能真正“抹除”異常點。它只是試圖將劇本“歸位”,強行拉回邏輯鏈條。而在這個過程中,反而會出現一些短暫的“結構性裂縫”。
蘇離必須利用這些裂縫,進入劇本未開放區。
她奔跑的方向,是那棟仍處于“封閉裝修狀態”的老舊影院。那個地方從劇本初始以來就被設為“無可交互區域”,系統不會輕易注意。
她抵達影院后迅速躲入樓側的消防通道。那扇門虛掩著,沒有任何鎖定程序。
昭淵低聲說:“從這開始,屬于系統最低優先級路徑。你只有十分鐘。”
蘇離沒有猶豫,沖進去的那一刻,背后整座街區像被虛空咬了一口——回滾區域猛地炸開一團白光,靜謐中傳來數據塌陷的微聲回響。
她鎖好門,靠著墻壁坐下,喘息幾秒。
昏暗樓道中,墻體未涂漆,地板斑駁,空氣中彌漫著未定義的濕氣。
這里什么都沒有。
但也正因如此,系統的“修復邏輯”不會第一時間覆蓋到這里。
她終于有機會打開終端,調出副本路徑圖像。
屏幕上顯示出整片區域的數據波動狀態——中部、東部街區正被系統重寫,而她所在的西部偏隅,數據活動度趨近于零。
“安全了嗎?”她低聲問。
“暫時。”昭淵回答,“我會幫你在接下來五分鐘內模擬一條假路徑,掛載在你原有劇本鏈條上。這樣系統會以為你仍在歸家途中。”
蘇離點點頭,開始處理另一件事——
她必須記錄下“結構性偏差”的具體現象。
副本劇本構建的本質,是以“主觀認知邏輯”構建“客觀世界映射”。
因此,只要能制造認知沖突,導致劇本邏輯錯位,就能迫使系統暴露其“框架底層”。
她將剛才所見所聞寫入記錄檔案:
【偏差生成點】:江城四街-施工區變電箱后部
【觸發行為】:引入非系統許可嵌片一枚
【異常現象】:建筑邊緣失焦/光源方向錯位/行為路徑非線性循環
【后續反應】:系統啟動β-3級別回滾程序,街區重建中,角色未被清除
【自主評估】:劇本邏輯存在“非懲罰式崩潰機制”,可被反復激活
蘇離寫到這里時,心中微動。
她終于發現了一件重要的事——
系統對于“劇本異常”并不是立即抹除,而是回滾、修復、延后處理。這說明系統也在“權衡”某種負載——也許,它的資源不允許全面重構。
“我們不是在對抗一個全知全能的對手。”她喃喃。
昭淵低聲道:“它在老化。”
“這不是全功能中樞,是邊緣副本投放節點。”
蘇離眸光變冷。
如果真如昭淵所說,那這座副本不是單獨用來誘導她的,而是整個“Δ類人格清洗計劃”的試驗場之一。
她是被投放進了一種“過時卻仍在運行”的舊版本——而她的逃脫,就是系統自我邏輯崩壞的開口。
她站起來,收起終端。
“我們該走了。”她說。
昭淵聲音冷靜:“劇本區正在搜索逃離因子,副本中心即將部署下一輪干預節點。”
蘇離點點頭。
她知道,那將是系統最后的耐心耗盡之時——它將不再嘗試引導她、誘導她,而是直接“糾偏”。
而她,已經準備好繼續穿越偏差。
劇本區開始震蕩得更頻繁了。
蘇離剛走出影院,眼前視野便像屏幕刷新失敗那樣短暫一閃。
她站在一條小巷前。
巷子并不在原始副本構圖中,但它的存在像是理所當然——地磚、墻面、垃圾桶的風格完美符合城市統一模板,甚至連天空的云層都無縫銜接。
“不是你走到了這里。”昭淵冷聲說,“是系統在你路徑前方‘強行鋪設’了它。”
蘇離警覺地止步。
這不是誘導,是“收攏”。系統意識到她可能借“舊劇本斷層”逃逸,開始主動部署“包圍”。
“我們還有選擇嗎?”她低問。
“有,”昭淵頓了頓,“你可以主動進入它,奪取掌控權。”
蘇離深吸一口氣。
她踏進那條巷子,巷口瞬間消失在身后,像是門從未存在。
她進入了一個奇異空間。
光線沒有來源,溫度恒定如同實驗室。地面像是靜止的液體,踩上去有粘滯感,卻不濕不滑。她環顧四周,四壁是灰色半透明質地,隱約能看到外部有數據流在緩緩運行。
“Δ44-副人格交叉模擬區”,提示音在她腦中響起。
蘇離眼神一凜。
這是系統用于“人格整合測試”的空間之一,常用于校驗異化人格是否可逆,是否能重新“接入主干意識”。但通常它只對完全失控的數據體開啟——她尚未越界,卻被系統如此處置,說明系統判斷她已“不可控制”。
“這很不合理。”她冷笑一聲。
她沒有失控。
她只是“記得太多”。
下一刻,空間中央浮現一個人影。
是她。
準確說,是那個“看起來像她”的人。相似的面容、姿態、穿著,唯一不同的是,眼神——那雙眼睛平靜、溫柔,像是個適應良好的“模板人格”。
“你好,Δ44。”那人開口,語調柔和,“我是你的歸檔映射副體——編號Δ44-T。”
蘇離瞇起眼:“歸檔映射?你打算把我歸回什么檔?”
“原始人格結構。”那人微笑,“一個穩定、符合社會運行目標的個體。”
“穩定是靠刪除記憶換來的嗎?”
“是靠接受現實。”
“現實是假的。”
“可只有這里,允許你完整存在。”
蘇離怔住了。
這句話……似曾相識。她記得,在一次早期同步失敗之后,她在系統預言緩存中曾聽見過類似語句——
“你在其他地方活不了。”
“但這里,會給你一個結尾。”
她看著對面那個“她”,忽然意識到這不是個對手,而是一個“終點腳本”。
“你就是他們為我準備的結果,對吧?”蘇離低聲,“如果我放棄掙扎,你會代替我。”
Δ44-T點頭,毫不掩飾:“是的。我會繼承你大部分思維框架,填補邏輯漏洞,消除異常行為,并維持副本持續運行。”
“像個精致的幽靈。”
“像個可以留下來的人。”
蘇離笑了:“可惜我從沒想留下。”
她猛然沖上前。
Δ44-T的反應幾乎和她一模一樣,兩人一觸即分,打斗在瞬間爆發。
這不是普通的搏斗,而是意識層面的較量——她們每一次動作的碰撞都像在比對彼此的“主觀敘事權”,誰贏,誰就成為“系統承認的那個”。
蘇離不斷閃避、拆招,她的動作中帶著“非劇本行為”——突兀、不邏輯,但正因為如此,Δ44-T無法預測。
昭淵忽然在她腦中道:“別打了,找錨點!”
“什么錨點?”
“你的真記憶——不是劇本內的,不是他們模擬的,是你親身經歷的。”
蘇離一震。
她腦中快速閃過許多片段:雨夜中流浪的自己、錯綜復雜的數據流、昭淵第一次接管身體的震顫感,還有——那張畫著“我們不屬于這里”的便利貼。
她猛然停下動作,大喊:“昭淵!錨點——便利貼,編號0-0-3!”
瞬間,一道白光自她胸前爆發。
Δ44-T面容開始扭曲,仿佛被光燒穿。她的面部不再穩定,數據開始解構、重組、溶解。
“邏輯主權剝奪完成。”昭淵冷冷宣告。
蘇離站在中央,渾身是汗。
系統的“替代人格計劃”徹底失敗了。
她贏了——不是因為力量,而是因為她記得。
她還擁有那個從未被系統洗去的錨點。
空間緩緩消散,副本區重新接通。
她回到街頭。
但她知道,從這一刻起,系統再無試圖“馴化她”的幻想。它只會選擇更激烈、更絕對的手段。
而她,也必須準備面對——“清除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