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不多不少,兩個月!
- 軍工:歸國南天門計劃,鷹醬麻了
- 桌上半只魚
- 2011字
- 2025-06-29 22:28:02
“沒錯,只有兩個月!”
一臺非運輸戰機,從項目立項開始,就要經過專家驗證,再算上試驗機階段,少則十年多則數十年!
要是超音速戰機,舉國之力研制,鷹醬的頂尖零件專利拖累,二十年都算快了。
你花了多長時間。
兩個月?!你怕是設計就用兩個月時間吧。
你每天的時間能比別人多一天?
王援朝感覺是最直觀的。
和身旁戰機專家不同,作為首長最清楚這種情況了。
關鍵是當年自己只是個大頭兵,龍國戰機技術落后受到國際記者嘲笑。
在全軍演講臺下,為初代戰機消息鼓掌。
可直到自己軍校畢業當上軍官,戰機才面世。
眼前的劉元,三十不到。
有足夠的時間為龍國新一代戰機做研究!
王援朝下定決心,邀請這個年輕人。
“小伙子,你對龍-30有興趣嘛?就以你的畢方戰機作為藍圖。”
王援朝走上前來,打量了一下劉元。
劉元詢問道,“您是?”
“祖龍軍區負責人,可以審批你的項目。”
面前男人兩鬢微白,面容肅穆,絕不是普通的領導。
“可我只會畢方戰機,要不還是以我的戰機為藍圖吧!”
嗯?
很明顯,王援朝對于劉元的答案不滿意。
一架戰機沒有數人合力的驗證,一定是有某種缺陷的。
龍-30是最新的龍國戰機,最缺新技術。
兩相結合,才能發揮最大能力。
“我的結構是最好,技術也只適應于畢方戰機。”
“畢方戰機是無人駕駛的,沒有任何地面遙感輔助!”
劉元還怕幾人不明白,特意放慢點說,
“畢方戰機擁有智能識別技術,可主動分析,定位,規避!”
“比如說這次我設定了一個實驗目標,完成后自動駕駛,耗盡能源后歸來。”
王援朝更看不懂了,A1號聯合航天基地所有遙控資源,確實可以做到短時間飛行。
但全自動可真有點嚇人了。
一架不收控制的戰機,依賴于電子技術確定目標。
小說里也不敢這么編啊!
“你這么說的話,那遠超yu-80機動性的戰術動作,是它自己干出來的?”
“沒錯,我沒有進行任何遙控技術!”
劉元肯定地說道。
“我擦嘞!”
祖龍軍區眾專家可以說是極度震撼。
無人駕駛技術通常是不明真相的軍迷發明出來的詞語。
畢竟萬米遙控技術都還不太成熟。
談何直接使用無人駕駛技術,鎖定敵人,執行危險的任務啊!
戰機專家王顯明最先反應回來。
所有錯了,錯的太徹底。
畢方戰機根本沒有駕駛員的位置,看著像座椅的其實是人形攝像機。
這是這架畢方戰機最為珍貴的技術。
無人駕駛,遠程鎖定敵人。
“劉元,畢方戰機不需要駕駛員不是因為,而是完全不需要對不對?”
“沒錯!”
得到了劉元的可靠回答,幾人臉色再度改變。
要知道,戰機從來不是大頭。
戰機駕駛員才是,如果能用材料代替人力。
全世界所有國家都會干。
一但十分危機時候,無法繼續操控戰機,戰機駕駛員需要第一時間脫離!
錢和生命,以及數年珍貴培養。
后者更重要。
最好的情況當然是,無人駕駛,自動尋敵。
“諸位,我們去會議室討論吧。”
李愛國打斷了幾人的談話。
話說到這個地步,就不是在外面該說的。
“不,帶我們去看看畢方戰機的生產基地。”
……
實驗室堆積了廢紙無數,劉元也不是輕松完成的。
見到現場凌亂,王顯明等人也算把心放寬。
這樣的地方加上天才研究員,確實可以造出戰機。
“原來畢方戰機的誕生,在這樣一間房子里面。”
實驗室其實不大,加上側門的通道。
也就是十個籃球場的大小。
很多時候,幾個項目借用幾千平方的實驗室也僅僅是造一個發動機出來。
“院長,我把你的實驗室折騰成這樣……”
“沒事,有結果出來就可以。”
李愛國反而十分慷慨,甚至拍了拍劉元的肩膀,
“我的稀有材料和軍工半成品,你也都用是吧?”
“沒錯,都是我用的。”
眼見實驗室饕餮被抓住,李愛國沒有流露絲毫的不滿。
李愛國可不傻,區區一個實驗室對比一個隱形戰機,可賺大了。
等等?
一個庫房的材料就可以造一臺劃時代戰機?
王援朝傻眼了,軍區那些研究基地每年上報的材料費用說是天文也不為過。
每一架戰機產生意味著會有數個試驗機,一臺試驗機基本按著實裝去的。
相當于當前戰機的三倍消耗,研究戰機和戰場戰機損耗差不了多少。
可著一個庫房,那也太離譜了。
一個庫房意味著龍國現在每臺戰機一套半左右的資源。
好比你設計途中只是更換零件還不能大改,才有幾乎完成。
王顯明照著手里的研究日志看起來過程。
“劉元,你用了哪些材料指給我看看可以嗎?”
“大概是庫房的全部把,有些我回爐重練了才有機會。”
“我問的是具體的造價。”
李愛國搶先一步回答,“一千萬把,還剩下一點。”
什么?
區區一千萬還能剩下點。
一千萬什么概念,一輛工廠限量版跑車能有這個價格。
戰機可不是幾個老師傅,放一個標,加上點歷史底蘊,隨便配上零件就有人買。
戰機都是國與國之間的大交易。
每臺戰機砍價可是一千萬開始砍的,幾臺一起的價格更貴。
要知道阿三國買一架戰機可是要好幾億的成本價格。
不用說研發一款戰機需要多少成本。
“什么東西這么便宜?你們實驗室用的是鷹醬的,還是毛熊的?”
“回頭我讓我的學生聯系一下。”
等等?
研究日志里面有造價信息。
“無縫鋼管,高分子外殼,國科大傳達輪胎……”
王顯明越清點下去,越心驚肉跳。
算完一大半,造價才不超過三百萬。
哪怕把所有算上乘個兩倍,一千萬也才出頭一點。
“你……你花了不到一千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