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章 鐵軌上的檀香

  • 刑辯風雨
  • 飛侶
  • 10946字
  • 2025-06-24 18:16:10

一:提審

我永遠記得第一次見到陳檢察官的那天。那是個陰雨綿綿的下午,看守所的會見室里彌漫著潮濕的霉味和鐵銹的氣息。我戴著手銬坐在冰冷的鐵椅上,聽著腳步聲由遠及近。

門開了,一個穿著整潔檢察制服的年輕人走了進來。他看上去不過二十五六歲,頭發梳得一絲不茍,眼鏡后面的眼睛清澈明亮。他身后跟著一個記錄員,兩人在我對面坐下。

“張一,我是負責你案件的檢察官陳宇。“他的聲音出乎意料地溫和,沒有我想象中的嚴厲,“今天來是想了解一些案件細節。“

我低著頭,不敢直視他的眼睛。這一年來的經歷像走馬燈一樣在我腦海中閃回——女兒小荷被查出白血病時撕心裂肺的哭聲,醫院不斷催繳的賬單,還有那些在鐵軌旁度過的寒冷夜晚。

“根據案卷,你參與了火車站貨物盜竊案,但黃家兄弟供述你只參與了部分案件?“陳宇翻看著材料,眉頭微微皺起。

我咽了口唾沫,喉嚨干澀得發疼:“是的,檢察官。去年三月到十一月,我和他們一起偷過幾次日用品和食品。但十二月初小荷病情惡化,我回老家照顧她,沒參與后面的...“

“茅臺酒那件事?“陳宇敏銳地接上我的話。

我點點頭,感覺胸口像壓了塊大石頭:“他們打電話告訴我偷了茅臺時,我整個人都懵了。那么貴重的東西...但我已經騎虎難下...“

陳宇的筆在紙上輕輕敲擊,節奏均勻得像心跳。他沒有立即打斷我或訓斥我,這讓我稍微放松了些。我偷偷抬眼看他,發現他正專注地聽著,眼神中沒有鄙夷,只有一種我讀不懂的復雜情緒。

“你女兒現在情況怎么樣?“他突然問道,話題的轉變讓我措手不及。

這個簡單的問題像一把刀,瞬間劃開了我強撐的平靜。我的視線模糊了,手指不受控制地顫抖起來:“她...她在省兒童醫院...醫生說...說如果早點做骨髓移植...“

我哽咽著說不下去。陳宇沉默了片刻,示意記錄員給我倒了杯水。

“張一,法律不會因為你的苦衷而改變性質。“他的聲音依然平靜,但多了一絲我無法形容的溫度,“但了解全部事實是我的職責。你愿意詳細說說嗎?“

就這樣,在那個潮濕陰冷的下午,我把自己的故事完整地告訴了這位年輕的檢察官。

二竊酒

女兒小荷確診白血病那天,我的世界塌了。

醫生說,要準備至少五十萬。我一個月工資四千,妻子在紡織廠打工,三千塊不到。家里存款不到五萬,親戚借了一圈,杯水車薪。

黃大是我在貨運站裝卸隊的工友,有天喝酒時,他壓低聲音說:“老張,火車上那些貨,少幾箱沒人知道。“

我手抖得拿不穩酒杯。

“就偷點日用品,衣服、食品,轉手賣了,夠你閨女一陣子藥錢。“

第一回是在深秋的凌晨。貨運列車停靠檢修,我和黃大、黃二摸上車廂,搬了十幾箱洗發水、牙膏。天亮前,黃大聯系的小販就來收了貨,分給我三千塊。第一次分到錢時,我手抖得數不清。黃大咧嘴一笑,拍拍我肩膀:“老張,這才剛開始。“

那晚回家,小荷在發燒,妻子紅著眼說:“醫院又催繳費了。“

我攥著那疊錢,喉嚨發苦。不過,錢真實的攥在我的手心,我覺得這一刻,心里踏實了。

此后,我又跟黃大、黃二趁著天黑上了好幾次火車站停靠的貨物列車,所幸的是,無一失手。

貨運站后半夜最安靜,只有鐵軌偶爾“咔嗒“輕響,像某種隱秘的暗號。我們穿著深色工裝,背著蛇皮袋,黃大負責望風,黃二撬鎖,我搬貨。車廂里堆滿紙箱,有的貼著“日用百貨“,有的印著“食品專供“。我們專挑體積小、易轉手的——整箱的洗發水、成袋的大米、真空包裝的堅果,甚至還有幾箱品牌運動鞋。

后來膽子大了,我們甚至摸清了值班員的巡邏規律——凌晨兩點換班,有十五分鐘的空檔。黃二不知從哪搞來一輛破舊三輪車,就停在鐵軌旁的雜草叢里,貨一搬下來,直接裝車拉走。

銷贓的渠道也固定下來。黃大認識幾個夜市擺攤的,還有城中村的小超市老板,東西一出手,錢當晚就能分。有一次,我們搬了二十箱進口奶粉,轉手就賺了三萬多,我分到八千塊。

那段時間,小荷的醫藥費勉強續上了。妻子問我錢哪來的,我撒謊說老板預支了工資,還找工友借了些。她將信將疑,但沒再追問。

直到十二月那通電話——

十二月初,小荷病情突然惡化,我趕回老家照顧,沒參與他們的“行動“。

三天后,黃大打電話來,聲音興奮得發顫:“老張!搞到大的了!“

“什么?“

“茅臺!精裝50年的!一箱頂我們之前干半年!“

我腦子嗡的一聲:“你們瘋了?這種酒肯定有數!“

“放心,這批是臨時加掛的車廂,記錄混亂,查不到!“

我沒參與,但也沒舉報。

兩天后,黃大又打來電話:“出事了,酒廠報案了,公安在查監控!老張,酒得趕緊藏起來!“

我渾身發冷:“多少箱?“

“42箱。“

“你們他媽瘋了?!“我幾乎吼出來。

電話那頭沉默幾秒:“……已經這樣了。你老家有地方藏不?“

我咬著牙,最終還是答應了。

我找了個小貨車,把42箱酒搬上小貨車,直接拉到老家,老家并不太遠,30公里的路程,1個小時左右就到了。

進了老家的院子,我尋思著,放哪里呢,要想不被人發現,后院那個小時候腌制蔬菜的地窖,好多年沒用了,一般人不會想到那里。注意打定,就一箱箱往地窖里面搬。地窖的木板掀開時,一股潮濕的霉味混著泥土腥氣涌上來。不一會,老父親來了,70多歲的人了,身子骨很硬朗,天天下地。父親就是這個性格,他看我往地窖搬東西,一句話沒說,自己過來幫忙,下到了地窖里面。我弓著腰,一箱一箱往下遞,父親在下面接著,碼放在角落。

“這啥酒啊?箱子這么沉?“父親用袖子擦了擦額頭的汗,瞇眼盯著箱子上燙金的“貴州茅臺“四個字。

“好酒,特別貴的那種。“我喘著氣,沒敢說實情。

老爺子一輩子喝的都是散裝高粱酒,最貴不過二十塊錢一斤。他蹲下身,粗糙的手指摩挲著箱子的封口,突然抬頭:“能開一瓶嘗嘗不?“

我愣了一下。

偷來的酒,能喝嗎?

但看著父親渾濁眼睛里那點期待的光,我鬼使神差地點了頭。

地窖里昏暗潮濕,我們爺倆就著煤油燈,坐在摞起的酒箱上。父親用牙咬開瓶蓋,“啵“的一聲,濃郁的酒香瞬間在狹小空間里炸開。

“嚯!這味兒……“父親深吸一口氣,像聞到了仙氣。

我找了兩個缺口的粗瓷碗,琥珀色的酒液傾瀉而下,在碗里蕩出細小的漣漪。父親迫不及待地抿了一口,眼睛倏地睜大,喉結滾動,半晌沒說話。

“咋樣?“我問他。

“……像吞了一口綢子。“他咂摸著嘴,皺紋舒展開來,“滑進肚子里,還暖烘烘的。“

我也喝了一口。確實香,醇厚得讓人發暈,舌尖泛著甜,后勁卻火辣辣的。可這酒越香,我心里越慌——這是贓物啊。

父親卻已經倒上第二碗,話也多了起來:“我活這么大歲數,頭一回喝這么好的酒……兒子,你現在出息了?“

我喉嚨發緊,只能含糊地“嗯“了一聲。

第二天一早,我趕回城里。臨走前反復叮囑:“爸,這酒千萬藏好,別讓人知道!“

老爺子滿口答應。

可我剛走,他就扛著一箱酒去了村頭小賣部。

老劉正蹲在門口剝花生,見老爺子搬來個精致箱子,瞇起三角眼:“喲,張叔,這啥好東西?“

“好酒!我兒子帶回來的。“老爺子掀開箱蓋,金燦燦的瓶身晃得老劉眼皮一跳。

老劉是見過世面的——去年去縣城進貨,煙酒店里擺著這酒,標價一萬八。他心跳加速,面上卻不顯,慢悠悠拿起一瓶,對著太陽光假模假樣地照:“嗯……包裝還行,不過這種酒現在假貨多啊。“

“咋會是假的!“老爺子急了,“我兒子說……“

“這樣吧,“老劉伸出三根手指,“看您老不容易,三千一瓶,我擔風險收了。“

老爺子不懂行情,只想著小荷的醫藥費單子還壓在枕頭底下。他咬咬牙:“……成。“

老劉轉身進屋拿錢時,手抖得差點撕破鈔票。賺大了!

三天后,警察帶著搜查令沖進黃家兄弟的出租屋,人贓并獲。審訊時,黃大、黃二供述他們兄弟倆與我一起盜竊的事實,但隱瞞了自己盜竊茅臺酒的事實一直沒說。

但他們沒想到——

警察找到我時,我主動交代了,我說:“那天我女兒生病,我趕回老家,黃家兄弟去偷的,事后給我打電話說偷的是茅臺酒”

“酒在什么地方?”警察問。

我說:“茅臺酒藏在我父親家地窖,還剩11箱。“

警察起獲贓物時,老爺子癱坐在地上哭:“是我害了兒子……“

陳宇聽得很認真,偶爾打斷我問一些細節。當我說到主動向警方交代茅臺酒的下落時,我看到他的眼睛亮了一下。

會見結束時,陳宇合上案卷,出乎意料地說:“我會去醫院核實你女兒的情況。如果方便,我也想和你父親談談。“

我愣住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之前辦案的警察和檢察官從沒有人提出要去了解我的家庭情況。

“為...為什么?“我結結巴巴地問。

陳宇站起身,整理了一下制服:“因為法律不只是冰冷的條文,張一。它關乎每一個真實的人。“

看著他離去的背影,我第一次感到了一絲希望。

三調查

陳宇走出看守所時,雨已經停了,但天空依然陰沉。他深吸一口新鮮空氣,試圖驅散胸口的壓抑感。張一的供述與案卷材料基本吻合,但那些細節——顫抖的聲音、粗糙的雙手、說到女兒時瞬間崩潰的表情——這些都是冰冷的案卷無法傳達的。

“陳檢,你真要去調查他女兒的事?“年輕的記錄員小跑著跟上他的步伐,“科長不是說這個案子事實清楚,讓我們盡快起訴嗎?“

陳宇停下腳步,轉頭看向這個比自己還小兩歲的同事:“小王,如果你是張一,為了救女兒會怎么做?“

小王愣住了,支支吾吾說不出話。

“我不是說他的行為是對的。“陳宇嘆了口氣,“但量刑應該考慮全部情節,包括動機和悔罪表現。這是我的職責。“

回到檢察院,陳宇調出了張一案件的全部卷宗。他花了整個晚上重新梳理證據鏈,在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滿了疑點和需要核實的事項。

清晨七點,檢察院大樓還籠罩在薄霧中,只有公訴科的燈亮著。陳宇揉了揉酸脹的眼睛,合上攤滿桌面的卷宗——《刑法》教材翻到第六十七條,司法解釋匯編折著角,筆記本上密密麻麻全是紅藍兩色的批注。

他拿起保溫杯灌了口濃茶,苦澀在舌尖蔓延。這個案子有問題。

八點整,陳宇敲響了科長辦公室的門。

“李科,關于張一盜竊案,我有新發現。“

他把連夜整理的《補充偵查建議書》遞過去。“李科,我經過閱卷、還有提審,又翻閱了相關的刑法教科書、司法解釋公安機關未認定的自首、立功情節,我認為應當重新核查。“

李國棟正在批閱文件,聞言筆尖一頓,抬頭時眉頭已經皺起:“自首?黃家兄弟的供詞里可沒提這茬。“

“這正是問題所在。“陳宇翻開案卷第三十七頁,指尖點在張一的第一次訊問筆錄上,“2007年1月12日9時15分,張一到案后主動供述了公安機關尚未掌握的茅臺酒藏匿地點,并帶領偵查人員起獲贓物。“

“張一還有自首、立功情節?“李國棟感覺很詫異,“我支持你的想法,不過要認定公安機關沒認定的情節,一定要慎重,要有充足的證據支持,也要頂住壓力,但凡弄錯了要承擔責任的。“

“我知道,你看這里”陳宇邊說邊遞給科長一份《關于辦理自首和立功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復印件,用紅筆勾畫出關鍵條款:“根據司法解釋第一條,'罪行未被司法機關發覺,僅因形跡可疑被盤問后主動交代的,應當視為自動投案'。張一到案時,公安機關僅掌握其參與普通貨物盜竊的線索,對茅臺酒案尚在摸排階段。“

李國棟的眼鏡片上反射著文件冷光。他沉默地翻到案卷物證部分——起獲的茅臺酒照片上還沾著地窖的泥土,扣押清單有張一的簽名確認。

“那既然認定了自首,為何還要另外認一個立功呢?“科長的聲音依然嚴肅,但指節無意識敲擊桌面的節奏變快了。

陳宇立刻抽出刑事科學技術研究所的《情況說明》:“根據茅臺酒瓶身噴碼,這批酒與貴陽鐵路公安處協查通報中的失竊物品編碼完全吻合。正是張一的供述,才使這起案值467萬的盜竊案得以偵破。“他頓了頓,“符合《刑法》第六十八條'協助抓捕同案犯'之外的第二種立功情形——'揭發他人犯罪行為,經查證屬實'。“

辦公室里突然安靜得能聽見空調出風聲。李國棟摘下眼鏡,揉了揉鼻梁:“小陳,你知道推翻公安機關認定的結論需要什么級別的證據嗎?“

“三類證據鏈。“陳宇早有準備,從文件夾里抽出三份材料:“一是同步錄音錄像,證明張一供述的主動性;二是《辦案說明》中關于茅臺酒案偵破過程的原始記錄;三是物價鑒定意見書與協查通報的時間戳比對——酒廠報案是在張一交代之后。“

李國棟突然笑了,那是資深檢察官看到精彩論證時的表情:“準備得挺充分啊。不過...“他表情又嚴肅起來,“你要想清楚,一旦認定自首立功,量刑起碼降一檔。要是法院最后不采信,咱們可要挨板子的。“

“如果因為怕擔責任就回避法定從輕情節...“陳宇把《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翻到第二百八十九條,輕輕推到科長面前,“那才是失職。“

走出科長辦公室,陳宇發現同事們看他的眼神都變了——有同情的,有嘲笑的,更多的是不解。資深檢察官老馬拍了拍他的肩膀:“年輕人有沖勁是好事,但別太理想主義。這行干久了你就知道,有些案子沒那么復雜。“

陳宇勉強笑了笑,沒有爭辯。他知道在很多人眼里,自己不過是個不知天高地厚的毛頭小子。但法學院教授的話始終在他耳邊回響:“檢察官的權力不是用來簡單定罪的,而是用來實現正義的。“

當天下午,陳宇獨自驅車前往省兒童醫院。在血液科病房,他見到了張一十歲的女兒張小荷——一個瘦得皮包骨的小女孩,安靜地躺在病床上看書。她的眼睛大得出奇,臉色蒼白得幾乎透明。

“叔叔,你是我爸爸的朋友嗎?“小女孩的聲音細若蚊蠅,“爸爸說他出差了,要很久才能回來。“

陳宇的喉嚨發緊。他出示了工作證,向主治醫生了解了情況。醫生的診斷報告和催款單證實了張一的說法——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治療費用已超過三十萬,后續骨髓移植至少需要五十萬。

“這孩子很堅強。“醫生嘆了口氣,“但她父親最近兩個月只交了最低限度的治療費,我們都很擔心。“

離開醫院時,陳宇在走廊里遇到了來送飯的張一妻子——一個憔悴的中年婦女,手里提著簡陋的飯盒。當她得知陳宇的身份后,瞬間淚如雨下。

“檢察官同志,我男人他不是壞人...他真的走投無路了...“女人抽泣著,幾乎站不穩,“小荷才十歲啊...我們借遍了所有親戚...“

陳宇扶住她顫抖的肩膀,不知該說什么。法律和人情在這一刻形成了尖銳的對立,而他必須找到平衡點。

第二天,陳宇又去了張一的老家——一個偏遠的山村。張一的父親,一個七十多歲的老人,住在搖搖欲墜的土坯房里。當陳宇出示證件時,老人嚇得直接跪在了地上。

“政府同志,酒是我賣的...不關我兒子的事...“老人渾濁的眼淚順著皺紋縱橫的臉流下,“要抓就抓我吧...我兒子是為了救孫女啊...“

陳宇扶起老人,心里像壓了塊大石頭。角落里堆著小山般的藥盒和醫院收據。

回城的路上,陳宇的車拋錨在荒郊野外。等待拖車時,他坐在路邊,看著夕陽西下,思緒萬千。張一的故事像一把鋒利的刀,剖開了他作為法律人的外殼,直指內心最柔軟的部分。

拖車司機到來時,陳宇已經做出了決定。無論要面對多大的阻力,他都要堅持自己的判斷——這不是對犯罪的縱容,而是對正義更深刻的理解。

四:爭辯

清晨的陽光透過檢察院老舊的鋼窗斜射進來,在會議室的長桌上投下一道金色的分界線。陳宇坐在光影交界處,左手邊的卷宗被照得發燙,右手邊的咖啡卻已涼透。他輕輕摩挲著《刑法》第六十七條的頁腳,那里已經被翻得起了毛邊。

“張一案,現在討論。“李國棟科長的聲音像一記法槌,讓原本窸窣的會議室瞬間安靜下來。陳宇注意到科長今天特意換上了那套深藍色的檢察制服,領口的檢徽在陽光下閃著冷冽的光。

今天是周一,與會的公訴科的同志共9人。

圍繞張一的行為有無法定從輕、減輕處罰情節,分成了三種意見,爭鋒相對,爭辯激烈。

劉芳第一個翻開筆記本,紙張發出清脆的“嘩啦“聲。這位年近六十的老檢察官鬢角已經全白,但坐姿依然挺拔如松。劉芳是國有企業干部轉行到檢察院的,在檢察院干了30年了,她一貫嫉惡如仇,她的口頭禪是:干公訴就是打擊犯罪,打擊犯罪就要從重從嚴。她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鏡,鏡片后的目光銳利如刀:“茅臺酒廠是國家名片,被盜的茅臺酒僅追回了11箱,社會影響極壞,盜竊數額特別巨大,467萬的損失必須嚴懲!“她的聲音不大,卻像一塊生鐵砸在會議桌上,“十五年,一檔都不能降。“

會議室里的空氣仿佛凝固了。陳宇看見坐在對面的書記員小王不自覺地縮了縮脖子,手中的鋼筆在記錄本上洇出一團墨跡。劉芳的“十五年“像一記重錘,這是盜竊罪數額特別巨大的頂格量刑建議,在司法實踐中很少適用。

鋼筆與紙張摩擦的沙沙聲中,趙軍突然合上手中的《刑事審判參考》,書頁發出清脆的“啪“的一聲。這位被稱為“少壯派“的業務骨干,今天特意打了條暗紅色領帶,在深色制服襯托下格外醒目。趙軍是大學法學本科畢業,工作已滿十年。“我不同意。“他的聲音很平靜,但每個字都像經過精心打磨。

趙軍接著說:定案要看證據,正確適用法律,是我們公訴人的法定職責,不管從輕的情節,還是從重的處罰情節,檢察官都要收集并依法認定。這個案子確實有特殊性,但我認為定一個自首就足夠了。

“諸位請看卷宗第89頁。“他的食指關節輕輕叩擊著文件上的關鍵段落,指甲修剪得圓潤整齊,透著法律人特有的嚴謹。陽光從西側的窗戶斜射進來,將他制服的肩線鍍上一層金邊,檢徽在光影交錯中閃爍著金屬光澤。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處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體問題的意見》第三條...“趙軍的聲音不疾不徐,像在法庭上發表公訴意見般字斟句酌。他說話時習慣性用左手轉動右腕上的手表,這是他在政法大學養成的習慣——每次模擬法庭辯論前都要校準時間。

科室里的年輕檢察官們不約而同地向前傾身。小王手中的鋼筆懸在記錄本上方,一滴墨水悄然暈開,在橫線紙上洇出藍色的星芒。老馬摘下老花鏡,用絨布擦拭鏡片的動作停了下來。空調出風口“嗡嗡“作響,卻吹不散空氣中凝結的專注。

“張一供述茅臺酒藏匿地點的行為,“趙軍翻開《刑事審判參考》第145期,書頁發出清脆的“嘩啦“聲,“應當認定為特別自首中的'如實供述司法機關尚未掌握的不同種罪行'。“他的指尖沿著判決要旨的段落緩緩移動,指甲邊緣與紙張摩擦發出細微的沙沙聲。

劉芳突然“嘖“了一聲,鋼筆尖在紙上戳出個小洞。但趙軍只是微微抬了抬眉毛,繼續道:“這與黃家兄弟隱瞞的盜竊事實構成必要共犯關系,符合《刑法》第六十七條第二款的立法本意。“

他說話時,窗外正好有片梧桐葉飄落,打著旋兒掠過窗玻璃。陳宇注意到趙軍左手無名指上的戒指印——婚戒摘掉后留下的淺白色痕跡,聽說他妻子去年調去了省高檢。

“但必須明確界限。“趙軍突然提高音量,聲音在會議室產生輕微的回響。他拿起保溫杯抿了一口,杯底的枸杞隨著晃動上下沉浮。“張一揭發同案犯的行為,已經作為自首的必要組成部分予以評價,根據禁止重復評價原則...“

科室里響起此起彼伏的“沙沙“記錄聲。李國棟科長摘下眼鏡,揉了揉鼻梁上被鏡架壓出的紅痕,微不可察地點了點頭。這個動作像按下某個開關,會議室里的氣氛頓時松動起來。

“所以我的意見是,“趙軍合上案卷,封面與桌面碰撞發出沉悶的“啪“聲,“認定自首,不認定立功。“他松開領帶結的動作利落干脆,“這樣既保障被告人合法權益,又維護了司法裁判的統一性。“

陽光此刻正好移到了會議桌中央,將眾人的影子投在東側的墻上。陳宇看見至少有五個影子隨著點頭的動作上下起伏,像被風吹動的麥浪。打印機突然自動啟動,“嗡嗡“地吐出一張紙——可能是隔壁辦公室傳來的文書,但此刻聽起來像是對這個折中方案的掌聲。

這場討論會持續到中午快吃飯的時間,快結束的時候,老馬習慣性的發言到:“我們是要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權益,但首先是依法保障,不能讓同情心占據了大腦,控制了我們的理性判斷。說這話的時候,他還抬眼看了一眼陳宇,然后繼續說:“我們不能因為張一要被判處較重的刑罰,反過來給他找到從輕的情節,這是錯誤的辦案邏輯。”

看到自己的意見沒人支持,陳宇顯得特別著急,他爭論到:“張一只參與了前期的普通貨物盜竊,涉案金額不足五萬。“陳宇調出自己整理的對比表格,“茅臺酒案發生時他并不在場,事后雖有包庇行為,但很快主動交代,避免了更大損失。“

資深檢察官劉芳冷笑一聲,“按你這么說,所有罪犯都能編個悲慘故事來減刑了?“

陳宇感到血液涌上臉頰,但他沒有退縮:“劉老師,我核實了所有證據。醫院的病歷、村里的證明、贓物的去向,全部屬實。法律不應該脫離人性。“

會議不歡而散。陳宇的堅持讓他在科里幾乎被孤立。但他并不后悔——如果法律失去了對個體命運的關懷,那不過是另一種暴力。

那天晚上,陳宇在辦公室加班到凌晨。當他整理完最后一份補充偵查報告時,發現科長李國棟不知何時站在了門口。

“年輕人,你知道我為什么反對你嗎?“李國棟的聲音出乎意料地平靜。

陳宇抬起頭,疲憊地揉了揉眼睛:“因為我太固執?“

“因為你讓我想起了三十年前的自己。“李國棟走進來,坐在對面的椅子上,“我也曾像你一樣,相信每個案子都有獨特的故事。“

月光透過窗戶,在兩人之間投下斑駁的影子。李國棟點了支煙,深深吸了一口:“后來我明白,如果我們對每個罪犯都心軟,誰來保護受害者?法律的威嚴何在?“

陳宇沉默了片刻:“李科,張一確實犯了罪,應該受到懲罰。但懲罰的目的是什么?是單純的報復,還是教育和挽救?如果連自首和立功都不予認定,以后誰還會主動認罪?“

李國棟盯著陳宇看了很久,最后嘆了口氣:“把材料準備充分,我給你最后一次機會,如果法官采納你的意見,我支持你。“

這是陳宇工作以來第一次感到科長的態度有所松動。也許,正義的實現不僅需要堅持,也需要時間和理解。

五開庭

開庭那天,張一穿著橘色的囚服站在被告席上,目光呆滯。當陳宇作為公訴人陳述完起訴意見后,出人意料地補充道:“同時,本院認為被告人在部分犯罪事實中具有自首和立功情節,請法庭量刑時予以考慮。“

法庭上一片嘩然。張一猛地抬起頭,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的妻子在旁聽席上捂住嘴,無聲地哭泣。

經過激烈辯論,法官最終采納了陳宇的意見。考慮到張一的特殊情況,法院在法定刑期內給予了從輕處罰。

下面,是判決后三個月,陳宇檢察官就本案的自首和立功的適用撰寫了調研論文,發表在某法學期刊,省檢察院的內網也刊登了這篇文章。我們節選了這篇論文的精華部分分享給讀者,從中希望可以感受到開庭那天法律專業問題的爭論場景。

《盜竊案的共犯檢舉行為如何認定法定情節》

案情概要:略。

【問題】對于張一因共同盜竊被抓獲,交代其在整個盜竊犯罪過程中,因故未參與、公安機關未掌握的同案犯實施的其轉移、銷售贓物的行為,如何認定張一的法定情節?

分歧意見:略。

【評析】筆者同意第二種意見。理由如下:

首先,由于同案犯二黃歸案后的交代,張一與二黃共同盜竊的事實已經被公安機關所掌握,但二黃對于二人共同盜竊茅臺酒的事實未做如實供述。此后,在張一被抓獲并被采取強制措施后,其如實供述自己幫助轉移、銷售茅臺酒的犯罪事實是之前公安機關尚未掌握的,并且與公安機關已掌握的盜竊犯罪屬不同種罪行,根據刑法規定,張一實施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成立準自首,對此并無爭議。

其次,在已經認定張一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構成自首的情況下,能否另外對其檢舉、揭發同案犯盜竊犯罪成立立功情節呢。筆者認為,關鍵在于檢舉、揭發的行為是否能為自首所要求的如實供述的內容所涵蓋。

先看自首的規定…本案中,二黃歸案后,對于共同作案人張一參與的盜竊犯罪已經供述,該事實已經為司法機關所掌握,故張一此后供述自己參與這些盜竊不能認定為自首,只能認定為坦白。而張一對于二黃盜竊后幫助轉移、銷售贓物的行為,因為張一沒有參與盜竊,不屬于共同盜竊的范疇,其在公安機關不掌握的情況下,主動供述的異種罪行,應認定為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的自首行為。

再看立功的規定…張一是作為共同盜竊犯罪的嫌疑人被抓獲的(案情實際是黃某某在公安人員的安排下打電話誘捕的),其到案后在供述自己轉移銷售茅臺酒的筆錄中,明確說明贓物是二黃所盜竊的。該盜竊行為是三人共同盜竊犯罪以外的另一起盜竊犯罪,屬于司法解釋中所稱的“他人犯罪行為”,此后公安人員根據其供述查找到贓物的下落,并得到盜竊正犯二黃供述的證實,至今才認定該盜竊事實。那么,張一的行為完全符合上述法律的規定,單獨就其揭發“他人犯罪行為”而言,又構成立功。問題是,同一個供述的行為是否能夠又構成自首,又構成立功呢?這就涉及到如何認識立功的情節是否能為自首所涵蓋。如果認為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的自首必須要供述主罪即盜竊罪的行為人,則不能認定立功;如果認為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不必然需要供述盜竊罪的情況,則成立立功。

刑法理論對于有關聯關系的犯罪有連累犯和基本犯之分…本案中,被告人張一歸案后,供述的轉移并銷售贓物的犯罪,屬于主罪完成后的幫助型犯罪。其如實供述的范圍或者說義務只涉及贓物犯罪本身的數額、時間等等,至此,其供述內容如果符合自首的規定,則成立自首;如果不符合自首的規定,則成立坦白,可以酌情從輕處罰。其對主罪內容的供述不應當屬于其如實供述的當然內容,不是其義務范圍;在義務之外,額外的供述主罪的嫌疑人姓名、盜竊的數量、等基本情況,并據以偵破案件的,應當對其額外的法律評價。按照上述分析,換一種角度講,先不考慮張一自首的問題,單就其因贓物犯罪被抓獲后,檢舉、揭發盜竊犯,認為為立功應該沒有問題;現在張一對贓物犯罪本身是公安機關未掌握的,自己供述的,認定為自首。那么,自首和立功跟檢舉他人犯罪屬于不同種的兩個行為,雖然形式上是在一次供述中完成,但互相不影響,不被吸收。故依法應認定為立功行為。

有人認為,由于該起事實系在三人多次盜竊期間實施,張一在之前參與、之后繼續參與盜竊,其僅因回家偶然的原因未參與該次,并不能免除其供述的義務。筆者認為,張一未參與該起盜竊確實有偶然性,而該起盜竊確實在整個共同盜竊過程期間發生,但張一畢竟不是該次盜竊的實行犯,其完全沒有義務交代盜竊的具體內容。不能因為他參與了其他共同盜竊,就讓其承擔起未參與的盜竊行為的供述義務。對其揭發、檢舉的法律評價還是要依照普通的連累犯對基本犯的揭發理解,進行正確的認定。事實上,正是其交代該起贓物犯罪(價值46萬余元),公安人員才加大偵查力度,查找到贓物的下落,走訪相關知情人員,突破二黃的口供,最后才認定了盜竊的事實,因此要對張一的供述進行法律上的褒獎。

【判決結果】法院判決張一對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成立自首,依法減輕處罰;其檢舉他人盜竊犯罪經查證屬實,是立功,依法從輕處罰。

這篇文章發表后,被多家法律媒體轉載,類似的案件被法律實務工作者引用作為依據。據說,主要是辯護律師拿來作為辯護意見用的。

六尾聲

令他意外的是,李國棟在科室會議上公開表揚了他的專業精神。

“陳宇這個案子辦得不錯。“科長環視眾人,“不是因為他心軟,而是因為他堅持用證據說話。這是我們檢察官應有的態度。“

散會后,老馬悄悄塞給陳宇一個蘋果:“小子,有你的。不過下次別這么拼命了,看你這兩個月瘦的。“

陳宇咬了口蘋果,甜脆多汁。他突然想起張一女兒病房窗臺上那盆頑強生長的小花——即使在最惡劣的環境中,生命和希望也從未放棄尋找出路。

投送看守所之前,陳宇去看守所見了張一最后一面。

“陳檢察官,我...我不知道該怎么感謝你。“張一的聲音哽咽,“小荷已經開始準備移植手術了...醫生說有很大希望...“

陳宇點點頭:“好好改造,爭取早日回家。小荷需要父親。“

“我一定會的!“張一用力點頭,眼淚落在手銬上,“等我出去后,一定做個守法的人...您讓我相信法律是公正的...“

走出看守所,初夏的陽光明媚得刺眼。陳宇深吸一口氣,整理了一下制服領口。手機響起,是新的案件分配通知。又一個故事即將開始,又一段人生等待他去了解、去判斷。

鐵軌上的檀香早已消散,但關于正義與救贖的思考,將永遠伴隨著這位年輕檢察官的職業生涯。法律或許不能溫暖如春,但至少,它不應該冰冷刺骨。在這條充滿挑戰的道路上,陳宇知道,自己才剛剛起步。

為你推薦
沒錢修什么仙?

老者:“你想報仇?”少年:“我被強者反復侮辱,被師尊視為垃圾,我怎么可能不想報仇?”老者摸了摸少年的腦袋,嘆道:“好孩子,我來傳功給你吧。”少年驚道:“前輩!這怎么行?”老者伸出手:“把你手機給我。”少年看著手機上的變化,震驚道:“前輩!這哪里來的百年功力?”老者微微一笑:“好孩子,這是你在天庭的備用功力,以后急用的時候隨用隨取,別再被人侮辱了。”少年皺眉:“這不是法力貸嗎?我怕……”老者:“天庭是大平臺,新用戶借百年功力有30天免息,日息最低半天功力,還沒你吐納一周天多。”……張羽冷哼一聲,關掉了上面的廣告。

熊狼狗 20萬讀過
撈尸人

人知鬼恐怖,鬼曉人心毒。這是一本傳統靈異小說。

純潔滴小龍 31.2萬讀過
太虛至尊

(又名《玄靈天帝》方辰)”江凡,我后悔了!“當許怡寧發現,自己寧死不嫁的窩囊未婚夫,娶了姐姐,將她培養成一代女帝時,她后悔了。如果時間可以重來,她一定不會任性的讓姐姐替嫁!

蒼天霸主 47.4萬讀過
詭秘之主

蒸汽與機械的浪潮中,誰能觸及非凡?歷史和黑暗的迷霧里,又是誰在耳語?我從詭秘中醒來,睜眼看見這個世界:槍械,大炮,巨艦,飛空艇,差分機;魔藥,占卜,詛咒,倒吊人,封印物……光明依舊照耀,神秘從未遠離,這是一段“愚者”的傳說。

愛潛水的烏賊 623萬讀過
輪回樂園

蘇曉簽訂輪回契約,進入各個世界執行任務。他曾目睹一個世界崩滅為塵粒,也曾與被遺忘的王者持刃而戰。暗鴉在低語,黑淵下巨獸咆哮。歡迎來到,輪回樂園……

那一只蚊子 776萬讀過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湘潭县| 阿城市| 房产| 启东市| 邓州市| 东阿县| 边坝县| 新田县| 郁南县| 江山市| 城步| 紫金县| 定南县| 丽水市| 乌鲁木齐县| 广平县| 巴彦县| 会东县| 临武县| 通州区| 南雄市| 长子县| 黄梅县| 浦县| 青州市| 将乐县| 徐闻县| 夏津县| 任丘市| 巩义市| 连南| 利辛县| 贵德县| 营口市| 富锦市| 长治市| 苍山县| 深水埗区| 岗巴县| 西乡县| 宝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