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防患于未然”是多么重要
- 從黑科技開始,強國之路
- 我愛吃胡蘿卜嗎
- 2024字
- 2025-07-20 20:29:20
下一秒,一個只有他能看到的半透明藍色光屏,如同水波般在他的眼前緩緩展開。
光屏上,一行行跳動的代碼和各種復雜的幾何圖形飛速閃爍著,最終定格在一個熟悉的界面上。
韓默沒有絲毫猶豫,將目光投向茶幾上的無線充電器,同時在心里默默勾勒出自己想要的特性:“遠距離、充電效率高!”
系統需要一個清晰的目標,才能生成最符合他期望的研發方案。
光屏上的畫面開始發生劇烈的變化,那些普通的無線充電器被一層淡淡的藍色光芒籠罩,隨后光芒變得越來越強烈,它們仿佛在光芒中被拆解、重構。
與此同時,光屏上也開始浮現出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各種復雜的圖表,那是系統根據他的需求,正在進行高維度的計算和分析。
韓默聚精會神地盯著屏幕,他看到系統在對現有無線充電技術進行深入剖析,分析其物理原理、能量損耗、電磁干擾等方方面面。
緊接著,屏幕上出現了許多聞所未聞的理論模型和能量傳輸路徑,一些他只在科幻小說里見過的專業術語也開始頻繁出現,比如“空間能量耦合”、“超材料陣列”、“量子糾纏充電通道”等等,看得他目眩神迷。
整個過程持續了大約十分鐘,對于韓默來說,這十分鐘仿佛比一個世紀還要漫長。
終于,光芒逐漸收斂,光屏上的文字和圖像也穩定了下來。
“‘遠距離無線充電平臺技術’研發方案已生成。”
系統冰冷而又充滿科技感的提示音在他腦海中響起。
韓默迫不及待地將注意力集中到光屏上。
呈現在他面前的,是一份極其詳盡、令人驚嘆的研發方案!
它不僅僅是對現有技術的簡單升級,更像是對未來科技的一次大膽預測和系統性構建。
方案里包含了核心原理闡述、關鍵技術突破點、所需材料清單(其中有些材料名稱他甚至聞所未聞)、研發路徑規劃、預計投入成本,甚至連可能遇到的技術難點和解決方案都一并列了出來,其專業性和全面性簡直達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
……
手握那份詳盡得令人咂舌的研發方案,韓默繼續思考。
光有理論指導可不行,想要把這“科幻”變成“現實”,還得有趁手的家伙什兒。
實現這遠距離無線充電平臺所需要的配套零件,還有那些聽都沒聽過的“超材料”,壓根兒不是市面上現有的那些傻大粗的機器加工設備能搞定的。
他腦子里立馬浮現出普通工廠里那些轟鳴作響的機床,車削、銑削、鉆孔……
那些傳統得不能再傳統的加工方式,根本無法觸及方案里那些對精度、純度、微觀結構有著近乎嚴苛要求的材料和零件。
這就像你要造宇宙飛船,結果手里只有一把錘子和幾塊磚頭,那怎么可能成功?
“看來,得先從生產設備入手了。”韓默摸著下巴,眼中閃過一絲思索。
如果連基礎的生產工具都跟不上,那這份再牛的研發方案也只能是紙上談兵。
他需要對現有的機器加工設備進行一次徹底的、顛覆性的改造,把它們變成更加先進、更加智能的“超精密加工利器”,才能把方案里那些復雜精巧的零件和聞所未聞的材料給“吐”出來。
這無疑又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但有黑科技系統打底,他心里有底氣。
除了生產設備,另一個讓他頭疼的大問題就是技術保護。
他可不想自己辛辛苦苦研發出來的高精尖技術,剛一問世就被那些眼紅心黑的競爭對手剽竊和抄襲。
尤其是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可能被無限放大,更何況是這種具備劃時代意義的技術。
他想象著未來,遠距離無線充電平臺橫空出世,肯定會引爆整個科技圈,到時候無數雙眼睛都會盯著這塊大蛋糕。
如果核心技術沒有銅墻鐵壁般的保護,那他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很可能就會被別人輕而易舉地“偷走”。
“專利!對,就是專利!”韓默的腦子里瞬間聯想到了這個最直接、最有效的保護方式。
他記得以前看過不少新聞,很多創新型公司就是因為沒有及時進行專利注冊,導致核心技術被大公司無情地“借鑒”,最后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別人靠自己的創意賺得盆滿缽滿,自己卻欲哭無淚。
他可不想重蹈覆轍。
這次他要做的,不只是把技術研發出來,更要全方位、無死角地把控好從材料到零件,再到整個平臺的每一個環節。
每一個關鍵技術點,每一個核心設計,甚至每一個生產工藝,都要嚴嚴實實地包裹在專利的“盔甲”里。
韓默在心里默默盤算著,等技術研發有眉目了,第一時間就要著手專利申請。
不僅要申請國內專利,還得把國際專利也給安排上,最好能做到滴水不漏,讓任何企圖抄襲或模仿的人都無從下手。
他要確保,這項改變世界的偉大技術,它的冠名權和所有權,牢牢地掌握在他自己手里。
還好,韓默心里一合計,松了口氣。
他創辦的默控科技,從成立那天起,就不是那種只顧埋頭搞研發,卻忘了“穿好衣服”保護自己的公司。
相反,默控科技骨子里就刻著“重視品牌、商標、專利保護”這幾個大字。
韓默這人,雖然平時看著有點不著調,但在這方面,他可是清醒得很,而且執行力極強。
他可不是那種等東西火了才想起來補漏的人。
不管是最早那些被云州人民津津樂道的“云州特調”,還是的MK101手機屏幕玻璃和MKHG1后蓋,都在第一時間,通過專門的專利注冊機構,把相關的技術和設計,進行國內外注冊。
他寧愿多花點錢,多費點精力,也要把這些“無形資產”給牢牢地抓在自己手里。
他深知,在這個瞬息萬變、競爭激烈的科技圈里,“防患于未然”是多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