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紅魔的裂痕
- 預見未來:我在曼聯當后腰
- 處女座愛喝鴿子湯
- 2372字
- 2025-06-26 00:33:35
“東方雷達”的綽號,如同卡靈頓上空偶爾飄過的一絲陽光,短暫地驅散了籠罩在朱彥臣頭頂的陰霾。
他在U18的比賽中,繼續用自己并不出眾的身體,一次次出現在關鍵的位置。
預判,封堵,偶爾還有一兩腳讓人眼前一亮的長傳調度。
他的英語依然磕磕絆絆,但隊友們已經習慣了用簡單的手勢和眼神與他交流。
科比·梅努成了他在球隊里最堅定的支持者,訓練之余,會主動拉著他加練傳接球。
一切似乎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
至少,在曼聯U18這片小小的天地里是如此。
然而,卡靈頓訓練基地的另一頭,一線隊所在區域,氣氛卻日漸壓抑。
2023/24賽季的開局,對曼聯而言,堪稱災難。
聯賽杯早早出局的消息,像一塊巨石投入湖中,在整個俱樂部激起了沉重的漣漪。
朱彥臣是在餐廳里,從電視新聞中得知這個結果的。
他看到屏幕上那些平日里遙不可及的明星球員們,垂頭喪氣的模樣。
身邊的青年隊隊友們,也一改往日的喧鬧,氣氛有些沉悶。
“一線隊……壓力很大。”
梅努在他旁邊,低聲說了一句。
朱彥臣默默點頭。
他雖然身在青年隊,卻也能感受到那股無形的風暴,正在老特拉福德的上空聚集。
緊接著,是歐冠。
小組賽一場接一場的失利,如同鈍刀割肉,消磨著所有曼聯人的耐心和信心。
曾經的“夢劇場”,如今卻常常回蕩著客隊球迷的歡呼和主隊球迷的嘆息。
報紙上的評論,一天比一天尖銳。
名宿們的批評,毫不留情。
社交媒體上,球迷的怒火幾乎要將一切吞噬。
朱彥臣雖然不太懂那些復雜的英文評論,但光看那些憤怒的表情符號和配圖,也能猜到大概。
他開始明白,職業足球的頂端,遠比他想象的要殘酷。
勝利是蜜糖,失敗,則是穿腸毒藥。
某日午后,青年隊訓練結束后,賓尼恩教練破天荒地允許幾名表現出色的U18球員,在遠處觀摩一線隊的恢復性訓練。
朱彥臣也在其中。
這對他而言,無疑是一次近距離接觸偶像們的寶貴機會。
然而,他看到的,卻不是想象中的和諧與強大。
訓練場上,氣氛凝重得幾乎能滴出水來。
球員們臉上的疲憊和沮喪,是那樣真實。
主教練滕哈赫的臉色,陰沉得像暴雨將至的天空。
就在一次簡單的傳接球失誤后,布魯諾·費爾南德斯,球隊的場上隊長,那個在比賽中永遠充滿斗志的葡萄牙人,突然爆發了。
“F*ck!”
一聲壓抑的怒吼。
他猛地將手中的水瓶,狠狠砸在草皮上!
水瓶彈跳起來,水花四濺。
B費的胸膛劇烈起伏,雙拳緊握,額頭上青筋暴露。
他沒有再多說一個字,但那股積壓已久的怒火和不甘,卻像實質般擴散開來,讓周圍的空氣都變得灼熱。
旁邊的助教連忙上前,低聲安撫著什么。
其他一線隊的球員,有的低頭不語,有的則面無表情地看著別處。
朱彥臣站在遠處,心臟猛地漏跳了一拍。
他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那種頂級聯賽的巨大壓力,是如何將一個平日里優雅從容的球星,逼到崩潰的邊緣。
那不是演戲,那是真實的情緒宣泄。
殘酷,而又真實。
幾天后,歐冠小組賽最后一輪結束。
曼聯,小組墊底出局。
連歐聯杯的資格都沒能拿到。
這是俱樂部歷史上的又一個恥辱性紀錄。
卡靈頓上空的陰云,更加濃厚了。
訓練基地里,球員們之間的交流明顯減少。
每個人都行色匆匆,臉上寫滿了“生人勿近”。
朱彥臣在走廊里,偶爾會與一線隊的球員擦肩而過。
他能感覺到他們身上散發出的那種低氣壓,讓人不自覺地想要屏住呼吸。
又一次,朱彥臣和幾名U18球員被安排在力量房進行身體素質訓練。
隔著一面巨大的玻璃墻,可以看到一線隊的球員們正在進行戰術演練。
突然,一陣激烈的爭吵聲,穿透了玻璃,隱約傳來。
朱彥臣下意識地停下了手中的動作,望了過去。
只見在戰術演練中,卡塞米羅,那位曾經的皇馬功勛鐵腰,世界杯冠軍成員,正對著斯科特·麥克托米奈,大聲地說著什么。
卡塞米羅的表情異常嚴肅,雙手不斷比劃著,似乎在強調跑位和防守職責。
而麥克托米奈,這位曼聯青訓出身的蘇格蘭中場,則漲紅了臉,梗著脖子,情緒激動地反駁著。
“My position! I was there!(我的位置!我在那里!)”麥克托米奈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服氣。
卡塞米羅眉頭緊鎖,語氣更加嚴厲:“No! Scott! Your responsibility! Track back! Faster!(不!斯科特!你的責任!回防!更快!)”
他指了指剛才演練中出現漏洞的區域,又指了指自己的太陽穴,似乎在強調用腦子踢球。
“I did my best! He was too quick!(我盡力了!他太快了!)”麥克托米奈似乎還在辯解。
“Best is not enough! Here, every second matters!(盡力還不夠!在這里,每一秒都很重要!)”卡塞米羅的聲音不高,但充滿了不容置疑的威嚴。
他們的爭執,讓周圍的訓練都暫時停滯了下來。
滕哈赫教練站在一旁,雙手抱胸,臉色鐵青,一言不發。
最終,似乎是助教上前勸解,才讓兩人暫時平息了怒火。
但那種劍拔弩張的氣氛,依然在空氣中彌漫。
朱彥臣看著這一幕,心中五味雜陳。
卡塞米羅。
那個他視為偶像,其防守手冊幾乎被他翻爛的男人。
此刻,正因為球隊糟糕的狀況而焦頭爛額,甚至不惜與隊友發生激烈爭執。
他能理解卡塞米羅的憤怒和無奈。
那種對勝利的渴望,對責任的擔當,以及對現狀的無力感。
他也看到了麥克托米奈的委屈和不甘。
在如此高壓的環境下,每個人的神經都緊繃到了極致。
一個小小的失誤,都可能成為引爆情緒的導火索。
“這就是曼聯一線隊嗎……”
朱彥臣在心中默念。
不再是電視上光鮮亮麗的豪門,不再是他夢寐以求的圣殿。
此刻,他看到的,是一個深陷泥潭,內部矛盾重重,在風雨中飄搖的巨人。
那些曾經在他眼中如同神祇一般的球星,原來也會有如此狼狽和脆弱的一面。
這股風暴,不僅僅席卷了老特拉福德的看臺,也滲透到了卡靈頓的每一個角落。
朱彥臣默默地轉過身,重新拿起杠鈴。
手臂上的肌肉,因為用力而微微顫抖。
他突然感到,自己肩上的擔子,似乎又重了一些。
“東方雷達”的稱號,在這樣沉重的現實面前,顯得有些微不足道。
但他知道,自己不能停下腳步。
越是黑暗,微弱的光芒才越顯得珍貴。
他要變得更強。
不僅僅是為了自己,或許,也是為了將來,能夠為這抹深陷困境的紅色,貢獻一點點真正的力量。
盡管這個目標,現在看來,遙不可及。
風暴,已然降臨。
而他,只是風暴邊緣,一株努力扎根的小草。
但他渴望成長,渴望在風暴過后,能看到雨后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