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從皇宮中出來,并沒有任何感覺前路的迷茫,反而雙目熠熠生輝,整個人的氣質變得更加昂揚向上,仿佛黑夜之中一團燃燒的火炬,令人不自覺的靠近。
而諸葛亮回到了丞相府的第一件事,便先壓了壓舉行烈士國祭的時間。
倒不是諸葛亮對這有什么抵觸,而是諸葛亮打算借助這次機會,直接整合大漢士卒,并且他們的家人遷徙到漢中去,徹底把漢中打造成北伐基地,一次性把所有事都給做了。
而在士卒遷徙之前,需要先把士卒的裁撤工作做好,老弱病殘剔除出軍隊給徹底落實。
所以,諸葛亮回到丞相府后,整個丞相府便開始貫徹整軍工作。
不過眼下整個大漢,也許只有劉禪與諸葛亮兩人才知道接下來的局面到底有多困難。
因為兩人在大局觀上非常清楚,如今大漢政權只有持續北伐才能證明自己的正統性,而唯有正統性才能得人心,才有凝聚力,如果自己不能貫徹這種正統性,那大漢遲早會滅亡。
但問題眼下局面,想要真正北伐,就必然是要直面曹魏撲面而來的壓力。
就這一點上來說,不論是諸葛亮還是劉禪,都對魏國這個龐然大物極其忌憚。
因為魏國實在是太大了,也就是如今的魏國沒有把注意力放到大漢,而是放到了東吳的身上否則,大漢真的沒有一點點機會。
至于其他人絕大多數都在欣喜大漢成功平定南中之亂,對如今大漢來說,無論怎么看都是相當不錯的中興之象,那種劉備死給季漢政權所帶來的陰霾消失了不少。
一群大臣們突然覺得,雖然劉禪跟劉備不一樣,但現在由諸葛亮主政也不錯,至少屬于大漢的主心骨隨著這次諸葛亮的南征成功又是回來了。
而若要說其中最是高興的人,既不是苦哈哈開發南中的李恢,也不是脫穎而出的張嶷。
恰恰是,看起來不是怎么顯山露水,拿應該拿的功勛,打應該打贏戰爭的王平。
南中之戰結束,王平從原本的門牙將成為了“無當飛軍”的統帥,也算成為實權將軍。
其次這此回到巴西郡,族人們更通過種植茶葉被朝廷收購而大賺了一筆。
而如今王平便在收到要去參加烈士祭奠的事情后,親自押送著今年茶葉前往成都。
對王平來說,自己在大漢步步高升,自己族人通過茶葉能夠發家致富。
這樣的生活,簡直就是自己想都不敢去想的美好生活,如今順利實現了,自己還有什么不滿足的呢!再想一想自己跟著曹魏混的日子,果然跟著大漢混才有出頭的日子啊!
所以,王平不論對諸葛亮,還是對于劉禪都相當尊重。
因為諸葛亮提拔了自己,對自己委以重任,而劉禪則發掘了家鄉潛力,讓賨族百姓富足。
此刻,喝茶已逐漸成為蜀漢高層最常用的飲品,除了劉禪與諸葛亮喜歡喝茶以外,最重要的是,這東西真提神醒腦使人精神煥發。
尤其如今丞相府需要處理的事情可謂是堆積如山,哪怕是對于諸葛亮來說,偶爾也是需要工作到入夜,那就不要說其他的工作人員了。
在這現實需求之下,丞相府的工作人員們也就只能靠著茶水支撐,努力工作。
頗有點像是,現在的牛馬們必須要要靠咖啡支撐自己的工作經歷,當然,比現代牛馬們好一點的地方是,他們喝的茶葉是朝廷配置的人人有份,而牛馬們的咖啡是要自費購買的。
丞相府的工作人員完全不知道諸葛亮發了什么瘋,一個個布置下來的工作,那哪里是把人當做人來干活,那是恨不得用工作把扔給填滿了!
像是張裔,他安排下來的獨輪車都還沒生產好呢,大量耕犁開始讓張裔安排上了。
沒有辦法,既然準備遷徙士卒與百姓過去,那么開荒漢中自然是要安排上日程。
對比起劉禪一拍腦子就認為,直轅犁在旱地地區比曲轅犁更好。
所以在漢中地區的開墾上選擇押注直轅犁,諸葛亮是真的種過田的,多少還是知道要因地制宜比較的好,所以真正在執行政策的時候還是很小心的。
而諸葛亮調查之后,發現漢中盆地主體是平坦的沖積平原為主,土地相對松軟,所以曲轅犁的開墾效果比直轅犁要更加優秀,而丘陵臺地區更是適合用小巧方便的曲轅犁。
但諸葛亮很認真的思索再三后,還是選擇了貫徹劉禪原本的方案,使用直轅犁。
因為開墾初期的堅硬、多石、樹根叢生的原始生荒地時,直轅犁相對笨重堅固的結構可能更耐沖擊和磨損,不易損壞,在開墾起來的時候更加的方便。
而曲轅犁則是用于更加精耕細作的土地,所以在已開墾出來的土地上用曲轅犁這種更省力的耕犁才能更加發揮出曲轅犁的優勢。
因為這批百姓遷移到漢中,目的肯定是需要他們開墾出新土壤。
這就需要對自從曹魏把漢中百姓大量遷徙后大量荒蕪的土地重新開墾出來。
第二點,則是在成本上。
直轅犁結構相對簡單,主要部件(長直轅、犁箭、犁梢、犁鏵)的連接和制作工藝要求較低,對普通農民來,這樣簡單的結構更加皮實耐用,維護起來也相對簡單。
畢竟別得地方不說,單是曲轅犁的彎轅需要蒸烤彎曲技術,對軍隊工匠來說容易,但民間工匠可不是誰都能掌握這一樣技術的。
這就導致曲轅犁壞了,不是想要修就能修的,很多農民就只能眼睜睜看著了。
所以,理論在漢中地區用曲轅犁的整體效率更高,但現在使用直源犁卻更加“經濟適用”。
畢竟使用某項技術的到底是人,人的接受程度決定了技術是否適用。
而為什么這次開墾耕犁需要依賴民間力量,朝廷的官方工匠很難幫助到百姓們。
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官方工匠的產能要為即將可能要打上一整年,甚至兩年的戰爭做好準備,所以對于諸葛亮的來說,官方工匠的產能必然是要拉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