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自從發了國債后,倒是清閑了下來。
畢竟干活的事情有丞相府,自己除了祭祀以外,基本上也就只是一個做二休二十八的廢物皇帝而已。
而祭祀的事情基本上都是在春秋季節,夏天祭祀的事課不多。
不過隨著天氣漸漸熱起來,在自雨亭里面喝茶,已經不能滿足自己消暑解渴的欲望了。
劉禪弄了些硝石過來,開始制作冰酪,夏天到底還是要吃點冰冰涼涼的東西比較舒服。
說實話,弄了硝石過來后,劉禪也是想到去制作火藥。
畢竟一硫二炭七硝石的名頭自己也是清楚,但劉禪更清楚,黑火藥不是TNT炸藥。
中國古代在黑火藥的道路上走了很遠的道路,但黑火藥的主要作用是爆燃,而不是爆轟。
換句話說,它能夠快速燃燒,產生大量的氣體與熱,從而產生推進力與破壞力,但沖擊力本身是遠不如炸藥的,
想要拿它來破開城門,還不如指望通過這巨響來裝神弄鬼,使得守軍喪失信心比較好。
換句話說,黑火藥研發出來是向著槍械一路推進器發展的。
想在漢代實現這技術,劉禪覺得還是殺了自己吧,自己真做不到能把科技攀升到那程度。
但應該研究還是要研究,以后用來火攻時當做助燃劑也是很不錯的。
而且蜀地這地方,還真有研究火藥的條件。
首先是木炭不要多說,蜀漢工業體系就是靠木炭吃飯的,單論木炭燃燒的金屬鍛造體系,至少在當前三大國家之中肯定是首屈一指的。
其次是硫磺,這東西在臨邛的溫泉區附近是有天然硫磺礦的。
而且已經被研發出來用于預防蚊蟲,衛汛更是寫入了他正在編寫的醫書中。
至于硝石礦就不得不提到鹽井了,中國最早的硝石來源便是鹽堿地析出,而非礦井開采。
所以,在井鹽的開采過程中,常常會出現硝土,天然硝石礦場劉禪還沒找到,但硝土作為食鹽的副產品,通過硝土提煉出硝石的淋硝法卻有了雛形,自己的硝石就是這么來的。
不過,因為淋硝法還是雛形,想要穩定的提煉出相對高純度的硝石也相當的麻煩。
這使得劉禪短時間內想要弄出大量硝石的想法是不現實的,至少前置條件太多了。
所以,劉禪也安排了一個小組去研究,多少算積累經驗,但最終成果什么時候能夠出現,出現之后能夠怎么運用,劉禪都保持懷疑。
現在的硝石,劉禪也就只拿來夏天時候制作冰酪而已。
甘蔗制作而成的石蜜不缺,牛奶、鹿奶,馬奶,羊奶什么的自己倒也能夠弄得到,至于雞蛋,自己身為皇帝若是弄不到雞蛋那才是笑話。
等到材料弄好后直接開擼,沒電力那就用人力,然后用硝石制冰,制作成冰酪,這個味道嗯~爽!
“月兒,你嘗一嘗!”劉禪卻是用湯勺勺一口遞給了張皇后。
張皇后吃了一口,也不由微微瞇起了眼睛,大夏天的吃到這味道,的確是美味。
張皇后不由感嘆道:“這冰酪在這夏天食用的確是人間美味。”
“現在到你了,月兒,你喂我一口!”劉禪笑瞇瞇的又給張皇后的嘴巴里面喂了一口道。
“陛下莫要鬧!如此成何體統!”張皇后倒是吃下之后,白了一眼劉禪。
到底是有著皇后威儀,某些事情張皇后不會去做的。
劉禪對于此不由嘆息,這時候有內侍過來稟報,張裔過來尋自己。
劉禪微微疑惑,張裔來找自己做什么,糧食已經給諸葛亮運輸過去了,自己只需要等待諸葛亮在南中表演七擒孟獲,這場南中之戰就應該結束了吧。
不過既然是正事,劉禪倒也不會跟著張皇后嬉鬧,而是接見了張裔。
張裔對著劉禪行禮后,從手中拿出了由向朗轉交過來的丞相信件。
劉禪接過了張裔手中的信件后快速的瀏覽起來,沒想到里面有著諸葛亮對南中的見聞,以及諸葛亮想要大幅度開發滇的想法。
很顯然,諸葛亮是親自到達了南中的滇池后,發現那里水源充足,土地肥沃,作為整個南中區的糧倉,若這里能開發出來,那以后每年都能夠承擔幾十萬石的糧食,供養南中的確絕對是足夠了。
而以此為基礎,對南中地區進行開發,如果順利,整個南中地區便能源源不斷的提供蜀地財源。
當然,若南中地區再爆發動亂,這地區也更容易形成比如今這南中叛亂更加大的動亂。
但不論怎么說,這里如果順利開發出來,對大漢的整體國力是有顯著提升的。
說實話,諸葛亮的意見是大漢雖然抽調南中地區的財源與人力,但要帶給南中地區一定文化技術,提升當地百姓對大漢的向心力,從而使得他們心甘情愿做大漢的狗!
所以便回信過來,看一看劉禪能不能提出什么意見性的經濟策略。
既能根據南中地區的特產開發南中地區,同時又要使得南中地區不能脫離蜀漢的控制。
簡單的說,諸葛亮表示,我身為成熟的大人,就是既要又要,做到全要。
劉禪看著諸葛亮的回信不由沉默,手指不自然的敲打著桌子。
張裔看著劉禪的樣子也是疑惑,顯然劉禪看了諸葛亮回信后在思考著什么東西。
不過,劉禪很快停下了自己的思索,讓內侍拿來了紙筆,首先寫下了南中開發計劃。
第一步,益州郡糧倉開墾計劃,使得通過滇池的開墾,成為南中糧食中心供養南中。
第二步,益州郡文化教育計劃,在滇池附近建立漢家學校,吸納周圍夷人孩子傳授漢家文化,傳授漢家技術,尤其是梯田技術,從而提高他們在當地的生產力。
第三步,益州郡初加工計劃,把益州郡打造成南中的初加工場地,讓很多南中的原材料需要用到益州郡進行初加工,再然后通過益州郡向大漢運輸。
第四步,山城計劃。
劉禪看著這四個字,不由在后面又加了幾個字,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