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很快,伴隨著這消息送出,市面上又開始傳播起另一個消息。
那就是陛下覺得丞相在前面打仗打得順風順水,完全沒必要再繼續推行所謂的國債,白白被賺走一成利息。
聽到這話,原本瘋狂購買國債的人們頓時一個清醒。
心中暗罵李恢與張嶷,你們打孟獲打得那般用力做什么,很快便有人聞風而動,想把自己手中的國債給轉手出去。
而對這股消息的誕生,張裔最為敏感,馬上進宮去尋劉禪。
劉禪倒在宮中的太官令處,看著廚師們制作各種美味,劉禪更對他們指指點點,以求制作出來的味道更是絕佳。
畢竟自己身處于成都,缺少不了山珍美味,想吃各種菌子,又怕這時代的醫療技術,但對提升庖廚技藝本身,劉禪還是很有興趣的。
不過,劉禪到底沒想到張裔突然過來尋找自己,卻對張裔詢問道:“張長史,今日進宮找朕何事?”
見劉禪此刻從容不迫的面對自己,張裔神色嚴肅的對劉禪道:
“啟稟陛下,臣聽市井有流言,說陛下見南中大勝,局勢穩定所以打算取消國債的交易,不知此事是真是假?”
劉禪此刻對張裔搖搖頭:“此事涉及皇室信譽,豈可以輕易反悔!
且相父治國向來以法度為先,若朕帶頭反悔,等到相父回來,朕又能以何面目見相父。”
張裔聽到這話不由松了一口氣,只要不是劉禪帶頭反悔,那這件事也就只是小小流言掀不起什么風浪,自己很快就能把這件事給平定下去。
而劉禪見到張裔想離開,卻對張裔道:“做這種事終歸是為了圖利。你調查一下,誰在這段時間大量收購了國債,以圖謀取一筆橫財!”
張裔一愣,說實話,他身為丞相府的管理者,站得位子太高,所以更害怕是劉禪出爾反爾不明白身為皇帝一言九鼎的重要性,倒沒想到某人純粹為了牟利所以制造謠言的方面想。
如今聽到劉禪的提醒馬上便明白,也許就是單純有人想要乘著這時底價購入債券,然后隨著債券到期又賺一成的利息,那一來一回,賺到的財富就多了。
說到底,這么做應該是看準了諸葛亮是法度治國,所以哪怕自己順水推舟的改弦更張,但最終只要等到諸葛亮得勝歸來,那應該還的賬朝廷肯定還是會還上的。
張裔點點頭,有了調查的方向,最終只是看誰獲利了,那就能默認為是誰干的。
畢竟對張裔來說這不是商業貿易,而是政治事件,而是政治事件的話,那就不需要證據。
劉禪看著張裔離開,心中卻也感嘆這年頭聰明人還真的是如同過江之鯽啊!
自己也不過只是才剛拿出國債這種東西,便有人會利用消息差來影響國債的實際價格,謀取利潤了。
一下子能把消息傳遞得這么快,這么廣,應該是蜀地的本地人士才有這本領。
很可能是一開始并不看好南中大軍,所以并沒有上車。
但等聽到張嶷與李恢反殺孟獲,人們熱情起來了,他發現有利可圖,所以才會跟風購買。
這時想購買已經來不及了,因為所有人都知道這一次購買國債是穩賺的。
所以才會想出用這辦法,通過流言降低人們購買國債的欲望,自己順勢大量買進。
因為政治原因而購買這些國債的人,是用國債表明自己立場的,自然不會輕易拋售。
但很多跟風過來購買的豪族或者富戶就不一樣了,他們純粹為了賺錢。
至于到底誰操盤這件事,劉禪倒也沒太多興趣,對劉禪來說,最重要的還是把發國債這件事徹底執行下去。
那下次北伐,需要大漢上下賭國運時,那便有了切實的案例。
哪怕將來與曹魏相持,至少大漢上下也有了一次爆發的機會。
對劉禪來說,這次爆發機會才是最重要的,說不定未來在與曹魏相持之時,就是能靠著這股爆發機會取得最后的勝利。
很快的,隨著國債發完,這批十萬石的糧食全部順利湊齊,張裔加急趕制的獨輪車推送著這一批的糧食向南中而去。
等到這批糧食從成都一路運輸到前線,諸葛亮已占領益州郡滇池,開始玩弄孟獲了。
因為孟獲的家族勢力更偏向益州郡以南,諸葛亮需要孟獲作為引子,把南部一眾部落的夷人引出來進行快速的處理。
今年以內便要立下威嚴,到時候在南人治南立下恩澤。
這樣大漢也可以相當長時間不需要再擔心南方地區,從而集中力量開始北伐了。
同時,諸葛亮駐扎在了滇池,也是等待著李恢張嶷馬忠等幾路大軍匯合。
所以整個大漢軍隊這段時間都在益州郡的滇池駐扎,諸葛亮也一直都在觀察滇池。
滇池周圍的環境實在太好了,用心開墾諸葛亮估摸這里每年能開墾幾十萬石糧食出來。
“見過丞相,這批次糧草運輸過來了!”向朗此刻硬著頭皮過來見諸葛亮。
如果不是因為這批次的糧食因劉禪的原因湊足了十萬,而張裔又發明出了木牛,這時候的向朗絕對是選擇躲在后方,老老實實的運輸糧食,而不是來到前線來給馬謖做說客。
但現在諸葛亮順利拿下了益州郡,再加上后方送來了充足的糧食,向朗覺得諸葛亮的心情應該會不錯,便硬著頭皮來了。
“且先與威公、紹先進行糧草交割吧!”諸葛亮看到向朗,多少明白為什么向朗這次親自跑過來一趟的原因,但此刻也就只能硬著心腸,且先公事公辦。
向朗看著楊儀與霍弋,作為這次諸葛亮隨軍的唯一參軍,楊儀負責與自己交割糧草,向朗倒是毫無意外。
但卻沒想到霍弋這才剛成年不久的小娃,也在丞相手下脫穎而出了么?
不過,向朗也來不及疑惑,很快霍弋便調度來了數名的羽林記者,然后進行糧食計算。
而計算出來的數字匯報給了楊儀,楊儀重新驗算了一遍后,便把數據報給諸葛亮。
諸葛亮看著陡然增加的糧草,不由感嘆:“陛下看起來還是用上國債了!”